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灵枢》“天牖五部”出发探讨应用颈项部腧穴的学术渊源与特点

2020-01-10游伟魏嘉温雅丽田伟赵吉平

环球中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颈项灵枢主治

游伟 魏嘉 温雅丽 田伟 赵吉平

颈项八经十八穴,自前向后依次为:任脉天突、廉泉;足阳明胃经人迎、气舍、水突、缺盆;手阳明大肠经天鼎、扶突;手太阳小肠经天窗、天容;手少阳三焦经天牖、翳风;足少阳胆经完骨、风池;足太阳膀胱经天柱;督脉风府、哑门、大椎。

关于颈项部腧穴的记载可追溯至《黄帝内经》成书时代,《灵枢·本输》《灵枢·寒热》两篇均有专门段落介绍了分布于颈项部的经脉与腧穴,提出“天牖五部”及颈部“七次脉”,其中“天牖五部”将颈部一组腧穴的定位、所属经脉、主治病症论述得十分清楚,可见当时医家已经非常重视应用颈项部腧穴。纵观后世历代针灸医籍,把颈项部腧穴单独划分出来进行系统论述者为数不多;对颈项部腧穴的主治功用不断进行补充,但在诸多针灸歌赋里却少见颈部腧穴的具体应用。随着近现代针灸学术的发展,学者们对颈项部腧穴的认识愈加深入,使其应用范围得到拓展,对针刺安全性也更有把握。本文将从《灵枢》“天牖五部”出发,总结针灸医籍与文献中对于颈项部腧穴的认识,探讨应用颈项部腧穴的学术渊源与特点,以期引发针灸从业者思考如何开发颈项部腧穴更大的应用价值。

1 从《灵枢》“天牖五部”出发梳理应用颈项部腧穴的学术渊源

1.1 《灵枢》中关于颈项部腧穴的论述

“天牖五部”见于《灵枢·寒热病》:“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人迎……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天牖五部。”此篇将人迎、扶突、天牖、天柱、天府这五个围绕颈项的腧穴统称为“天牖五部”,阐述了五部各穴的定位及主治病症。“天牖五部”中的五个穴位分属于手阳明、足阳明、手少阳、足太阳和手太阴经。有学者认为[1],“天牖五部”之所以以阳经为主,盖因“头为诸阳之会”,阳经之气皆过颈项而输布于头面部,“天牖五部”作为“通天”之窗,体现了重视阳气和阳经腧穴的调整作用。而天府穴位置本不在颈部,合于上述四穴,盖因肺为气之海,乃宗气汇聚之地,在温煦和补养人体阳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将天府穴纳入五部范畴内。“天牖五部”主治中皆有“暴”字,体现出五穴以治急重症为主,病机多为气机上逆所致,如阳邪逆于阳经而发生头痛,胸中满闷、呼吸不利,取人迎穴;突然失音,喉舌强硬,刺扶突穴,并针舌根出血;突然耳聋,经气蒙蔽不通,耳失聪,目不明,取天牖穴;突然发生拘挛、癫痫、眩晕,两足无力不能支撑身体,取天柱穴;突然患热病使气机上逆,肝肺二经火邪相扰,致血逆妄行,口鼻出血,取天府穴。由此可见,“天牖五部”居于气血上达头部的要道,可治疗气血逆于头部的诸多病症,为针灸临床治疗一些急症开扩了思路。

除“天牖五部”外,在《灵枢·本输》中也有专门段落介绍了颈部“七次脉”:“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灵枢·根结》中提到手足阳经脉气流行出入的重要部位为根、溜、注、入,其中入在颈项部腧穴与络穴,上入于颈项的“根结”六穴即是人迎、扶突、天容、天牖、天柱、天窗。《灵枢·经别》云“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结于项……足少阴之正……直者……复出于项,合于足太阳”“手太阴之正,入走肺……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为六合也”。《灵枢·五乱》云:“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从以上《灵枢》所载内容可以看出,人体全身多条经脉均循行通过颈项部,其中手足阳经的经气自“根结”六穴入于颈项而上行头面部,故有“头为诸阳之会”一说;奇经八脉中除带脉外均直接或间接与颈项部有联系,尤其是督脉与任脉在此处有各自腧穴分布;十二正经的经别多在颈部咽喉以及项部发生联系,形成“六合”,使六对阴阳表里经脉或由此深入体内联络脏腑,或由此复出于表合于正经,并且使手足三阴经的经气由此与头面部发生联系,从而扩大了阴经的主治范围;颈项部腧穴做为十二正经经气离合出入的“枢纽”以及诸经上行头面部的“中转站”,可治疗气血上逆于头部的急症,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调节全身脏腑气机。

从《灵枢》关于颈项部腧穴的论述可以看出,古人早已充分认识到颈项部腧穴的重要性,并且具有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1.2 后世针灸医籍中对颈项部腧穴的认识

人体腧穴多以两种方式归类,一类按经脉所属,一类按身体部位划分。《灵枢》中提到的“天牖五部”及颈部“七次脉”,实际上是按身体部位单独将颈项部腧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如此以部位统领腧穴,便于言明腧穴对于局部或邻近部位的作用,如颈项部腧穴群以治疗咽喉病、头面五官病及颈部局部病变为主。纵观《灵枢》之后的历代针灸医籍,宋元时期以前尚以身体各部统领腧穴分而言之,以后则以经脉统领腧穴者居多。晋代《针灸甲乙经》将两种腧穴归类方式相结合,先按身体部位归类头、面、耳前后、背、颈、肩、胸、腋胁下、腹等部腧穴,后按十二经脉归类手足四肢上分布的腧穴,其中“颈凡十七穴第十二”一节将颈部单独划分出来,但是只言腧穴定位、所属经脉及刺灸法,并未明确提及主治功用。北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下简称《铜人》)以穴位考订为主,以经脉统领腧穴时只言定位,以身体部位统领腧穴时言其功用,在“侧颈项部凡一十八穴”一节也将颈项部划分出来,较《针灸甲乙经》少了廉泉穴,增加了双侧缺盆穴,并详细描述了各穴位的功用主治。南宋《针灸资生经》所载腧穴及编次沿袭了《铜人》,“侧颈项部左右十八穴”与《铜人》所载穴位相同,但将穴位主治省略。明代《针灸大成》中以经脉统领腧穴为主,只在引用《医学入门》“治病要穴”时将头部、腹部、背部、手部、足部穴位分而论之,但唯独没有提及颈项部穴位。明代《针灸聚英》、清代《针灸逢源》亦以经脉统领腧穴,同样未有专门章节言及颈项部腧穴。

后世医家在前人基础上对颈项部腧穴的功用主治不断进行补充完善。以人迎穴为例,《灵枢》主治“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铜人》主治“吐逆霍乱,胸满喘呼不得息,项气闷肿,食不下”。《针灸大成》主治“吐逆,霍乱,胸中满,喘呼不得息,咽喉痈肿,瘰疬”。又例如风池穴,《灵枢》中并未明确言其主治,《针灸甲乙经》云:“颈痛,项不得顾,多哆,鼻鼽衄,目内眦赤痛,风池主之;诸瘿,灸风池百壮。”《铜人》云:“洒淅寒热,目眩,苦头痛,痃疟,目泪出,欠气多,气发耳塞目不明,腰佝偻引项筋无力不收。”《针灸大成》云:“主洒淅寒热,伤寒温病汗不出,目眩苦,偏正头痛,痃疟,颈项如拔,痛不得回顾;目泪出,欠气多,鼻鼽衄,目内眦赤痛,气发耳塞,目不明,腰背俱疼,腰伛偻引经筋无力不收,大风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昏危,癭气。”由此可见,后世医家对于颈项部腧穴功用主治的认识逐渐加深,不再只限于局部及邻近部位的作用。此外,后世医家对颈部腧穴的针刺安全性也有一定认识,如《针灸甲乙经》言人迎穴“禁不可灸,刺入四分,过深不幸杀人”。

明清以前的诸多针灸医籍,如《千金方》《针灸甲乙经》《铜人》《针灸资生经》等,颈项部腧穴在治疗各论里的应用频率较高,但明清时期的针灸医籍如《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逢源》等,在治疗各论及诸多针灸歌赋里应用颈项部腧穴的频率却在减少。例如头面五官疾病,《灵枢》“天牖五部”中提到天牖穴可治“暴聋气蒙”,扶突穴可治“暴喑气鞕”,明清以前治疗喉痹、喑哑,多取天突、水突、扶突、天容、天鼎、天窗等,治疗耳聋取天牖,但在《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的病症治疗各论如“头面门”“耳目门”“咽喉门”中,则多以头面部腧穴及手足远端取穴为主,尤其是“咽喉门”中本应以颈部取穴为主,却只在治疗“单蛾”时提到一次廉泉穴,其余咽喉病如“喉痹”“咽中如梗”等均为远端取穴,在“耳聋”“喑哑”等病症中也未见应用颈部腧穴。可见后世医家对颈项部腧穴的认识虽然加深了,所记载的主治范围也越来越广,但似乎在临床应用方面反而愈加谨慎。

1.3 近现代医家对颈项部腧穴的应用创新

近现代医家师古而不泥古,在继承了古代医籍对颈项部腧穴的认识与应用的基础上,擅于借助西医解剖知识,充分了解颈部解剖结构,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不断进行应用创新,并且提高了针刺操作安全性。如石学敏院士以人迎为主穴治疗高血压病,根据多项临床及基础研究成果,证实针刺人迎穴有即刻降压和持久降压效果,同时可改善血压变异率,减少降压药物使用;形成了规范的治疗模式,即“司气海,调血压”针刺技术,包括固定的穴位组方、规范的手法操作和明确的手法量效关系[2-3]。其中尤其注重量效关系研究,发现应用小幅度、高频率的捻转补法针刺人迎穴时,可以达到最佳的降压效应[4]。刘志顺等[5]以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其中人迎穴为主穴之一,以2寸毫针直刺1.8寸,要求达到局部有窒息样针感,也是根据局部解剖结构进行临床应用创新。方继良等[6]进行CT定位下风池穴针刺角度与深度的研究,认为针刺鼻尖方向只可能损伤椎动脉,不会损伤延髓,针尖朝向对侧内眦时可能伤及椎动脉,极少数可能伤及延髓;为避免损伤,针刺入6 cm以内都是安全的。

近现代医家将颈项部腧穴的主治归纳为颈部局部病症,邻近部位如头面五官病、脑病、胸部病症,以及全身病症三方面,从局部作用到全身作用都在开发,使颈项部腧穴的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拓展。有学者从“天牖五部”“七次脉”及颈部“根结六穴”中总结出“颈部八要穴”[7],即天突、人迎、扶突、天容、天窗、天牖、天柱、风府,用于治疗急症和全身性疾病,取效甚捷。其中天突、扶突、人迎主治哮喘、咳嗽、鼻衄、胃痛、头痛;天窗、天容、天牖主治头痛、耳鸣、暴聋、中风偏瘫、上肢关节痛;天柱、风府主治外感风寒、头痛、项强、眩晕、目疾、腰痛、下肢疾患。可见颈项腧穴的主治范围甚广,上可治头面五官,下可治躯干四肢,兼以内调脏腑气机。大体分为前后两部分,颈部穴位在前,治心腹胸胁在里之疾;项部穴位在后,主肩背腰腿阳分之病。

此外,近现代医家还利用局部神经解剖结构,开发出许多颈项部“奇穴”,如“颈臂穴”“全知穴”“供血穴”等,可谓“发前人之所未发”,不啻为针灸学术的发展与进步。

2 近现代医家临床应用颈项部腧穴的学术特点

2.1 遵古训、发新义

高树中教授根据古籍所载“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结喉两箱,足阳明迎受五脏六腑之气以养于人,故曰人迎。”“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人迎。”认为颈项部即为“颈关”,为五脏六腑之清气上承于头面部的必经通道,一旦颈关不通,诸窍闭塞,脑神失养,则人体容易发生急重症,故将颈关列入其“通关”理论(腕、踝、膈、脐四关和颈关)中,认为颈关必须要通。针刺人迎穴可调节五脏六腑之气机,其自拟“通关八穴”穴方(膻中、鸠尾、中脘、气海、肓俞、天枢、大横、人迎),用于治疗阴阳气机升降失常的病证,尤其强调以人迎穴通颈关、调气机[8-10]。

2.2 擅长运用颈项部组穴

颈三针:靳瑞教授创立“靳三针疗法”,常用“颈三针”治疗颈椎病、眩晕等,穴位包括双侧天柱、百劳、大杼。针刺方法:天柱穴直刺1寸,不可向延髓方向刺;针刺大杼时,应注意深度,直刺不可超过1寸,可往脊椎方向斜刺[11]。

颈四针:周德安教授[12]常用“颈四针”治疗颈椎病。“颈四针”位于后正中线上,分别在第4~7颈椎棘突下,其中第7椎棘突下为大椎穴。针刺方法:直刺0.8~1.2寸,可刺入项韧带及棘间韧带,使局部酸胀,起到一定的松解作用,也可使针感向上肢扩散。

天地穴:武连仲教授临床擅用颈部穴位治疗各种病症,自组颈部“天地穴”,“天”指天柱穴,“地”指定喘穴,常用该对穴治疗各种神志病和头颈部骨关节及经筋疾病,效果显著,特别适用于督脉亏虚引起的颈椎病[13]。

颅底七穴:“颅底七穴”是望京医院针灸科陈枫教授于1996年提出的组穴[14],包括哑门、双侧风池、双侧完骨、双侧天柱,共7个穴位。针刺“颅底七穴”可治疗各种脑病,如帕金森病、高血压、血管性眩晕、偏头痛等。该组穴位均位于颅底,即头枕部与项部连接之处,此为精气上输头部的关键部位,故治疗脑病可直达病所。

2.3 擅于发现颈项部“奇穴”

津门芒针大师沈金山教授临床创用“颈臂穴”,该穴位于颈部两侧浅静脉前方,气舍穴与缺盆穴之中点,浅刺2寸,即有触电样或酸麻感应放射于手指,适用于臂丛神经痛、无脉症;创用“全知穴”,该穴位于左侧完骨穴直下4横指,天窗穴上2寸处,相当于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处,轻捻转慢进针,进针2寸,即有触电样感觉向下放射,甚至可放射至全身,适用于全身和半身瘫痪[15]。

高维滨教授擅长项针治疗中风后延髓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根据“近部取穴”原则及神经解剖分布,创造性地提出“供血”“吞咽1”“吞咽2”“发音”“提咽”“治返流”等特效经验穴[16]。其中“供血穴”位于风池穴下1.5寸,进针时直刺2~3 cm,刺向对侧口唇处,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临床效果尤为突出。

2.4 强调针刺手法

李志明等[17]擅长针刺风池穴治疗视神经萎缩,强调针刺手法,即风池穴用热补法,以左手拇指紧按穴位,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穴位,向下插针1~2分深,随之右手拇指向前捻转3~5次或9次即可产生针感,如病人不应,可再做3~5次,在病人呼气时出针,此法使针感(热感)传向对侧眼底效果最佳。李老针刺风池穴共有3个方向,一是针刺朝向对侧眼球方向、捻转,治疗视神经萎缩;一是针刺朝向对侧风池方向治疗头痛、后枕痛;一是直刺进针,是祛风治法。

2.5 考究针刺深度

澄江针灸学派陈应龙教授,以深刺风府穴治疗狂证[18],深度可达75 mm,为常人所不能及。针刺时取患者头正颈直位,针尖对着下颔的方向缓慢进针,然后小幅度捻转推进,如遇到坚韧有弹性的阻力然后有落空感,表明此时针经过了项韧带,其下解剖结构依次是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继续缓慢进针达硬脊膜时会遇到第2次较柔软的阻力感,此时需小心谨慎,动作宜缓,忌提插捻转,往往患者会突然有触电感,大叫一声后狂躁俱消。

沈金山教授擅长用芒针深刺或透刺颈项腧穴,如刺天突穴,于胸骨后缘进针深刺1尺至1尺2寸,一般进针7~8寸,适用于中风不语、痰涎壅盛、哮喘、食道阻塞;刺风府穴,轻捻转缓进针2~3寸,适用于中风不语、癫痫狂躁、消渴引饮等;天窗透刺人迎穴,适用于高血压、甲状腺瘤、咽喉肿痛[15]。

总而言之,近现代医家多能师古而不泥古,擅于借助西医解剖知识对颈项部腧穴进行应用创新,各自有其鲜明的学术特点。

3 结语

颈项部腧穴在《灵枢》中多有提及,古人有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后世历代医家在前人基础上多有发挥,但亦有局限。章次公先生提倡“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近现代医家利用西医解剖知识为针灸治疗服务,对于颈项部腧穴的临床应用有所发展和创新,扩大应用范围和适应病症,提高了针刺操作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反思,西医解剖过于关注局部结构而容易忽略整体。从《灵枢》“天牖五部”出发,我们需要回归传统针灸经络理论多进行思考,重视颈项部腧穴在调整全身经脉及头部经气的重要作用,以发掘其在治疗全身急重症方面的功用,开发出颈项部腧穴更大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颈项灵枢主治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董宣何以被称为“强项令”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按按脚底护颈椎
基于药品标准的蒙药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研究
浅析涌泉穴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金井战国古墓遐想
防治感冒的自我推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