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心造影诊断心肌梗死后心肌夹层1 例

2020-01-07马小静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湖北武汉430022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外膜心包侧壁

严 薇,马小静,何 俊,许 娟(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2)

病例男,69 岁,因胸痛6 d,持续7~8 h 急诊收入我院,6 d 前突发胸痛,持续7~8 h,外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给予药物治疗,仍间断胸闷。2018 年2 月1 日医生查房后告知患者可疑室间隔穿孔,建议转上级医院。2018 年2 月1 日我院查体:心界扩大,心尖区可闻及Ⅲ/6 级收缩期杂音,有传导心底部及腋下,心电图提示“下壁、后壁导联异常Q 波,ST段上抬0.1~0.2 mv”,实验室检查:NT-proBNP 2 243 pg/mL;肌钙蛋白Ⅰ9.408 ng/mL;超敏C 反应蛋白211.21 mg/L;血沉73 mm/h;D 二聚体1.814 ug/mL。2018 年2 月1 日床旁超声心动图(图1):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下壁、后壁及后侧壁),左室后壁中间段室壁变薄,可见心肌内膜回声中断,后壁中间段左室心肌内见一大小约18 mm×16 mm 无回声区,其经一内径约3 mm 开口与左室腔相通,收缩期可见经左室射入无回声区的红色加速血流信号,舒张期可见经无回声区射向左室的蓝色加速血流信号,血流峰速2.3 m/s,压差21 mmHg(1 mmHg≈0.133 kPa),无回声区外侧由心肌组织构成,其上未见明显破口及裂隙,无回声区未与心包腔相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9 mm,左房前后径45 mm,左室收缩及舒张减退,射血分数为40%,二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2018年2 月2 日左心声学造影检查(图2):见左室下后壁及后侧壁中间段可见明显造影剂充盈缺损,后侧壁中间段左室心肌内见一大小约18 mm×16 mm 瘤样结构造影剂填充区,其经一内径约3 mm 开口与左室腔相通,此瘤样结构外侧可见菲薄心肌层包裹(厚约1~2 mm),此处心肌造影剂充盈缺损。左室后壁及侧壁基底段造影剂充盈不充分,造影剂充盈延迟,余节段室壁心肌造影剂充盈均匀。心包腔内未见造影剂回声。双平面Simpson 法测得左室舒张末期容量(EDV)159 mL,收缩末期容量(ESV)95 mL,射血分数(EF)值41%。临床诊断:急性ST 段抬高型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心肌夹层、心包少-中量积液、心功能Ⅱ级(Killip)。给予抗血小板、减轻心脏负荷、减低心肌耗氧、改善心室重构、稳定斑块等药物保守治疗,目前超敏C 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仍高,心脏破裂风险极高。2018 年2 月13 日床旁超声心动图(图3):左室后侧壁中间段左室心肌内见一大小约33 mm×28 mm×25 mm 无回声区与左室腔相通,交通口内径约38 mm,于收缩期可见经左室射入无回声区的红色加速血流信号,舒张期可见经无回声区射向左室的蓝色血流信号,血流峰速1.4 m/s,无回声区外侧由薄层心肌组织(厚约2 mm)构成,其上未见明显破口及裂隙,无回声区未与心包腔相通。左室EF 值估测约32%。2018年2 月22 日CT 检查示(图4):左室侧壁假性室壁瘤,左室侧壁菲薄,其上见两处缺损,直径分别约1.9 mm、3.6 mm,最大横断面约45.7 mm×31.2 mm。2018 年2 月24 日左心造影(图5):左室下后壁及后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可见明显造影剂充盈缺损,后侧壁中间段左室心肌内见一大小约55 mm×31 mm瘤样结构造影剂填充区,其经一内径约5 mm 开口与左室腔相通,此瘤样结构外侧可见菲薄心肌层包裹(厚约1~2 mm),心外膜上可见约12 mm 心肌组织回声连续中断,此处心肌造影剂充盈缺损,提示心肌梗死后心肌夹层破裂假性室壁瘤形成,心包腔中量积液。冠脉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闭塞,前降支狭窄程度30%。因家属强烈要求出院,行药物治疗。

讨论心肌夹层是心肌梗死后罕见的并发症,是亚急性心脏破裂的一种表现形式。急性心肌梗死后或在随后的心室重构过程中可并发心肌夹层。其特点是心内膜面心肌纤维断裂,血液涌入由心肌纤维螺旋包绕而成的心壁,继而形成血肿井逐渐扩大,而心外膜面心肌纤维结构完整。常发生于下壁[1]。病理上,心肌夹层表现为心肌呈波浪形或匍形通道,其内可充满血肿或是有血液穿行[2]。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夹层应符合以下标准中至少3 条[3]:①心肌梗死部位可见1 个或多个新发的无回声腔,收缩期扩大,舒张期缩小;②无回声腔区域可见菲薄的心内膜随心动周期活动,但心内膜及心外膜均保持完整;③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夹层血肿部位与左或右心室腔之间的血流穿梭;④随访过程中夹层血肿可不变或逐渐缩小,并最终由血栓完全填塞;⑤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的室间隔内可见波浪形或匍形通道,并由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⑥可同时合并室间隔穿孔、假性室壁瘤、乳头肌或腱索断裂及心包积液等。但对于心肌夹层与假性室壁瘤有时难以鉴别,静态观察时前者心外膜及心包腔结构完整,后者心外膜与心包粘连;动态观察时前者舒张期血液进入假腔,后者收缩期血液进入瘤体;两者可能单一出现,也可同时发生[4]。本病例符合上述标准中的①、③、④及⑥。同时左心声学造影除了可以显示心肌缺血区域及微血管的灌注情况,还可以明确心肌与心腔内有无造影剂贯通,也可以观察心包腔有无造影剂显示,从而判断心外膜有无破裂,同时可较为准确判断左室收缩功能。有报道心肌夹层出现在心肌梗死后1~17 d(平均7.5 d)[5],此病例发生在心肌梗死后6 d,心肌夹层通常始于心肌梗死部位,即左室后侧壁,由于心室腔内高压以及梗死部位的心肌缺血和心肌水肿,导致此处心内膜脆弱、破裂,血液进入螺旋形心肌交界面而形成夹层和血肿,而心外膜面心肌纤维结构保持完整。患者于心肌梗死后20 d CT 及左心造影均提示心肌梗死后心肌夹层破裂假性室壁瘤形成,心包腔中量积液。冠脉造影证实右冠状动脉闭塞,前降支狭窄。左心造影亦提示心肌灌注差。综上所述,此患者病情极其危重,无论行介入或外科手术均风险极高,且预后差。目前临床上诊断心肌夹层的方法有超声心动图、心肌声学造影、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左心造影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在早期诊断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心肌灌注等方面,给临床提供重要的价值。

图1 2018 年2 月1 日首次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图1a:两腔观显示左室后壁局部回声中断及心肌夹层血肿,大小约18 mm×16 mm,缺口内径3 mm(箭所示);图1b:舒张期血流自血肿流向左室腔内(箭所示);图1c:收缩期血流自左室腔流向血肿内(箭所示);图1d:四腔观左室后侧壁心内膜面回声连续中断(箭所示)。图2a 左心造影显示左室后壁心肌造影剂充盈缺损。图2b 显示左室心肌内局限性造影剂充盈区。

图3 2018 年2 月13 日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图3a:四腔面观血肿较之前扩大,大小约33 mm×28 mm(箭所示);图3b:左室短轴面观缺口较之前扩大,约38 mm。图4 2018 年2 月22 日CT 检查。图4a:显示左室侧壁菲薄,其上见两处缺损,直径分别约1.9 mm、3.6 mm;图4b:三维重建显示左室侧壁假性室壁瘤,最大横断面约45.7 mm×31.2 mm(箭所示)。图5 后侧壁中间段左室心肌内见一大小约55 mm×31 mm 瘤样结构造影剂填充区,其经一内径约5 mm 开口与左室腔相通(箭所示),均较之前扩大。

猜你喜欢

心外膜心包侧壁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心外膜与心脏修复再生
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的价值及其与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双侧壁导坑法隧道下穿既有车站施工方法研究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的疗效分析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心外膜脂肪组织的相关性分析
越野车侧壁加强筋板工艺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