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封泥艺术探微

2020-01-06王转

人物画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汉代艺术

王转

摘 要:封泥又称之为“泥封”,在古代起保密性信验作用的封制在包裹上的小块泥土。在特定年代封泥的形制受到印章的尺寸大小而出现不同的样式。封泥的美不单单是表现在自然古朴的线质上更多的是表现在不加任何的人工雕琢被岁月侵蚀的自然美。本文以封泥的用途为切入点,站在当下视角对汉代的封泥的边框艺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汉代;封泥;艺术

封泥是古代用印的遗迹,不是印章的本体,而是附属于印章出现的产物。封泥一词最早出现在《续汉书·百官志》。在卫宏《旧汉仪》中同样也记录到“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封泥。”秦代是篆刻开始走向完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时期到了汉代印章制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完善。汉印通过正大气象的结体,等间距的分间布白来协调整体的印面。这种崇高的审美意识语言,为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垫定了极其重要的一笔,在汉印作为主体性审美语言的同时封泥作为汉印的遗蜕同样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汉代封泥的形制

封泥作为印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有着共同的艺术语言,在这其中封泥的形制又是封泥最为核心的部分。

汉代的印章制度因沿袭秦代印章制度在形制上都表现出共同的艺术特点西汉早期的“宫司空丞”这方印是汉代少有的以缪篆入印,在字法呈现古玺之态,其封泥依旧保持着秦代固有的界格。西汉中期以后封泥依旧没有突破前一时期的束缚,沿用前代偶加调整。汉朝中后期,封泥的形制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如“项长之印”的封泥,已经完全打破了界格对印文的束缚,呈现出大开大合之势,使得印面与封泥融为一体,不在是单个字独立的存在。更值得注意的是封泥呈现的几何图形不在是圆形而引入方形这一元素使印面的视觉效果更加具有骨力,在用字方面也将布白均匀的篆字变的更加趋于方正,这种用字方法使得汉代封泥有了新的语言特征。

二、汉代封泥的用途

在封泥上所使用的印章,都为阴文。当盖在泥土便以阳文的形式存在。汉代的封泥的用途大体上为两种。一种为存放实物的封泥如一九七二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硬质陶罐,其制作方法为在陶罐口处用草填实,在草多于的部分开始用泥进行封制,在封口处有“軑侯家丞”四个字,并系有墨书竹签。另一种为存放文字资料的封泥如一九七三年发现在甘肃金塔县的“肩水金关”其封泥存有“居延右尉”四字的印痕。

三、汉代封泥的艺术

谈到汉印时不得不涉及到汉代的封泥,封泥边栏表现出的艺术语言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不加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恰恰正是这种“无意识”的美,才注定了其在中国篆刻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残破

封泥因受人为条件和岁月的洗礼等因素,会自然的产生不同的边框残破的方式,有的会出现左边残破,如“楚中尉印”。“楚中尉印”钤印,一印中左边“楚”字出现了残破,这种残破打破了印面的平静,也脱离了浑圆的印面风格,使得尽善尽美浑圆的印面。有的会出现右边残破,如“新安右尉”。另一个“新安右尉”印章右边的残破打破了整个封泥的一种规整,使得印文的气象更加博大。有的也会出现左右大面积的残破,如“淄川官丞”。“淄川官丞”印面呈现出一种放荡不羁,恣意妄为的形制,给人以不拘泥于小节的视觉冲击力。更有残破不大的,如“临菑左尉”。“临菑左尉”的残破更多是寻求边框整体的完整性,重在表现其统一性与协调性,使其更具有无意识状态下的模糊性。

(二)粘连

因受到当时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封泥发生了很有趣的变化。如“彭城丞印”这种封泥也许是因为当时封泥未干透受到外力的挤压原因,也许是二次创造所造成的结果,但这些都不会影响到它的艺术美。形成了形制上自己独特的形状,上方方正且有较厚的边栏,下方近似圆形且文字残缺,边栏有方正之处,亦有圆润之处,两处相得益彰,显现其魅力。再如汝阳左尉一印,印中字内笔画较少,但单个字笔画没有显现出单薄的态势。这其中的妙处就在于印文与笔画发生了边粘,通过借助边框使印文变得厚重遒劲。文字与边栏的粘连使得封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韵味和美感。形制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封泥边栏的粘连不仅给封泥钤印带去了韵味,还使得本来堵塞的印面得到了推动和疏导,使得印面更加具有气息与流动性。

(三)粗细对比、厚重感

在今天看来,汉代封泥已经不再是使用时的面貌,随着时间的流逝洗礼。封泥产生了不同于当时时代的美感,这一美感的体现就在于边框的形制。有的保存不当或者自身的腐蚀较为严重,导致边栏出现参差,粗细不一,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的“新息长印”,这类封泥有着较为明显的边栏变化,粗细对比特别明显。印面文字的衬托使得粗细不衬的边栏尽显风韵,粗细边栏也因为文字的调和而变的更加的中庸。韩天衡先生曾撰文说到:“边栏宽厚就易实、易板、易重,产生沉闷迫仄的窒息感,以至殃及印文,损伤全局。故边栏之妙在于实中见虚、虚中见灵;气格壮伟雄强而意味纯朴虚和,方为通晓个中三昧。”印章边框制约着整体印文的通透性,如果边框过厚,整方印就会板滞,失去其灵活性。给欣赏者以窒息的感觉,即使

印章内部的字处理的得当也很难出现其整体性的和谐与统一。故在处理边框的同时一定要掌握实中见虚、虚中见灵的手法。

四、结语

封泥不仅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更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的符号。其中汉代封泥以其独一无二的艺术表达方式、在实中见虚,虚中见灵的艺术境界中寻求新的突破。其线条的古拙质朴,印文的自然和谐被世人所折服。它所表现的美不仅仅是自身外部呈现出视觉冲击力的美,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内在的“无意识”美,这种“无意识”的美是经过长年的岁月沉积,造就了封泥自身的一个形成过程。时代的变迁没有就此掩埋封泥的身影,却赋予了封泥更加吸引人的魅力,人们的认识和探索再次赋予了封泥生命,在印章發展史上,封泥作为“后来认识艺术”对篆刻史的影响可谓是空前绝后。

参考文献:

[1]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

[2]刘江.篆刻艺术欣赏[M].西泠印社出版社.1995.

[3]房玄龄.晋书[M].中华书局.1974.

[4]荣钢.吴昌硕篆书风格成因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5]吴幼潜.封泥汇编[M].上海古籍.1984.

[6]马衡.封泥汇编[M].商务印书馆.1934.

猜你喜欢

汉代艺术
纸的艺术
合肥出土的汉代熊形铜器足小考
汉代岭南的贡纳情况述略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
论汉代女乐繁荣的原因
因艺术而生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