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视域下我国志愿文化的生长性分析

2020-01-06

关键词:志愿服务文化

周 侠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上海200232)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封城、宅居成为疫情来临的无奈之举。当社会因疫情几乎停摆时,一批批“逆行者”迎难而上,用“疫然决然”的大爱壮举和奉献精神,推动志愿理念走进民众心中。危机时刻,危与机并存,疫情中的志愿文化以强力之势传播,昭示着新时期我国志愿文化发展的勃勃生机。

志愿文化是“在志愿服务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志愿服务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我国的志愿文化是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积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不断积淀、丰富和发展。疫情下志愿精神的彰显与新时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将助推我国志愿文化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志愿文化的生长性分析

研究界普遍认为志愿服务在我国是一个舶来品,起源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据此推测,我国的志愿文化是伴随着志愿服务实践积累起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样理解志愿文化,虽然肯定了志愿文化的实践基础,却忽视了文化发展过程中较有生命力表现的特征,即基于过去的传承性和走向未来的融合性。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劳动实践而生成,但又能够主动作用于劳动实践,发挥文化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文化生命力持久之所在,也是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分析我国志愿文化的生长性,要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现实性和文化的嬗变三方面着眼。

1.精神基因——我国志愿文化蓬勃发展的民族思想传承

“流动性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品性,只有流动的文化才是活的文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2]中华文化在几千年时空变迁中,不断传承流传至今,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2017年中国青年报官微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特朗普时说:“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思考中华文化在流变中能一直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恰恰在于它所固有“兼容并包、崇德向善”的思想基因。

从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 “德治天下”,到今天的“和谐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提出,无不彰显了中华文化兼济天下的善意之魂。这种渗透到一个民族骨子里的文化因子,不仅开启了我国古代的慈善事业,也是新时期“为人民服务”和“雷锋精神”传承的保障,更是我国志愿文化不断超越创新的稳固精神动力。

新时期,我国志愿文化秉承“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之精神,发扬“仁爱”的精神优良传统,不断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篇章。这种大爱对内体现在国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培育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公民提供精神食粮;对外,则体现在志愿文化的国际交流中。日趋走向国际的中国志愿服务,对中国精神起到传扬和发展的作用,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

2.实践基础——我国志愿文化提升的强劲发展动力

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不断推进中,志愿文化的发展既有国家的积极倡导,也有民众的自发参与,更有新时期不断崛起的公益组织的推动,也有企业塑公益形象的努力。这使得我国的志愿文化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突破,呈现出政府积极倡导、民众奋发有为、社会组织热情参与的多元动力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伴生出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发展志愿服务,成为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抉择。这也决定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有市场竞争,而且有现代公益时尚”[3]。国情使然,我国的志愿文化区别于西方的宗教劝诫性,具有鲜明的政治主导特征;改革开放推进中,共青团组织响应党中央号召,提出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使得志愿文化成为学校思想教育的稳固组成;在青年志愿文化蓬勃发展的同时,民众志愿文化也不断推进。基于邻里互助的文化传统,借助基层自治和社区组织优势,发挥民众“远亲不如近邻”的心理认知优势,社区志愿文化对国家社会治理起到了重要补充作用。2019年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是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志愿者说,他们所做的事业将载入史册,肯定了他们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此外,不断完善的社会公益组织及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强化,使得我国公益事业获得了广泛社会支撑。当下,我国社会公益组织已经由“业余”走向“专业”。以国有企业为引领,“热心公益”也成为很多企业树人文品牌的战略需求。国家也在整合社会公益方面积极探索, “将社会工作者、志愿组织管理者、爱心机构经营者、公益创业实践者等纳入社会行业领域,拓展社会职业类型,具有重要价值”[4]。

整体上来看,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由政府、民众及社会公益组织和企业等多主体参与创造的志愿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社会治理的精神粘合剂作用。

3.时代机遇——我国志愿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成为重要战略抉择。志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逐步上升为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必要元素。新时期,我国志愿文化面临着“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文化发展全球化”两大促动因素,这构成了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

从时间发展上来看,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及志愿服务,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文化在增强个人社会参与意识、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作用不断释放。从空间上来看,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努力把志愿文化打造为讲好中国故事、培育中国新人的名片。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议上,2000余名志愿者的服务既向世界诠释了“中国精神”以及中国的“世界情怀”,也丰富了志愿文化的时代意蕴。在文化发展的时空交替演进中,我国志愿文化既因时而动,又顺势而为,必将大有可为。

纵观我国志愿文化的发展演进,它正逐步成为影响民众认知、思维、价值、信念、道德和审美情操的重要精神力量。在互联网传媒日新月异的今天,“让志愿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化理念正日渐生成。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的今天,志愿文化也成为彰显中国智慧的一张靓丽名片。

二、疫情期间我国志愿文化的生长力表现

2008年是我国志愿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奥运圣火传递风波和汶川大地震极大激发了志愿的热潮,成为推动我国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的重要节点。 每次重大突发事件的产生,将会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也需要广泛发动民众来共同应对灾难。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数志愿者用行动诠释了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舍小家为大家、舍个人为国家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这是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也是新时代的志愿精神,是对我国志愿文化内涵的全面提升。将推动志愿文化从理念传播、媒介创新和制度规范等多方面取得新突破。

1.志愿理念——主体广泛、内容丰富、深入人心

志愿者是志愿文化的主体,服务内容是志愿文化的呈现,二者共同决定了志愿文化的形成、传播及其影响力。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志愿主体空前广泛,服务形式多样化,助人、自助、助他,创造一切机会服务社会,切实推动了志愿理念的传播。

传统上我们对志愿者的定义侧重于注册志愿者,意在推动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但是从志愿服务的博爱和奉献精神内涵来讲,人人皆可志愿,也鼓励人人志愿。在这次疫情中,专业志愿队伍、自发志愿者、受服务者转变而成的志愿者,更有“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的国际志愿,使得志愿主体空前广泛。2020年春节后一则华人女孩东京街头发口罩的新闻被不断转发,侨居国外的女孩用“不害羞去做一件善良的事”激励自己,传达了 “来自武汉的报恩”友善互助理念。志愿是善举,无论大小,关乎善心,应该成为文明社会的自觉表达,也是人人可为之事,就像这个女孩回应 “作秀”流言时所说,“爱心人人皆可秀”。

当大批医务工作者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时,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担负起医护接送、物资募捐、物流运输、医院援建、社区管理、心理疏导、网络助学、陪护等各方面任务,使得志愿服务内容空前广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既注重物质帮助,又关注精神抚慰:从生活所需,到医疗帮助,从精神引导,到学习护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跨界联动、多方合作中,个体从宏观管理到微观参与的实现,极大激发了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强化了志愿意识。

泰山压顶众人担, “奉献最好的龙鳞”成为最响亮的口号集结令,激励无数人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时,志愿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而是成为每个人都需要的生命希望和力量,帮助患病者生还,为迷茫者和恐惧者提供精神救赎。

2.志愿媒介——传播多样、推陈出新、影响深远

媒介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直接决定了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在这次疫情中,互联网成了每个人关注疫情的窗口,也让志愿文化在网络中广泛传播。“网络云监工”“网络志愿招募”“网络支援”“国际联络”,让一次次爱心接力跨越时空限制。非常时期互联网与志愿文化全网接触,促进了志愿文化信息化急剧发展。

官媒、自媒、各种形式的传播途径,各司其职又相互补给,极大拓展了志愿文化的影响领域。全国 “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教育中,志愿文化成为学校疫情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公益组织通过网络开展组织、服务和宣传,不仅发挥了重要专业引领作用,而且在规范发展和社会影响力方面有所提升;微信、QQ、小程序等是受众最广的多种自媒体媒介,让志愿文化在更广的范围内全面绽放。有媒体提出“宣传也是在服务志愿的口号”,用即刻发生的事迹,鼓舞大家万众一心的抗疫决心。

如果说宅在家里就是为社会做贡献,那么互联网让很多人宅在家里也能为社会做贡献。通过互联网传播爱心,全体公民借助互联网自觉接受精神洗礼,极大激发了民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行动意识和奉献意识。因此,这是一次互联网推动下的志愿文化最广泛、最深入的思想动员。

3. 志愿保障——法规有效、措施得力、规范发展

志愿服务的规范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扶持,另一方也需要专业的组织及专业人员的研究与推动。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法律、政策、规章等是志愿文化的重要构成,在我国志愿服务长期发展中,有了一定的积淀。2017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志愿服务的专门性法规,全面规定了志愿服务的 《志愿服务条例》,是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重要法律依据。这次疫情中,殴打防疫志愿者案被快审快判并媒体直播的做法,彰显了国家法律对志愿行为的保护、鼓励和传扬,起到了惩恶扬善的效果,也维护了志愿服务的法律地位。

在我国志愿服务发展中,上海市提出打造公益之城的口号,公益组织的发展和规范也走在全国前列。此次防疫期间,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依据《志愿服务条例》,制定了《以志愿者为对象的社会服务指南》。在规定了社会工作者通过坚持合法化、安全性、专业性、社区性、组织化、信息化六项原则来指导志愿服务的基础上,详细规定了服务伦理、服务内容、服务策略、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形成了国家政策保障、社会服务指导来共同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发展的保障机制。此外,条例和指南还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开展的指导、培训、规范、激励、队伍建设等,旨在营造一种“人人公益,处处可为”的大氛围。这为全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社会公益组织的专业优势、项目优势、机构优势,使得他们在社会工作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志愿服务在保险保障方面的推进。2020年2月27日,志愿汇公众号发文《痛惜!首例志愿者猝死保险保障竟用在了防疫战场上》,讲述了华夏保险公司首例志愿者促使保障赔付给武川县博爱公益协会会长的事迹,这是志愿者权益保障在保险业推进的典型案例。

整体上来说,非常时期的这些特点,既是对长期以来志愿文化发展的考验,也是推动其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的契机。从理念的传播、到媒介创新、再到规范发展,一系列的突破和积累,将为疫情后志愿文化的发展提供多方面借鉴。

三、新时期我国志愿文化生长的路径分析

100年前,梁漱溟回答父亲之问时说,相信这世界会一天天变好。梁漱溟基于对中方、西方和印度文化的对比,得出对世界文化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测,“人们应该在精神上拥有一种同宗教一样能够得到慰藉但并不超绝的精神状态”[5]。他的这一文化思想,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前瞻性,也是今天人类发展中系列困境的精神指引。

如果说梁漱溟关于人类未来文化的预言,要在今日之现实中找到印证,志愿文化则是其最好的诠释。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说,志愿精神是人类人文精神的最高级表现形式。志愿精神所倡导的道德理念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引领,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反思的良性范式。

结合我国志愿文化的时代机遇和发展特点来看,新时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营造文化氛围——提升公民道德、塑造公共精神、打造和谐氛围

文化是人的意识和价值判断的载体。马克思曾从劳动和实践的角度,论述了人的意识以及价值判断的产生。长期的实践和文化积淀,发展了人对真、善、美与丑等基本价值的判断意识和能力,也塑造了人和谐共生的社会属性。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宗教慈善的志愿精神,不是神启的救赎,而是人类和谐共生价值取向的觉醒。全球化的到来,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暴露,更是让志愿文化成为国际范围的价值准则。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起因,虽还没有最终的科学定论。但病毒的蔓延却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及公共卫生事件的思考。人类应该认识到公德和公共精神缺失的危害及建设公德和公共精神之必须。基于此,全面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多途径提升公民道德意识水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将为志愿文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弘扬我国传统美德,以德养人、以德育人,育时代公民,是我国一直致力的思想工程。新时期,国家的发展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支撑和文化条件。抓住时代机遇,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将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精神价值;此外,还要抓住我国新时期社会治理转型升级的契机,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激发民众公共治理参与热情,通过和谐社区、和谐家园、和谐生活缔造等举措,营造人人愿为、人人能为、人人乐为的和谐共治氛围。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民众需求已经由最初的物质满足向高质量精神需求迈进。“志愿服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现代文明公民的道德品格,也是现代文明公民的道德实践,还是现代文明公民引领的道德生活。”[6]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塑造公民公共精神,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是国家发展之需,也是民众发展之需。通过全面夯实志愿文化发展思想环境,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将从根本上推进我国发展的文明水平。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建设、注重经验积累、推动规范发展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在2019年全国高校志愿服务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正由相对传统的活动型向全面而深刻的法治化、专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转变”[7]。以青年志愿为主体的我国志愿文化发展,也呈现出这一特点。当前,我国志愿文化发展正经历着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和完善,不同地区乃至国家间交流和融合不断加强的发展趋势。志愿文化的积累不再局限于经验的总结,而是形成了一大批致力于志愿文化发展和研究的专业组织、机构和人员,为国家志愿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库支持。

志愿服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是制度化的重要举措。从志愿活动发展的国际经验来讲,很多国家都结合自己的国情,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模式,如美国的“服务学习”、新加坡的“公民教育”、日本的“新成长概念”等。这种通过成立专门志愿服务管理引导机构,确立相应法律法规,开展志愿服务宣介和引导与政策鼓励支持,将志愿服务渗入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可以概括为以“学雷锋树新风”为典型特征的志愿服务模式,通过积累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但是,长期以来也存在着大政府、小社会的不足,第三方组织发展迟缓,公民个人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8]未来,政府推进,公益组织主导,企业、公民积极参与的多主体志愿力量,将推动志愿文化保障,从组织、宣传、招募、培训、政策扶持、资金监管、法律法规制定等多方面不断完善。

在外部环境保障不断夯实的同时,未来志愿服务的发展将转向自身完善,以推进志愿服务向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强化治理,增强发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运作,将成为志愿服务的努力方向。随着志愿服务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发挥,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将促使其注重自身文化的积累和建设,形成规范的志愿文化体系。

3.增强技术引领——创新技术应用、提升文化效益、增强文化效能

信息技术是推动志愿文化生成、传播的媒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志愿文化大数据时代终将到来。在微信平台搜索“志愿”两个字,可以发现包括中国志愿服务网、中国青年志愿者等在内的各种官媒和自媒公众平台各具特色。志愿文化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已经随着互联网悄然绽放。在此大背景下,志愿文化的价值将趋向于多元化发展。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不可简单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爱心之举,志愿服务将是一项能创造巨大效益的社会活动。

梳理国际志愿者公众号发布的志愿主题发现,涵盖生态资源保护、文化交流、国际援建、海外留学、日常学习、医疗救助、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在内的构成,极大丰富了它的时代内涵;其活动的范围涉及海内外多个国家;活动的对象具有多重性,趋向于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国别、不同人群的多重需要。互联网打破了线下的区域局限,将志愿服务逐步营造成一种多元的生活方式,推动志愿文化朝网络化、常态化、生活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据此可以推演,志愿服务的效益将在这种多元化的态势下不断提升,可以涵盖精神、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心理、环境、生态、政治等多重方面。志愿先锋公众号刊载张俊虎的文章说,志愿服务涵盖社会生活多个方面,包括社会融合、社会公平就业、教育培训等多种社会治理功能,能创造出巨大社会财富,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基本体现和社会治理方式。通过这一概括,他在区分志愿服务与慈善行为的基础上,突出了志愿服务是一项生长性的社会事业。

新时期,借助信息技术进步引发的志愿文化发展新变革,在挖掘志愿文化多重效益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志愿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形式,将有利于志愿文化的培育和积累,进而推动志愿文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蓬勃发展。

4.夯实实践基础——推动实践发展、注重文化建设,强化文化积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全面发展和建设积累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蓝皮书(2017)以2016年志愿服务年度发展为重要节点,通过大规模数据调查和专题研究分析,以详实的数据从多个方面论证,得出我国志愿服务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论断。经过近几年的积累,我国志愿服务已经形成了宏观建设指导强化,微观实践注重落实的新局面。当前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比较有特色的努力表现为,党建服务和志愿服务结合、教育改革和志愿服务结合、志愿品牌打造和公益组织扶持结合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可感、可触、可为的志愿服务新格局。

在我国志愿服务实践发展不断推进中,文化志愿事业的蓬勃发展助力了志愿文化的发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我国的文化志愿事业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红色阵地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方面融入的发展指导思想。这使得我国文化志愿事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等公益文化场所数量的增多,而且正努力通过志愿文化引导,打造公民生活、教育、发展、休闲乃至养老的精神家园。这有利于深化志愿文化在思想引领、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等各方面的影响力,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志愿文化的形成发展。

结语

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9]。疫情无情人有情,习近平总书记将志愿服务事业看做关乎育时代新人、扬时代新风、凝聚共识、实现复兴梦的重要事业,这是志愿文化在新时期大力发展的指导思想。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文化
以志愿,致青春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谁远谁近?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