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蔡英文当局利用“台独”智库强化对美游说

2020-01-08储斌

统一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游说台独智库

储斌

民进党历来重视对美国的政治游说,认为“必须加强与美国政府的沟通,增强对美国国会的游说工作”。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变得更加敏感与复杂。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频频打“台湾牌”对中国大陆施压,并不时向岛内传递某些“支持台湾”的错误信号。面对国际和亚太局势的重大变化,民进党和岛内外各种“台独”势力不甘寂寞,积极串联。2016年9月14日,美国首都华盛顿成立了一个新的“台独”游说机构——全球台湾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GTI)。全球台湾研究中心成立后,立即展开各种形式的对美游说活动,不仅在美国各界进行政治公关,替蔡英文当局“力抗中国”的政策辩解,而且大肆兜售“台独”理念,将游说的触角伸向美国社会和民间,企图从更深层次培植“亲台”“反华”势力,破坏中美关系大局和中国统一大业。

一、全球台湾研究中心的“台独”本色

全球台湾研究中心表面上是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智库”,实际上是一家由“台独”分子资助、旨在帮助民进党和绿营对美国进行政治游说、帮助“台独”势力推动台湾“走进国际社会”“建设正常国家”政治图谋的游说机构。

全球台湾研究中心成员众多,基本上都是活跃在台湾地区以及欧美国家的“台独”分子,如:荣誉主席吴荣义,系民进党资深人士,与陈水扁关系密切,曾连续多年担任“独”派大佬辜宽敏创办的“新台湾国策智库”董事长,2001—2005年担任陈水扁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国策顾问”,2005—2006年担任台湾行政部门副负责人,并于2006年出任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资政”;董事会主席赖义雄,系“台独”组织“北美洲台湾人教授协会”(NAPTA)前会长;执行主任萧良其,曾在美国专注台海关系研究的智库“2049计划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在具有新保守主义倾向的美国“保卫民主基金会”任国家安全研究员,与民进党高层尤其是吕秀莲关系密切;副董事长胡兑昀,系民进党新世代人物,先后担任陈水扁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英文秘书”、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研究委员,2003年担任陈水扁创办的民进党外围组织、“台独”培训机构“凯达格兰学校”公共事务部主任;副董事长叶介庭,系哈佛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台独”作家。

全球台湾研究中心由众多“台独”人士募款设立,成员涵盖美国、日本、欧洲以及台湾地区。其中,“台独”组织“北美洲台湾人教授协会”为中心发起募捐,得到众多“台独”分子和亲绿台侨、台商的支持。其他出资人还包括:民进党资深人士、2000—2008年担任陈水扁当局“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张富美;民进党内“台独联盟系”大佬、资深“台独”资本家、“台独”组织长老教会前总委长老、前“台湾独立建国联盟”美国本部主席、台湾“民视”董事长郭倍宏;“台独”企业家、民进党重要金主、陈水扁的重要支持者、长期资助“台独”运动、被称为“独派军师”的纽约台商黄文局,等等。

二、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在美国推动的议题

虽然全球台湾研究中心自我标榜是一家在美国注册成立的学术研究机构,但是其根本目的与宗旨却是帮助民进党和“台独”势力对美国进行政治游说。因此,自从成立以来,中心便凭借其身处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优势,密集谋划创设议程、制造话题,大肆推动与台湾相关的公共议题在美国进行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台关系

虽然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关注的议题非常丰富,但美台关系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中心高度重视美国的对台政策,极力推动“1994年美国对台政策检讨”的修改与更新。2016年9月28日,中心成立不到半个月就在华盛顿举办了正式的研讨会,主题为“回顾22年来的美国对台政策”,邀请多位美国知名智库学者和台湾问题专家,包括前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美国保守智库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沃尔特·罗曼,以及美国前国务院台湾事务协调处处长、曾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副处长的葛天豪。会议分析美台关系情势,以及美国参众两院提出的要求美国国务院取消台湾高层官员不能访问华盛顿的“台湾旅行法”。另一方面,中心致力于在已有基础上提升美台关系,包括美台在亚太地区的海洋合作、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为此专门召开会议,邀请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荣誉主席、佛罗里达州众议员罗斯雷提楠进行研讨。罗斯雷提楠在中心表示,“美国对台湾整体安全的承诺必须提升”。

(二)台湾涉外关系

作为“台独”智库和绿营外围组织,全球台湾研究中心也积极为民进党当局的对外政策做各种解释说明、摇旗呐喊工作,关注台湾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例如,蔡英文当局力推的“新南向政策”,甚至将台湾与缅甸的关系也纳入议事日程。与此同时,在台湾所谓的“国际活动空间”问题上,中心与民进党步调一致、紧密配合,极力鼓吹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支持台湾参与各种国际事务,争取“国际活动空间”。例如,罗斯雷提楠出席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开幕式时表示,“美国国会每年都为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努力”“近几年来加速推动台湾安全,协助台湾参与国际刑警组织和国际民航组织等机构”。

(三)两岸关系

民进党认为,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向美国陈情、替台湾发声、给中国大陆施压这些工作,由身处华盛顿的美国智库——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出面往往比由台湾当局驻美代表处出面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两岸关系议题尤其是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自然也成为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关注的重点。例如,2017年9月14日举办的研讨会,邀请美国国防部负责亚太安全事务的代理助理部长海戴维就台湾所谓的“安全问题”发声。海戴维谈到台湾军事问题时声称,“中国大陆将持续加强攻台能力,准备在必要时武力统一台湾,因此台湾必须具备足以威慑解放军的能力”。他还宣称,美国应全力协助台湾,包括提供武器设备、进行训练以及与台湾防务部门官员进行对话,做必要的沟通与交流。

(四)美国对华政策

在美国对华政策上做手脚,是民进党一贯的伎俩。全球台湾研究中心深知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所以抓住这个特点,紧盯与台湾相关的美国对华政策,并积极纳入讨论议程,意图向美国施加相应的影响力。2016年10月13日,中心举行主题研讨会,邀请美国“2049计划研究所”研究员、对华军事问题专家易思安,全球台湾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美国国务院前政治军事幕僚安大维等人出席,就亚太地区海洋安全、南海问题、台湾“潜舰自造”等问题广泛讨论。易思安在研讨会中公开渲染“中国威胁论”,妄称“当前的三大威胁是中国、俄罗斯、伊斯兰国”“未来对美国最大的威胁是中国”。他还抱怨,“受制于美国政府不承认台湾,与台湾无正式邦交,台湾在美国的重返亚太策略中明显遭到低估”。另外,他还鼓吹“台湾在美国重返亚太政策中可以扮演要角,建议……开放美台官员互访”。

三、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对美国进行游说的方式

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在美国进行游说的形式多样,就连其副董事长胡兑昀也坦言,“不会只有智库的功能,还会有其他的企划,草创之初会以政策讨论的方式与大家互动”。从实际运行来看,中心最常见的游说方式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邀请有影响力的美国现任和前任政府官员、联邦议员、智库学者以及其他政策制定者,通过政策讨论,影响这些人的思想与观念,进而形成有利于台湾的政策。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建构与美国国会的密切关系

民进党深知,在美国这个三权分立的国家,议会被视为“民主的殿堂”,因而把推动“国会外交”当作其“务实外交工作重要的一环”。蔡英文上台以来,更加重视对美国国会的游说工作。因此,全球台湾研究中心一方面积极与美国国会议员“攀拉”关系,建构起亲密的私人关系网,以私人关系推动涉台事务;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研究人员参加美国国会的听证会,深度建构与国会及国会的工作关系。例如,2017年6月15日,中心执行主任萧良其就亲自参加美国众议员外事委员会亚太小组举行的听证会,从意识形态方面强调美台关系的重要性。

(二)举办各种活动与美国重要人士攀拉关系

全球台湾研究中心经常利用自身的资金和平台优势,帮助美国高校学者、智库专家、政府官员以及国会议员举办各种活动,借此搭建人脉、攀拉关系。2017年5月24日,中心为白宫前国安会议亚洲事务资深主任、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亚洲与日本事务资深副总裁葛林举办新书发布会。发布会上,葛林不仅对蔡英文执政一年来的各项政策积极评价,而且还就台湾经济发展等相关议题为蔡英文当局建言献策。此外,中心还为众多美国专家学者举办新书发布会或著作讨论会,如布鲁金斯学会卜睿哲、美国企业研究所迈克尔·奥斯林等。

(三)借学术研讨会收集资讯、影响政策

全球台湾研究中心不仅经常单独举办研讨会,还常常与美国高校、智库联合举办研讨会,如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NBR)、2049项目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等。通过研讨会,使自己作为一个讨论平台,一方面了解美国对台政策的最新动态和走向趋势,另一方面通过向这些足以影响美国政策制定的参会者传递台湾当局的立场、想法与关切,进而影响美国对台政策的形成过程。

(四)借典礼、节庆活动邀请美国政学界人士为台湾发声

为了更深入地影响美国对台政策和国际社会,全球台湾研究中心经常借典礼、节庆等活动邀请美国政学界人士为台湾发声。如开幕典礼上,即邀请了美国主管亚洲政策的高级官员以及国会议员出席。曾在蔡英文过境美国时经过重重检查站与蔡英文在迈阿密会晤的罗斯雷提楠,甚至从对外贸易、国际空间、防卫安全等方面公开为台湾发声。

四、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对美国进行游说的特点

自成立以来,全球台湾研究中心便以“见缝插针”的方式对美国进行各种形式的政治游说,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活动可以发现,中心在美国的游说活动呈现以下鲜明特征:

(一)点与面相结合。“点”是指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对美国进行游说的重点,“面”是指全球台湾研究中心涉及的范围与领域。从针对的目标和对象看,中心一方面深知不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出发,美国国会对于台美关系的重要性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仍将游说重点放在国会上,紧盯国会议员及其助手;另一方面则根据形势变化和条件允许情况,视情挖掘可以利用的其他资源,重点是美国国务院官员、智库专家、高校学者等可以对美国涉台政策施加影响的群体。

(二)官与民相结合。“官”是指美国官方人员,“民”是指美国社会与民众。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始终以对美游说、提升美台关系为根本目的,因此其一方面紧紧锁定美国官方人士和具有官方背景的相关人员,将游说的触角伸向可以对美国官方的政策制定产生影响的一切人员,包括国会议员及其助手、国务院官员以及智库专家等;另一方面也积极扮演民进党在美国的“代言人”“代理商”“经纪人”角色,努力开展“公共外交”工作,通过把握美国媒体、非政府组织、普通民众的特殊心理,向美国各界广泛宣传“台独”势力的政策、理念和价值观,塑造对台湾有利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

(三)旧与新相结合。“旧”是指台湾对美游说所依靠的传统力量,“新”是指对全球台湾研究中心有用的新资源与新人脉。从使用和依靠的力量看,中心一方面全盘接收了历史上台湾对美游说的传统,重用在美国政学界具有政策影响力的资深人士,包括美国现任和前任国会议员、政府官员,以及在美国具有声望、地位和影响力的台侨,把他们当做资深且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又极为重视青年工作,努力培养“台独”势力的接班人,不仅重用新一代台裔美国人,还积极培养年轻世代,以期“把强化台美关系的愿景传承给下一代”。

(四)近与远相结合。“近”是指聚焦热点,关注当下;“远”是指放眼未来,布局长远。全球台湾研究中心一方面始终紧跟时事动态,围绕美国与海峡两岸互动的最新情况,推动各类涉台议题的讨论和政策辩论,进而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和对台政策的议程设置;另一方面还立足长远规划,通过为美台双方的科研人员、青年学者等提供奖学金、常驻研究岗位等机会,培养新生代的美国“台湾通”和台湾“美国通”,培植美国的“亲台人士”,以图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蔡英文的对外战略中,寻求美国支持、培植美国亲台势力、发展美台关系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民进党和各种“台独”势力积极串联,为蔡英文当局“力抗中国”和“渐进台独”的政策服务。在这些谋划之下,“独”派势力动作不断,频繁与各种国际亲台势力进行接触。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全球台湾研究中心的成立使得民进党和“台独”势力有了一个全新的对美游说平台,以“智库”身份做掩护,利用其在美国登记注册的“合法身份”,发挥所谓的“学术研究”功能,实际扮演民进党当局的“白手套”角色,发挥着代表民进党和“台独”势力对美国进行游说的作用。这个“有台湾背景专注于美国对台政策的智库”,正一步一步成为蔡英文当局和“台独”势力期待的华盛顿地区“以台湾为研究核心、规模最大的智库”。对此,中国大陆应高度重视,警惕蔡英文当局利用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对美国进行的“台独”政治游说。

猜你喜欢

游说台独智库
斥“台独”狂人
民居智库
美国科技巨头游说政府费用大增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印度应该使政治游说合法化吗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