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人产业将迎爆发期

2020-01-04尹文丽

商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智能

尹文丽

在前不久举办的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重要的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连续6年居全球首位。与消费市场呈现正相关的是,全国机器人产业的研发能力正在提升,并与新兴技术不断融合,使产业进入快车道。

随着5G的来临,产业进入“万物+”的时代,机器人与工业互联网将实现技术融合,在智能化方面迎来突破,并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在挖掘巨大市场潜力的同时,不断满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新需求。

智能制造的机遇期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全球机器人2019报告显示,随着持续的自动化和技术的改进,2020年到2022年,机器人产业将恢复两位数增长,年均将达到12%,在专业服务机器人销售方面将增长三成以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最近也做出预测,预测未来十年,机器人产业中26%的企业预计年均增速会高于29%。这个增速集中体现了机器人在新科技时代的巨大市场需求。

“过去三四十年,机器人对人工的替代率大约为1%多一点。未来5到8年间,有望达到30%,市场空间非常大。”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如今,中国制造业的制造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智能智造将是未来的主流。这种万物互联的理念将有一个显著的影响,就是对劳动力有挤出效应。“未来的趋势和方向,包括历史发展的数据都表明,中国工业机器人将进入一个大的爆发期。”

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喜冰同样看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十年,他认为,机器人产业迎爆发期有一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目前智能制造装备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机器人产业成为重点发展领域。在产业政策的激励和巨大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以年增长54%的增速连续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根据统计数字,目前全国拥有的机器人企业数量超过800家,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北京等地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包括电子、汽车制造、橡胶塑料、食品、医药设备、军工、航空等领域内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汽车制造为例,作为机器人应用最多的领域,汽车工业中应用比例达37%,但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还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陶喜冰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36台/万名工人,远低于韩国(470台/万名工人)、日本(314台/万名工人)、德国(292台/万名工人),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66台/万名工人)。这个差距,其实也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有专家表示,工业机器人产业是新兴产业,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仔细观察当今世界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态势及发达国家的科技战略走向,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创造产业新优势的“必争之地”。美国制定了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德国有“工业4.0”计划,日本也有“机器人白皮书”,发达国家纷纷看好工业机器人的前景。中国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后,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机器人产业与智能制造相结合,将为我国制造业的提质增效提供显著动力。

应用场景的拓展

从总体来看,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好。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接连涌现的今天,技术上的融合推动着机器人产业步入新时代,使产业的应用领域和场景不断拓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表示,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拓展很快,而且应用面还在不断扩大,“如服务领域已经向教育、医疗、陪护、配送等多维度延伸”。

陶喜冰介绍,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物流设备及以智能装备为核心的工业4.0解决方案的研发、制造、销售的公司,科捷有“双高战略”,在系统集成方面,用高端的技术满足于高端用户的需求,从“小而精”的手机装配生产线到“大块头”橡胶轮胎智能分拣码垛系统;从传统家具木工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到新兴LED、锂电池行业生产线的研发,都有科捷的影子。“很多人都知道苹果手机由富士康生产制造,但却不知道富士康生产制造的生产线是由我们研发的。”陶喜冰说,作为专攻3C行业的龙头企业,科捷已经累计为富士康提供了20多条智能手机组装生产线,3500多台应用机器人。“科捷是富士康集团在大陆唯一一个合作伙伴,包括苹果5、5S、6、6S、8等产品都是通过我们的手机组装生产线实现手机生产的。”

富士康工厂对机器人的要求是“小而精”,而科捷为橡胶行业研发的龙门机器人则完全不一样。“橡胶行业机器人是全新领域的挑战,但却有巨大的现实需求。”陶喜冰说,山东是橡胶轮胎的重要产地,但长期以来产能较为落后,是高强度、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通过打造智慧工厂,凭借智能机械的力量实现制造、分拣、搬运、码垛等整条生产系统的全自动化,龙门机器人这项集成系统改变了中国橡胶轮胎生产的工业面貌。“它有高速度、高载重、高精度的‘三高特性,每秒钟可以达到4.2米、一次抓举的重量可以达到1吨、重复定位精度误差在1毫米之内。一个生产一千万条轮胎的标准化工厂,大概需要3000名工人,但如果使用了这一款龙门机器人,仅需要不到1000名工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厂生产。”除此之外,科捷还为汽车零部件、3C、木工、热冲压等传统行业提供了众多工业4.0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曾表示,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正由发轫期向着发展期迈进,现在需要注意的是细分行业和不同应用场景的市场拓展。“各个企业找到自己擅长的行业所在,并开展相应的工艺技术研发。”

关键是创新力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目前还处于探索期,潜力的背后是差距。不少企业反映: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偏低,品牌知名度也不高;控制器、减速器等关键部件研发能力不足,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人才缺口很大,在持续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导致各地的“抢人”大战等,这都制约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宋晓刚认为,任何行业的关键都在于创新力,没有技术和创新,机器人产业难言跨越。“新兴的细分领域、市场需求将倒逼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具体来说,产业本身除了需要注重细分行业和不同应用场景的市场拓展,还应该注意整体零部件、集成,包括传感器的协同发展,要注重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发展。”

陶喜冰则强调了AI与机器人融合的必要性。“AI与机器人融合,我们称作是‘长脑子的机器人,是绝对的发展趋势。”他介绍,在AI与机器人融合方面,科捷也有成功的案例。科捷与一家橡胶企业合作,通过机器人+3D機器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研发出骨架材料智能检测自动化系统,突破了骨架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检测工艺问题。“这项技术可谓行业内的重大突破,它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最终把这家橡胶企业推向了国际市场。”

有专家表示,机器人产业需要有大量的研发投入,从而导致对资金、人才有持续需求,单纯依靠中小规模企业按部就班的自我发展模式,在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下,可能会失去青岛市机器人产业布局的先发优势。产业需要引领,更需要龙头企业。我们应该资本运作和产业发展模式上突破创新,以国有资本为引导、增强青岛机器人核心企业对资金与上下游资源的吸引与整合能力,打造在中国北方甚至全国都具有一流实力的机器人装备引领企业。

山东省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规划了“十强”产业,这其中就有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等,机器人产业作为高端装备产业的一部分,同时又可以反哺其他对智能制造有升级需求的新兴产业。业内专家认为,对机器人装备产业进行资金和人才的聚焦,用创新力来引领机器人产业,谋划创新发展模式,这是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猜你喜欢

工业机器人智能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