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惠平应用肉桂治疗儿科疾病验案四则

2020-01-09谢欢来余惠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遗尿肉桂桂枝

谢欢来 余惠平 张 航

肉桂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诸多医书中皆有相关记载,交泰丸、右归丸、桂心散、桂肝丸等也均以肉桂为主要配伍。药理研究表明,肉桂主要含有多糖类、挥发油、多酚类、香豆素类、脂类、黄酮类及无机元素等化合物[1]。余惠平主任医师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先后师从多位新安医学名家,衷中参西,临床中善用肉桂治疗儿科多种常见病,收效卓著。现将余老师部分临床验案分析如下。

1 温养气血、通利血脉

肉桂,味辛能散,甘温可补,余老师从肉桂药性五味出发,与补益药及行气活血药配伍,补性愈足,血行愈畅,常配伍生黄芪、当归、川芎,用于治疗久病正虚脉瘀等诸证。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疾病。

病案:李某,女,8 岁。初诊日期:2016 年11 月15日。患儿紫癜反复发作4 年,颜色淡红,部分可见瘀斑,分布不均,四肢较多,偶有鼻出血,量少,纳食一般,无呕吐、腹泻,睡眠欠佳,二便正常。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弦。外周血小板计数46×109/L。中医诊断:血证(气虚血瘀型);西医诊断: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则: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予归脾汤加减,拟方:太子参10g,生黄芪15g,炒白术10g,炒白芍、川芎各9g,白花蛇舌草30g,仙鹤草20g,熟地黄、当归各9g,茯苓、大枣、桂枝各10g,肉桂5g,牡丹皮、赤芍各9g,炙甘草3g。服7 剂后,二诊症状明显缓解,皮疹消退,未再出现鼻出血,唯有面色仍稍萎黄,纳食一般,外周血小板计数58×109/L。上方加焦神曲、炒麦芽各10g,续服14 剂。此后复诊皆在上方基础上加减治疗,随诊1 年,患儿病情稳定,血小板计数>100×109/L,未复发。

按:本患儿疾病迁延日久,致气虚血弱,余老师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人体血生于脾,藏于肝,源于肾而主在心,儿童病位多在脾肾,久病耗气,气不摄血,血失统摄,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缓慢,终致瘀阻络脉则见瘀斑。余老师谨守病机,随症加减,方中巧用肉桂意在温养气血、通利血脉。肉桂味辛能散,可通利血脉以散离经之血;气厚纯阳,味甘能补益,常与补益药配伍,可加强温补之功。本方中肉桂与黄芪、太子参、当归、熟地黄配伍的方义,诚如《成方便读》之十全大补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人参养荣汤等,意在取其助温养之力。药理研究显示,肉桂可提高血小板计数,另外对血小板聚集及体液免疫也有抑制作用[2]。

2 引火归原、温中止泻、佐制寒凉

肉桂,性甘热浑厚,可升可降,主入肾经,善于温补命门之火,可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肉桂归脾经,属中焦,性大热,既可佐制寒凉,又可达温中止泻之功。余老师从肉桂药性四气出发,常配伍石膏、淡竹叶、山茱萸、山药、黄连等,用于治疗阴阳失调、虚火上炎等证,常用于治疗小儿口疮、泄泻病、厌食等病。

病案:张某,女,5 岁。初诊日期:2015 年8 月15日。患儿口舌溃疡反复发作1 周,局部伴疼痛,无咳嗽,偶有恶心,无呕吐,纳眠欠佳,大便质稀,日行3~5次,小便量可。舌质淡红,苔少,脉细。中医诊断:口疮(虚火上浮);西医诊断:口炎。治则:滋阴降火,引火归原。予知柏地黄丸加减,拟方:生地黄9g,知母6g,生石膏9g,黄柏6g,肉桂3g,茯苓、炒白术、山药各9g,山茱萸、肉苁蓉各6g,炙甘草3g。服5 剂后,二诊症状明显缓解,口舌溃疡消失,大便成形,纳食增加,余无特殊不适,基本痊愈,后嘱家长加强护理,食疗为主。

按:患儿饮食不节,脾胃积热,阴液亏耗,虚火上炎则见口疮,中气不足则见泄泻。《内经》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肉桂善补命门之火,方中肉桂配伍诸药,意在益火补土、引火归原。肉桂有温中止泻之功,与山药、炒白术配伍健脾益气,以治疗其根本。与生地黄配伍,滋阴温阳,意在阴中求阳。肉桂性热,与知母、黄柏、生石膏配伍,取其佐制寒凉之功。另配伍石膏清降上炎之火。诚如《伤寒六书》中大回阳救急汤的方义。药理研究显示,肉桂具有抗菌及抑制肠道平滑肌张力作用[3]。

3 温经散寒

肉桂辛散温通,入血分温养营血、温散寒凝。余老师常配伍麻黄、桂枝、附子、细辛、姜半夏等,用于治疗哮喘、咳嗽等疾病。

病案:徐某,男,10 岁。初诊日期:2017 年4 月8日。患儿阵发性咳嗽,喉间痰多,伴喘息、鼻塞、流涕,无气促,无呕吐、腹泻,无烦躁、嗜睡,纳眠一般,二便正常,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浮滑。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中医诊断:哮喘(寒饮停肺型);西医诊断:哮喘。治则:温肺散寒,化痰定喘。予小青龙汤加减,拟方:蜜麻黄3g,桂枝、白芍、制厚朴各9g,细辛3g,苏子、姜半夏各9g,肉桂5g,五味子、炒莱菔子、苏叶、陈皮、白芷各6g,炙甘草3g。服5 剂后,二诊喘息症状消失,其余症状明显缓解,偶有咳嗽,上方去白芷,加太子参、蜜紫菀、款冬花、蝉蜕,5 剂后痊愈。

按:患儿外感风寒之邪,肺气不宣,水液失调,痰随气升,气因痰阻,阻塞气道则见咳嗽、喘息。张仲景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余老师方中选肉桂意在散寒化气,行水饮,与蜜麻黄、细辛、桂枝配伍,共奏温经散寒之功;与苏子、前胡、半夏等降气化痰药配伍,取其温热之性,可助诸药燥湿化痰之力,诚如《和剂局方》中黑锡丹的方义,意在取其“坠痰定喘”之功。药理研究显示,肉桂中成分中所含A 型原花青素具有平喘作用[4]。

4 通阳化气

肉桂辛温,可散可走,具有通阳化气、利关通窍之效。余老师常配伍生地黄、煅龙骨、补骨脂等,用于治疗遗尿、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病案:汪某,男,5 岁。初诊日期:2015 年6 月15日。患儿睡中遗尿,醒后方觉,每晚2 次以上,夜寐不安,无尿急、尿痛、尿频,无咳嗽、喘息,无呕吐、腹泻,无烦躁、嗜睡,纳可,大便无殊,小便量可。舌质红,苔少,脉沉细而数。中医诊断:遗尿病(心肾不交型);西医诊断:单纯性遗尿病。治则:清心利湿,安神固脬。予交泰丸合导赤散加减,拟方:益智仁9g,肉桂3g,淡竹叶、远志、黄连各6g,煅龙骨15g,桂枝、茯苓、生地黄各9g,炙甘草3g。服5 剂后,二诊症状缓解,遗尿次数减少,此方基础上加减治疗2 周后痊愈。

按:《灵枢》曰:“膀胱不约为遗溺。”《证治汇补》言:“遗尿又有夹热者,因膀胱火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禁而频来。”患儿热邪上犯心神,下迫小肠,水火相扰,开合失司则见遗尿。肉桂入心、肾两经,本方肉桂取通阳化气利湿之功,肾水得于升腾以济君火,可解上焦之火,另助膀胱气化得调以利窍通便,使热从小便而去,以解下焦之热。方中配伍桂枝、煅龙骨治以调和阴阳,敛阴而潜阳。与黄连、淡竹叶、茯苓配伍,清心火固肾水,水火既济则心有所主,肾有所藏,气化有序,水液得宁。诚如《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之桂苓甘露散助下焦气化之功。药理研究,肉桂可改善血液循环,能有效扩张肾小球入球及出球小动脉[5]。

猜你喜欢

遗尿肉桂桂枝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的抑菌、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穴位贴敷配合食疗治疗对小儿遗尿症的影响
体寒的人吃点肉桂
不同剂量索利那新分别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肉桂全身都是宝
肉桂油提取设备及生产工艺研究
幼儿园中的遗尿风波
喊魂
我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