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雷的故事 ①

2020-01-06徐蕙照

连环画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傅雷母亲

徐蕙照

本期“名著连载”栏目,我们向大家介绍著名文学翻译家、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的故事。

傅雷通晓中外文化,知识广博,信守“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美学原则,把法国文坛巨匠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伏尔德、梅里美的名著介绍给广大的中国读者,为我国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集《傅雷家书》更是脍炙人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

1 1908年4月7日,在上海南汇县(现南汇区)固浦镇渔潭乡一户家道殷实的傅姓人家里,一个男孩出生了。因其哭声震天,长辈为他取名为雷,又根据《孟子》“一怒而天下安”之句,以怒安为其字。大发雷霆谓之怒,名与字相得益彰。

2 1912年,傅雷四岁,父亲傅鹏飞受人诬害,蒙冤入狱。母亲李欲振忙于营救丈夫,无暇照料家庭,年幼的三个弟妹相继夭折。后经傅雷母亲多方奔走,父亲三个月后终得出狱,但不久就在郁闷中病故,年仅24岁。

3 一年之中,丈夫和三个孩子相继去世,使当时也只有24岁的母亲终日愁容满面。母亲性情刚烈,常以报仇为念。她决心要好好培养傅雷,终身不再嫁,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傅雷身上。

4 傅家虽有四百多亩土地,但无力耕种,也不会管理,母亲只好请账房陆先生照料,雇人种地。傅雷七岁时,她便为儿子请来私塾先生。尽管不识字,可每到晚间,她叫傅雷背书,何处背错、何处背漏,她居然都听得出来。

5 一次,傅雷在外玩耍时间过长,母亲差点把他扔河里;他成绩不佳,母亲曾滴热蜡烛烫他肚皮……傅雷从小受到母亲严厉的管教,渐渐养成了严谨的作风,做事认真,从不草率姑且,同时也养成了他孤傲、叛逆、暴躁的性格。

6 乡村落后闭塞,不仅在生活上有诸多不便,更不利于孩子的学业。傅雷11岁时,母亲便带他搬到南汇县周浦镇东大街,送他进入周浦镇小学学习。他们租住的房子传说经常闹鬼,别人都不敢住,母亲并不惧怕,带着傅雷住了下来。

7 第二年,母亲又把儿子送到繁华的大上海。傅雷考入了南洋中学附小四年级。离开管教严厉的母亲,周围又有一群活泼好动的伙伴,傅雷又故态复萌,在南洋中学附小只 待了一年多,就因“顽劣”被校方开除了。

8 1921年,傅雷以同等学力考入上海徐汇公学(即徐汇中学)念初中。这是一所教会学校,校长由意大利神甫担任,教授法语。学校的制度很严格,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每一个活动环节都在监学督促之下进行。

9 吃飯时间结束,监学小铃一摇,没有吃完也得赶紧去排队上操场。晚上自修到9点钟,熄灯睡觉。上床后,先把帐子挂好,然后把木棍压在帐子外边。早上醒来头一件事就是把木棍放到地上。监学一看棍子在地,就知道你已经醒了。

10 该校学生都得住校,一个月只许回家一次,每次都要由家长填写卡片后亲自来领,才能离校。上午8点走,下午5点必须返校。住读在这样一所教会学校,傅雷非常不适应。

11 他在班上显得很“特别”,他只和谈得来的同学交往,虽然诚恳、豪爽,但若遇一言不合,也经常争吵不休,甚至动手动脚。哪怕是老师,只要与他意见不同,也要与之争论,不得到对方的认同,他就不肯罢休。

12 他不喜欢数学。有一次考数学,他计算到一半,就将钢笔尖用力往课桌上一戳,把没有做完的考卷交了上去。教会学校里都得念《圣经》,傅雷对此很反感。他用激烈的言辞公开反对宗教信仰。因此,初中未毕业,他又被学校开除了。

13 傅雷离开徐汇公学后,于1924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中。这里学的是英文。很偶然,在学校的壁报上,他看到一位名叫雷垣的同学写的作文谈到自己的身世,竟与他格外相似。他打听到雷垣的宿舍,上门求访。两人一见如故。

14 傅雷学的是文科,雷垣是理科的学生。文理科学生的宿舍本来是分开的,傅雷为了能与雷垣有更多交心的机会,便从文科搬到了理科,与雷垣住在一起。相同的身世,使他们结为知己。

15 不过才几天,雷垣便领略了傅雷的脾气。一遇见解不同,傅雷就会激动起来,脸红脖子粗。翌日醒来,傅雷的怒气早已烟消云散,就会向雷垣连连道歉。雷垣很喜欢他直如竹筒、纯如水晶、急如燃眉、热情似炽的脾气。

16 1925年,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傅雷目睹了帝国主义者屠杀同胞,同学和友人遭到巡捕毒打的情景。他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示威游行,演讲呐喊,控诉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的血腥暴行,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

17 第二年春,在北伐胜利消息的鼓舞下,他与同学姚之训等带头参加反学阀运动。大同附中的校董吴稚晖为了压制风潮,串通租界巡捕房,下令逮捕学生。在运动中特别积极的傅雷被传为是共产党,受到校方的威胁恐吓。

18 傅雷母亲闻讯后,为了儿子的安全,当即赶来,强令傅雷随自己返乡躲避。此后,傅雷再没有回大同附中继续上学。他在老家写了短篇小说《回忆的一幕》,发表于1927年1月《小说世界》第15卷第4期。秋后,傅雷以同等学力考入上海持志大学读一年级。

19 寡母爱子心切,所做一切理所当然。难能可贵的是,傅母眼光远大、心胸开阔。她变卖家产,准备送独子自费留学法国。出国前,在大人的操办下,傅雷与小他五岁的远房表妹朱梅福订了婚。

20 朱梅福出身书香门第,端庄秀丽,性情随和,才华出众。她先在上海教会学校裨文女校念初中,后升入晏摩氏女校念高中。她懂英文,会弹钢琴。所以这桩看似包办的婚姻,实则青梅竹马,彼此早已情投意合,只是心照不宣。

21 1927年 12月31日,母亲和朱梅福等都来黄浦江碼头送别傅雷。傅雷答应朱梅福,说一定会经常给她写信,并请她多照顾自己的母亲,替自己尽孝。

22 尽管傅雷在徐汇公学念过三年法文,但毕竟粗浅。他带着《法语初级读本》上船,准备临时抱佛脚。船过西贡,上来一位法语非常好的越南青年。傅雷便拜他为师,每日授法语一小时。一个多月后,当船抵法国马赛时,傅雷已经会用法语进行一般会话了。

23 到了巴黎,傅雷一边请私人教师补习法文,一边随时随地向热情的房东老太太学习会话。于是,私人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发音。半年以后,聪明过人的傅雷很快就过了语言关。

24 接着,傅雷入巴黎大学学习文科,同时又到卢佛美术史学校听课,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当他开始深入钻研法国的文学和艺术时,很快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同时,他在生活上也逐渐融入了法国社会,言谈举止表现出了艺术家的气质。

25 当傅雷读到罗曼·罗兰的著作《贝多芬》时,顿时犹如感受到了神的光照,心灵的创伤受到了抚慰,全身充满了生命的激情。他感动得嚎啕大哭,发誓要将《贝多芬》译成中文,把自己所受的恩泽转赠给中国的读者。

26 聪颖勤奋的傅雷引起了一个叫玛德琳的法国女孩的关注。她金发碧眼,身材苗条,热情似火。她不仅会弹会唱,而且懂得绘画,更喜欢探讨艺术。当她与傅雷在一起时,两人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不断的探讨与争论,让两人的心灵碰撞出了火花。

27 虽然傅雷爱朱梅福的心没有变,依然每月一封信寄往远方的未婚妻,但终究敌不过眼前玛德琳猛烈的爱情攻势,他的心理天平一下子失去了平衡。他与玛德琳共浴爱河,形影不离。为此,傅雷写了封很长的信给母亲,表示要退婚。信写好后,却没有勇气寄出。

28 那时刘海粟正在欧洲游学、考察,傅雷多次为他担任口译。刘海粟年长傅雷12岁,因艺术理念接近,两人结为挚友。傅雷请刘海粟代为寄信。但是几个月后,傅雷发现玛德琳同时交往几个男朋友。他无法接受女友的随性、开放,两人黯然分手。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傅雷母亲
傅雷的称赞
母亲的债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傅雷成功的背后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
母亲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