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封闭病区护士心理健康、应激压力、生活质量状况调查

2020-01-08吴丽丽常亚玲石文杰

关键词:精神科人群问卷

吴丽丽,陈 娣,常亚玲,石文杰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苏 淮安 223001)

2月19日国家卫健委公布已有323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被确诊新冠肺炎,有43名为疑似患新冠肺炎,范围涉及全国17个省份[1-2]。精神科封闭病区,从医疗服务场所以及日常工作处置等相对于综合性医院较为薄弱,人员密集,难以有效应对疫情,精神科护士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生理压力[3-4]。本研究对我院精神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应激感受、生活质量调查,为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保证工作质量与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02月15日~18日以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封闭病区护士。纳入标准:①在职并取得护士执业许可证;②精神科工作年限6月以上;③自愿参加本次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职称等,(2)焦虑自评量表[5],(3)抑郁自评量表[5],(4)应激感受量表[6],(5)健康相关生命质量SF-12[7]。

1.2.2 调查方法

现场发放纸质问卷,以无记名形式填写,限时独立完成,问卷由精神科2名主管护师逐一核查。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性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发放200份问卷,最终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93%:年龄:18~60岁,其中:18~25岁51名,26~30岁72名;31~40岁49名;40岁以上14名。性别:男36名、女150名。婚姻:已婚121名,未婚65名。学历:中专3人,大专67人,本科及以上116人。技术职称:初级152名,中级29名;高级5名。接触发热患者情况:接触122名65.59%,未接触64名34.41%。参加心理危机干预学习情况:参加42名22.58%;未参加144名77.42%。阅读心理危机干预文章:阅读99名53.23%;未阅读过87名46.77%。

2.2 研究组SAS、SDS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精神科护士SAS(36.30±8.64)、SDS(41.86±4.23)分别与全国常模(33.80±5.90、41.88±10.51)比较显示:焦虑评分高于全国常模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分与全国常模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95),说明精神科护士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2.3 研究组PSS-10及SF-12分项MCS、PCS得分与健康人群比较

精神科护士PSS-10、MCS、PCS得分分别为15.11±3.97、48.38±6.548、49.06±6.58与健康人群比较显示:PSS-10分高于健康人群、MCS分低于健康人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S分与健康人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85),说明精神科护士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心理健康水平欠佳。

2.4 SAS、SDS、PSS-10、正性情感、负性情感、SF-12评分与接触发热患者、参加心理危机干预学习、阅读相关心理危机干预文章的关系

经Spearman相关分析,精神科护士SAS、SDS、PSS、负性情感、SF-12 与接触过发热患者状况呈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77、r=0.20、r=-0.24、r=0.215、r=-0.225,P<0.01);SAS、正性情感与阅读相关心理危机干预文章情况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45、r=0.224,P<0.01)。

3 讨 论

疫情从湖北武汉迅速蔓延至全国,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普通民众,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本研究提示,疫情期间精神科护士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精神科护士焦虑水平更高。究其原因可能为:(1)精神科封闭病区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呼吸道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因此疫情预防难度增加。(2)精神科护士因专业局限性,其传染病相关知识及防护实践能力相对薄弱,针对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心理压力增加。张斌教授团队的一项多中心在线调查显示,医护人员抑郁、焦虑、失眠检出率分别高达50.7%、44.7%、36.1%,与本研究结果:精神科护士焦虑水平较高相一致;但抑郁水平与全国常模相近,可能与精神科护士的专业特点有关。

应激感受量表(PSS-10)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主观压力感受评定工具,王振等人通过PSS-10研究显示,PSS-10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应激症状检出率为64.5%,PSS-10评分与健康人群比较有明显差异,说明精神科护士在疫情期间主观压力感受性增加。SF-12量表中MCS评分低于健康人群,进一步提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我们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应激管理,提高抗压能力。

本研究还显示:接触过发热患者的护士其焦虑、抑郁、应激、负性情感增加,生活质量下降;阅读过相关心理危机干预文章的护士其焦虑水平下降、正性情感增强,提示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精神科护士自我调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方式推送有关传染性疾病防控及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帮助医护人员实现部分心理问题的自助调节,缓解心理压力。

总之,精神科护士主观压力增加,有明显的焦虑情绪,长时间带着心理健康问题坚持在临床一线岗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问题需引起医院及相关部门关注,及时予以心理干预,提高其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精神科人群问卷
精神科护士再任职后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提高精神科儿童睡眠质量的方法探究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