APP下载

吴茱萸常用对药配伍探析

2020-01-11孙子洲曹兰秀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吴茱萸白芍陈皮

孙子洲 曹兰秀

吴茱萸又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等,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属本草中品,具有温中下气止痛等功效,临床常以干燥近成熟果实入药[1]。历代医家对其性味及不良反应论述详尽且临床应用普遍,如《本经》曰“味辛,温”,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及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均记载其有小毒,金·张元素擅用吴茱萸治寒在咽喉之症,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清·张秉成《本草便读》提出吴茱萸为治肝之主药等,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明确了其性味归经及功效:味辛、苦,性温,小毒,归肝肾脾胃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功效[2-4]。现代研究发现吴茱萸单体主要含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苦素等,治疗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还有促进血液循环、抗血栓形成、兴奋子宫平滑肌等广泛药理作用,尚有多脏器损伤毒副作用[5-8]。考虑用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临证多对药应用,因此挖掘药理基础上的配伍方式更具实践性。

1 常用对药配伍探析

中药配伍的根本目的在于增效减毒,其次为扩大治疗范围,再者可适应复杂病情。吴茱萸用途广泛,在临证用药过程中,对药使用频率高,遴选最常用组合深层次剖析配伍规律,归类举例以下几组:(1)温热并用,配伍生姜用于胃气上逆;(2)寒热相制,配伍黄连用于肝火犯胃;(3)补疏兼施,配伍陈皮用于脾失健运;(4)散敛兼顾,配伍白芍用于肝胃不和;(5)刚柔相济,配伍当归用于冲任虚寒;(6)相畏相因,配伍甘草用于温中健脾。通过阐明这六组药对微观机制作用,可扩大对药应用方式和范围。

1.1 温补并用法

吴茱萸配伍生姜:生姜首载于《名医别录》,辛、微温,具有健运脾阳,温中止呕功效,素有“呕家圣药”之称,两药均可温中止呕,相须配伍,效大力专,常用于脾胃虚寒,胃气上逆所致各种症状。现代研究发现生姜主要含生姜挥发油,可显著抑制盐酸性和应激性胃黏膜损伤以保护胃黏膜细胞[8],其中萜类精油化合物还具有温中健胃功效[9]。Rashidian A等[10]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生姜挥发油对醋酸性结肠炎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许永崧等[11]实验表明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肠囊吸收的吴茱萸苦素量随吴茱萸汤中吴茱萸含量而提高,由此可见吴茱萸可促进生姜有效成分在肠道内的吸收,使生姜保护胃黏膜的功效增强。

1.2 寒热相制法

吴茱萸配伍黄连: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此对药为朱丹溪名方左金丸,又名回令丸、萸连丸、茱连丸等,常用于肝火犯胃证。方中黄连与吴茱萸用量六比一,其中黄连功效有三,一者清心肝之火,二者清胃热,三者制吴茱萸燥热之性;吴茱萸既可引药入肝,又可制约黄连苦寒之性;此对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12]。黄连主要含小檗碱[13-14],杨行堂等[15]对小檗碱的抗幽门螺杆菌药敏实验发现其平均抑菌圈直径和有效率在一定梯度范围内呈剂量相关性,山丽梅等[16]研究发现左金丸可有效改善大鼠胃热证的各种症状和病理损伤,尹抗抗等[17]认为左金丸可通过降低胃黏膜攻击因素和增强胃黏膜防御功能而保护胃黏膜,周昕等[18]研究显示小檗碱与吴茱萸碱同用可调节机体胆固醇代谢,实验研究均表明左金丸有胃黏膜保护作用和促进肝肠代谢功效。

1.3 补疏兼施法

吴茱萸配伍陈皮:陈皮,名橘柚,为上品,辛苦,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吴茱萸温中补脾,陈皮疏气健脾,两者同用,可用于治疗脾失健运之证。现代研究表明陈皮具有促胃肠动力、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19-23],陈皮主要含黄酮类成分,小量黄酮即可促进胃肠蠕动,李庆耀等[24]研究发现理气、促胃肠动力的有效提取物为陈皮乙酸乙酯,宋玉鹏等[25]认为陈皮促胃肠动力效佳,吴茱萸水煎剂亦具有对离体兔小肠双向调节作用即平调脾胃,因此吴茱萸温中同陈皮理气可协同增进胃肠蠕动。

1.4 散敛兼顾法

吴茱萸配伍白芍:白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为中品,苦、酸,微寒,其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疗效显著。吴茱萸性温,白芍酸寒,温散酸敛,可使温而不燥,敛而不寒,两药配对,互制互用,共奏疏肝理脾、和里缓急之功。现代研究显示:白芍总苷是白芍主要有效成分[26],冯文林等[27]研究认为白芍总苷对多机制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肠蠕动增强和实验性结肠炎有效改善; 韩丽等[28]认为白芍总苷在十二指肠部位吸收最佳;可见白芍不仅有对抗肝损伤作用,还有治疗消化系统溃疡作用,更有被选择性吸收的特性。王怡薇等[29]通过建立单次肠肝灌流模型,结果发现白芍低剂量时,吴茱萸抑制肝脏摄取芍药苷;白芍高剂量时,吴茱萸促进肝脏摄取芍药苷。因此量效关系基础上的制用模式可体现配伍去性存用之法。

1.5 刚柔相济法

吴茱萸配伍当归:当归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属中品,甘、辛,温,其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功效显著,为妇科养血调经常用药。吴茱萸入肝、脾、胃经,辛热燥烈,两药同用,当归行血助推吴茱萸温散之力,且散而不伤阴;吴茱萸温助当归行血之功,使补而不碍血行。两药配伍相辅相助,刚柔相济,多用于冲任虚寒之证。药理研究发现当归中以阿魏酸和藁本内酯为其指标成分[30],其中当归多糖可修复造血功能和促进造血[31-32],王雁梅等[33]研究认为生当归、酒炙当归可对抗实验性大鼠血栓的形成,訾慧等[34]将吴茱萸当归药对配成不同比例,研究发现阿魏酸溶出率随着吴茱萸比例的增加而增大,以《金匮要略》温经汤对药吴茱萸当归用量比例6∶4时功效最佳。因此吴茱萸配伍当归总体补血机理肯定,其中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及抗血栓作用也是其补血行血功效的客观表现。

1.6 相畏相因法

吴茱萸配伍甘草:甘草味甘性平,擅长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吴茱萸温中有小毒,两药合用,温中健脾效彰;吴茱萸畏甘草,经配伍可减低吴茱萸毒性,使临证用药更加安全。张晟瑞等[35]研究认为吴茱萸毒性具有量效性和时效性,甘草制吴茱萸可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的含量,降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李莉等[36]实验结果显示低剂量组1.67 g/kg吴茱萸水提取物灌胃SD大鼠90天可显著影响大鼠血糖及肝脏系数,由此肯定吴茱萸有肝毒性。中药甘草所含甘草甜素既有保肝作用又有解毒作用,何新荣等[37]研究认为甘草炮制吴茱萸可促进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的析出;李志华等[38]研究发现,甘草可以逆转有毒中药对药物代谢酶的诱导作用。虽然甘草制吴茱萸有效成分增加,但甘草对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及强挤兑性可使肝毒性减弱,从而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因此吴茱萸甘草相畏配伍及相因为用的对药模式极具合理性。

2 结论

吴茱萸临床应用广泛,丸散汤丹各种剂型均有涉及,七情配伍贯穿始终,总言之多而散。目前并没有精简化的配伍模式可供参考,更缺乏微观机制下相互作用的联系,随着现代化中医药概念的提出,通过归纳总结中药高效配伍方法,进而优化配伍模式,使其适用于疾病复杂多变的情形,可从根本上体现中药配伍协同增效减毒优势。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指导下吴茱萸对药应用率高、针对性强,本文通过探讨温补并用法、寒热相制法、补疏兼施法、散敛兼顾法、刚柔相济法、相畏相因法对药配伍模式,分别阐述与吴茱萸配伍率高的生姜、黄连、陈皮、白芍、当归、甘草六味中药;经过分析各药所含主要有效成分,发现吴茱萸配伍生姜保护胃黏膜作用持久高效;配伍黄连保护胃黏膜且促进代谢;配伍陈皮加强胃肠蠕动;配伍白芍泻肝补胃;配伍当归补血活血;配伍甘草减毒增效。现代研究显示吴茱萸所含的挥发油、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分别与生姜挥发油、小檗碱、多糖、白芍总苷、阿魏酸、藁本内酯、甘草甜素相互作用能够加强疗效,因此从归类举例探讨中药配伍方式,可使对药运用更加灵活,临证思维更加开拓,临床实践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吴茱萸白芍陈皮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卡西米罗·吉塞拉的诗
江西道地药材技术创新现状分析与启示
——以吴茱萸为例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吴茱萸的化学及药理毒理学研究进展
一两陈皮一两金 陈皮养生很省心
陈皮很养生 但不宜久服
种植良种吴茱萸 荒山喜变聚宝盆
白芍粳米粥 缓解颈椎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