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01-07邱辉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8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邱辉锋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越发普及。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所要教学的各种资源进行融合以及处理,以图片、声音或动画等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以达到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因此,在新课改的标准下,教师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们易于接受或者喜闻乐见的形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兴趣,创建一个高效的课堂。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应用

信息技术拥有巨大的素材资源,具有形象明了的展示效果,将声音、图片、字符等载体形式所蕴含的艺术明明白白地传递给学生,呈现出强大的号召力和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也极大地幫助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深化。

一、传统小学数学课堂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是单一、单向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是教师的“一言堂”,是学生的被动接受。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的作用,主宰着整节课。教师一般都是在课堂上按着课程要求把新课教授完成,然后下课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巩固本堂课学习的新知识,因此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被教师忽视。在这样没有互动、单一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累。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有利之处

(1)有助于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众所周知,唯有保持兴趣,我们学习某一个事物的激情才会持久保持着,学习数学也是这样,只有对学习数学这一行为产生兴趣,学起来才会有动力,才会保持学习下去。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黑板书写是常见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而信息技术的加入打破了这平静的模式,信息技术以形象的声音、图片、动画等形式,以PPT等多媒体为载体展现在课堂上,这十分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也因此,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出现、普及,为转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传统理念、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提供了一份保障,有了信息技术加入的教学模式,让原本没有生气的课堂活跃了起来,学生不再是苦着脸或者一脸懵的状态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课,而是在信息技术展示课本知识的基础下和教师互动,一起讨论课本知识,一起探讨这个知识点成立的过程,等等。这些改变体现信息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僵化的教学现状,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有助于创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学习环境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可以看出,小学生爱动,爱思考的特点,本可以让课堂焕发出一股活力,但是由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将抽象的知识清晰和简单明了地在课堂上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知识,这不仅让老师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还能够创建更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和课外信息。这让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为学生创建了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学习环境。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表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数学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方面上,越来越重视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充分考虑了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课本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影响。因此,在新课改下,为转变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模式、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很多学校开始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来,如下面几种表现:

(1)利用信息技术查找、获取信息

伴随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各种各样的信息设备成为教师教学辅助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在数学课堂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在网上查找符合课堂教学的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网上资源,获取自己学习所需要的海量信息资源,为自己的数学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如,学习《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举学生身边一些常见的例子,如,在超市购物结算的场景:小英的妈妈带着100元,到超市购买生活用品,买一条毛巾花了15元;买一瓶洗发水花了25元;买一条牙膏花了13元。那么小英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呢?还剩下多少?加法运算的例子也亦如此。由于文字的表达可能会有些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那么此时动画的加入会让学生眼前恍然一亮,他们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场景,教师所讲授的课本知识由抽象化具体,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课堂效率也更高。

(2)通过PPT,展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PPT作为当下信息技术时代,教师在课堂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工具之一,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将各式各样的图像和声音融合起来,更让学生接收到海量的信息,开阔自己的眼界。

PPT的应用,为教师能够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为学生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如,教学《三角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专门设计一个课件,在课件上呈现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了三角形物品,也可以展示一些形状类似三角形的建筑物,让学生们意识到,三角形的魅力,从而勾起学生对这一课时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乘上追击,接着问:同学们,你们在身边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是三角形的呢?通过PPT的展示,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开拓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同时把PPT课件的教学功能发挥到极致。

四、总结

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是当代社会教育发展的一个必行之路。信息技术的加入,提高了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且使得教师能够整合身边资源更好地为学生们提供他们所喜爱的形式和课本内容,让学生更能全面地掌握课本知识,开拓思维与眼界。

参考文献:

[1]李华.让课堂有声有色——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14):44-46.

[2]梁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融合探究[J].亚太教育,2019(11):9.

[3]柴春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1):172.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