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教育戏剧在小学主题班会课的实践运用

2020-01-06韦海燕吴训慈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戏剧

韦海燕 吴训慈

【摘 要】教育戏剧运用在小学主题班会课中,是当今德育教学工作的创新举措之一。文章结合一节主题班会课的教学实例,从教育戏剧的素材选择、戏剧策略的运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固化四个要素进行探讨,帮助教师厘清教育戏剧与主题班会课的实践要义,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

【关键词】教育戏剧;素材选择;戏剧策略;固化

【作者简介】韦海燕,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研究;吴训慈,副教授,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基金项目】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项目“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儿童教育戏剧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287);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壮汉双语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研究”(2015ZMJ015)

教育戏剧是将戏剧应用于学校课程教学的一种统称,其通过练习、戏剧性扮演、剧场及戏剧认知的教学形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教育戏剧融入小学主题班会课是学校推进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策略。为了实施和推广,笔者经过四年多的摸索和实践,发现教育戏剧融入小学主题班会课既可以发挥教育戏剧的戏剧性、体验性、活动性、生成性的特点,也符合小学主题班会课的思想性、科学性、实效性和教育性的特色。本文以小学五年级主题班会课“真诚道歉”为例,探讨将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主题班会课的四个要素。

一、素材的選择

素材指的是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要让主题班会课的形式丰富多样,直达学生心灵,所选择的素材就要颇有讲究,要多加甄别和选取。主题班会课选取的素材不仅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还要具有思想塑造的价值意义。比如围绕学生关心、感兴趣的问题来源,可以结合时政要闻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选择素材;也可以选取学生之间产生分歧较多的问题作为素材;还可以从榜样入手,从家喻户晓的典故去寻找合适的素材等。

叶圣陶先生曾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笔者从语文教材的《负荆请罪》一文中得到启发,选取了《负荆请罪》这个“凭借”,将其改编为“真诚道歉”主题班会课。道歉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沟通方式,以真诚作为道歉的切入点,结合教育戏剧的策略,通过事件重现,采取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一起经历了一场肢体语言与有声语言再创作的情景展演,身临其境般地体验人物的心路历程。首先,在实际操作中,“真诚道歉”主题班会课要借助榜样来树立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真诚道歉的方式,关注道歉的内心真实情感体验,并对比随意的道歉表达方式,让学生明白言行一致与言不由衷的道歉方式的差异。其次,“真诚道歉”主题班会课的内容要既贴切学生的生活,又能让学生在主题班会课中进行深切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启发,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戏剧策略的运用

教育戏剧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师入戏、静止画面或定格、建构空间、“坐针毡”、专家外衣、事件重演等[1]。教师可以依据主题班会课的特性、个人教学的倾向、课堂的组织方式,以及教学设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戏剧策略进行教学。笔者认为以下戏剧策略较适用于建立活动场景,巧妙地将教育戏剧融入主题班会课中。

1.暖身

暖身一般是指活动开始之前所做的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师生互动,专注练习或团体游戏等活动[2]。其目的是使参与活动的人能够把精神集中于将要进行的课程解说与演练活动中。暖身活动以简单的肢体伸展、跳跃、闭目静思、鼓掌、自由走动、共同发声等方式来进行。

在主题班会课的教学伊始就应进行暖身活动。在暖身活动中学生可以全身心放松,调动学习情绪,之后更容易投入学习情境中。如“真诚道歉”这一课的暖身活动是学生在圆圈内根据约定,在场地内自由走动,以铃鼓控制走动速度,铃鼓快走得就快,铃鼓慢走得就慢。拍第三次铃鼓时,停下与最近的人打招呼。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进入简单的角色转换,为课堂活动角色扮演做好铺垫。

2.事件重演

事件重演指将一个已知或已发生的事件重演一次,以展露其中的细节,或发现事件可揭示的社会动态等,因此所展示的事件需精确、真实。主题班会课的事件重演可以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与主题相关的故事或影视的视频片段。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专注于某些问题的焦点,或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故事发生的主要经过展演出来。置身其中经历故事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学生可以通过揣摩教育戏剧的剧本,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真实想法,对事件中的人物角色进行换位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事件重演并不适用于每一次的主题班会课,一般适用于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事件,并且这个事件要具有教育意义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负荆请罪”事件的重演聚焦于“请罪”的真诚,让学生体验廉颇与蔺相如的内心想法,从而感知真诚道歉的重要性。这样的演绎比“说教”更容易被学生接纳,为后续的课堂做好铺垫。

3.即兴表演

即兴表演指不依照剧本进行的一种演出方式。学生熟悉了素材,不需要剧本、背台词,而是依据自发的反应,面对突发情况,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协助学生进行即兴表演的创作,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

在“真诚道歉”主题班会课中学生分组对“操场踢球”的生活事件进行即兴表演,围绕“道歉”主题进行创编。此环节是主题班会课的高潮,也是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点,即兴表演的形式能给主题班会课增添亮点,增加新的活力。

4.“坐针毡”

“坐针毡”,也称焦点人物,故事中的角色坐在椅子上接受大家询问与其角色相关的一些问题,以探索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拓展更多层面的理解。在操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问题的方向,比如可以从焦点人物的心理活动去提问,也可以根据角色的举动提出疑问,还可以从他与同学之间相处的角度去提问等。

三、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育戏剧主题班会课主要以体验活动的方式进行,运用多种教育戏剧的策略推动课堂的发展,主要教学环节有:暖身活动、主题活动、活动小结。

在“真诚道歉”主题班会课中,暖身活动大约用时5分钟,起到激活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活动的作用。主题活动一般用时30分钟,围绕班会课的核心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通过挖掘学生的体验,准确回应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自然而然萌发相应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主题活动分为引子故事和即兴表演两小节。它们一脉相承,引子故事是镜子,为接下来的即兴表演做好铺垫。活动小结通常用时10分钟,其作用是回顾主题班会课呈现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做内在深层次的表达。

四、教学效果的固化

将教育戏剧融入主题班会课中,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很高,课堂氛围好。笔者在长期的小学主题班会课教学中,摸索出一些将课堂教学效果固化的方式。第一,写日记。在日记中学生会谈到课堂的生动片段和感悟,使课堂情景再现,强化了主题班会课的教学效果。例如,一位参与了即兴表演中某个角色的女生小A在日记中写道:“我喜欢这样的互动方式,通过扮演这个角色,我明白了犯错不丢人,丢人的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担责任,道歉是一种美德,把心里话说出来,道歉过后我们还是朋友。”第二,说感悟。教师可以布置“说感悟”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对同学、对老师或者对家长说该节课的感悟。比如小B同学对老师说:“这样的主题班会课很有趣,在活动中同学与同学,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次数很多,我们很容易就融入课堂,进入角色,学习也更走心。有着欢声笑语的课堂,学习氛围很轻松,我喜欢这样的课堂。”第三,編写手抄报。主题班会课是树立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手抄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后学习形式。在教育戏剧的主题班会课中,学生有很多感悟没来得及一一分享,可以倾诉在手抄报中。具象化的图文更能多样化地展示学生的课后感悟,并且编写手抄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可见,巧妙地运用教育戏剧在小学主题班会课中,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这种创新的教学形式,能营造学生由内而外表达的艺术氛围,也创造了教师与学生进行多维度互动的教学空间。在教育戏剧主题班会课中,教师不以演出为取向,而是给学生提供舞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思想表达、活动呈现和价值外显,让学生能在主题班会课中学榜样、树理想,从而获得积极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晓华.教育戏剧跨学科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

[2]张晓华.创作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罗小荧)

猜你喜欢

教育戏剧
探究教育戏剧理念对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教育戏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论戏剧教育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创设戏剧情境 达成轻松互动
教育戏剧在礼仪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教育戏剧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教育戏剧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干预研究报告
教育戏剧在智障学生情绪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