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复苏背景下基层干部的心理状态分析与疏导策略

2020-01-06张迪

新西部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心理健康心理

张迪

当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重大而艰巨,一些基层干部出现了焦虑紧张、身心疲惫、委屈无力等心理状况。对此,需要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疏导基层干部的心理困扰,以期完善相关制度,提升个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基层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对象不仅包括普通群众,还包括基层干部。基层干部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是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关键力量。

党中央历来非常重视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2011年11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印发《关于关心干部心理健康、提高干部心理素质的意见》,提出要“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提高干部心理素质、增强党性修养、促进全面发展”。2018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提出要“关注心理健康”“给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困难艰苦地区和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更多理解和支持”。2018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认真做好关心关怀干部心理健康有关工作的通知》,从八个方面对关爱干部心理健康有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切实体现对干部的关心爱护。[1]可以说,关注基层干部心理健康、提高基层干部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更好地投身新时代、贯彻新理念、落实新担当、激励新作为,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基层干部的心理状态分析

在全球疫情蔓延和世界经济衰退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地区正在逐渐恢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序推动经济复苏。而今年又是彻底完成重建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重大而艰巨。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经济复苏,或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任务完成,都使得基层干部承受了一定压力。一些基层干部出现了焦虑紧张、身心疲惫、情绪压抑等情况,不利于经济复苏任务的完成。

(一)焦虑感

由于对工作任务的不可预知或者对完成结果无法控制,一些基层干部担心自身工作疏忽而被追责问责,感到焦虑紧张。一方面,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各地纷纷出台多种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力。基层干部既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又要助力地方经济复苏,工作任务重。另一方面,疫情风险并未解除,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一些基层干部感到力不从心,产生本领恐慌,无法顺利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面对考核和问责有很大的压力。

(二)疲劳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政策千头万绪,最后都要靠基层干部这根“针”落实。作为公共管理的执行者,基层干部做的是大量基础性工作,日常工作繁琐复杂。有些工作人手紧缺,常常需要一人身兼多职,人员难专职、任务难专一、时间难专用,休息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基层干部长期处于紧张繁忙的压力应激状态,身体超负荷运转,精神始终高度集中,不仅容易产生生理疲劳,更容易出现心理疲劳,感到身心俱疲。

(三)委屈感

在一些工作中,部分群众不了解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或者对政府的规定不满意,就会与基层干部产生对立情绪,甚至把基层干部的好心当成恶意,对他们恶语相向,投诉、上访甚至暴力反击,发泄不满情绪。在目标管理考核的压力下,少数群众的无理要求,损耗了基层干部大量的工作精力,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困扰与压力,委屈无人诉说。

调查表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多数干部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性格、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就是思想问题,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消极”来处理。还有人认为心理困扰意味着有精神疾病,如果被别人知道,自己仕途发展肯定会受影响。因此很多基层干部缺乏有效积极的心理疏导渠道,日常生活中多半以喝酒、抽烟、看电视等方式来排解心理所承受的压力和困扰。[2]加强基层干部心理疏导不容回避,刻不容缓。

基层干部的心理疏导策略

(一)组织层面

1、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为基层干部提供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使基层干部更轻松地做好各项工作。当前针对基层干部层面的培训机会偏少,有些专业知识都是靠临时自学,缺乏系统性学习。政府应重视对基层干部的业务培训,多渠道、全覆盖地开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将培训工作纳入市、区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建立健全科学的培训制度和机制,使之逐渐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危机处理、写作能力、沟通协调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基层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基层工作科学化水平。

2、建立心理服务系统

党组织要重视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轮流派出基层干部参加地方党校心理健康专题学习。政府部门可以与社会心理机构合作,建立心理服务系统,通过多种平台为基层干部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普及心理知识。增设心理压力调试课程,帮助基层干部掌握减壓技巧。建立基层干部心理健康档案,每年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对心理健康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把握心理状况的变化。对心理高压的个人,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关爱,通过座谈、心理咨询等方式为他们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3、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媒体要注重保护基层干部的形象和良好声誉,以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渠道进行正面报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优秀的基层干部先进典型,对基层干部给予公正的评价,让群众了解基层干部的辛苦,使他们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肯定和支持。除了社会媒体的积极正面宣传之外,基层干部也要学会自我宣传。通过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用最简单的方式让群众接受,打造新时代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通过抖音、头条、快手、微博、微信等网络资源,开通多种渠道与群众沟通交流,形成相互理解的良性互动,提高基层干部的职业自豪感和价值感。

(二)个人层面

1、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

后疫情时代,如何有效推进经济复苏和减少聚集性交叉感染事件发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受疫情影响,有的基层干部害怕风险、裹足不前,影响经济复苏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消极心态。基层干部要看到经济复苏的积极影响,它对保障民生、稳定经济社会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不敢全然投入工作的原因是害怕承担责任。从深层分析,害怕承担责任是因为担心自己做的事情不能被别人接受,别人可以决定自己。这是一种依赖心态。责任感与独立意识有关,要独立就是要从内心完成与别人的分离,明确自己的需要,这样才能敢于自己做决定,产生自我承担之后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清华大学社科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对比2019年和2020年的数据发现,自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勇敢、希望、善良等十项品格显著提升。[3]这说明灾难并没有让基层干部完全失去优势,反而更激发了基层干部内在的力量,让基层干部有了战胜困难的希望。当面对经济复苏的具体工作任务时,基层干部要有积极心态,认清经济复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要有独立心态,明确自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我不能”转变为“我能”,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推动经济复苏。

2、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疫情之下,正常的人际交往被阻隔,家庭生活的张力变大,一部分人容易出现人际冲突或者疏离。研究发现,社会支持越多越强,人面对应激的力量就越大。在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只有人和心和才能促进事合力合。研究发现,社会支持越多越强,人面对应激的力量就越大。[4]和谐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对基层干部来说非常重要,它会使人感觉到舒适和安全。在面对较大的压力和困难时,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在能够帮助基层干部快速走出心理困境。在当前经济复苏的重大压力下,越是紧张焦虑,越需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他人构建积极关系。比如与家人在一起聊天叙旧,给朋友们打电话。在建立人际支持系统的同时,也可以成为他人的有效支持,进而促进心理健康。基层干部需要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积极的互动;也需要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同事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培养团队精神和凝聚力;还可以寻求社会上相关组织、机构的支持和帮助,进行心理疏导,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

3、重建工作生活的动力

在助力地方经济复苏的重压之下,个体处于长期应激状态,消耗了大量心理资源,此后容易出现自我调节疲劳,表现为消极怠工、效率降低等状况。面对重大事件时,基层干部容易感受到无力感,好像做什么都没用、控制不了局面。美国宾州大学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称这类状态为“习得性无助”。[5]习得性是学习到的一种后天体会,可以加以改变,恢复自己的有力感。对此,基层干部可以先从一个小的行动开始,它产生的快乐会使人慢慢意识到自己能够做一些事情。这个行动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运动、打扫房间、做饭、化妆、写作、画画、练书法、唱歌、购物、追剧、听音乐等等,还可以设立一个小目标完成一项工作。从专注一个小的行动开始,它产生的快乐会使人慢慢意识到自己能够做一些事情。可以分解任务,化整为零,为每一个小任务的完成设置奖赏;也可以强迫自己,采用倒计时的办法,设定高效时间。这样慢慢地就会在自己建立的日常生活秩序中感受到掌控感和确定感,恢复工作生活的热情和心理弹性。

参考文献

[1]吕红娟,李朝波.加强党员干部心理建设探析[J].党建研究,2020,(09).

[2]胡月星.基层干部心理不适感的诱因及表现[J].人民论坛,2020,(2).

[3]清华积极心理学中心:疫情期间国人更有意义感,希望、善良、公民精神等品格變强[EB/OL](2020-02-12)[2020-11-18].http://www.sss.tsinghua.edu.cn/publish/sss/8393/2020/20200212111452453459370/20200212111452453459370_.html

[4]张皓炎.新冠疫情下的心理危机干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16).

[5][美]马丁·塞利格曼著,洪兰译.学习乐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张 迪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心理健康心理
处理干群关系不能忽视基层干部之痛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的“广州样本”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要严管更要厚爱
心理小测试
灾区基层干部将强制休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