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体经济托起独角兽

2020-01-04张碧琪

商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独角兽青岛制造业

张碧琪

相对于一点一滴积累资本的传统企业,它们或许经历百年才能从无名做到全球知名,成立不超过10年估值就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无疑是颠覆性的存在。独角兽“造富神话”的背后是创新的力量和善于运用资本的结果。全球范围内在评价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时候,往往要提到独角兽企业有多少,独角兽企业好像是衡量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的一个尺度标准,对于城市来说,独角兽的空间聚集程度,则是地区创新活力的重要体现。

2019年12月18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主办的“2019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开幕。会上发布了 《2019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其中6家青岛企业的出现引人注目。

青岛“喂”出了哪些独角兽?

此次青岛有杰华生物、日日顺、伟东云、聚好看、少海汇、中加特等6家独角兽企业进入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单,这是很多人事先都没有预料到的。

毕竟,曾经长期难觅独角兽踪影的青岛,直到2018年才首次出现了杰华生物,同时也是山东省首家独角兽企业。但是仅仅过去两年不到的时间,这个数字由1变成了6,这6家企业分属生物医药、智慧物流、教育科技、新文娱、企业服务和汽车交通等产业领域,涵盖的范围广泛。“2019年在国内第三方的各种榜单中,青岛的表现非常亮眼。早在5月长城战略研究所发布的独角兽榜单里,青岛有4家独角兽入选。这次有6家,表明青岛独角兽成长的态势非常好。”作为青岛市政府培育独角兽企业的主管部门,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高善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数字背后引人关注的是,青岛为何在短时间内出现了这么多独角兽?对此高善武认为,这与青岛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是分不开的。有别于以往人们对独角兽企业往往出自于互联网行业的认知,这次青岛入选的独角兽企业无一例外地都以实体经济作为依托,杰华生物专注于原创生物新药的研发与产业化,而海尔系的两家独角兽日日顺和少海汇则是基于海尔的制造业平台,这些独角兽企业都有制造业的基因和背景。

由于新经济、新业态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疾速地生长也伴随着悄无声息地消亡,从共享单车的败局到熊猫直播的黯然倒闭,曾经风光无限到转瞬之间就变成炮灰的案例比比皆是。而制造业本身具有稳定的特性,对经济的冲击也小,但是制造业领域想要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却绝非易事,出自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从制造业中产生的独角兽更是含金量十足。

“在这个环境下产生的独角兽比较实,无论是从技术含量还是从引领性和稳定性来说,前景都非常的好。”高善武认为青岛的独角兽都更具备形成产业集群的条件。“未来培养独角兽的重点领域还是制造业,因为我们认为制造业是一个城市的发动机,是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依托。对于青岛来说它的发展拉动力最强,不仅可以拉动服务业,也可以拉动上下游产业。”

北方城市的信心

根据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青岛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列中国北方城市第二位,全国城市第七位。创新的根本力量在市场,主角是企业。数据统计,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160种主要创新成果中,80%是由企业完成的,而创新性强又是独角兽企业的特质。在中国创新城市的版图上,人们往往存在南方碾压北方的刻板印象,作为独角兽崛起的新兴城市,青岛的入列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北方城市的信心。

独角兽是新经济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存在。青岛近年来对新经济的培育下了很大力气,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新经济发展呈现良好趋势,这与重视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是分不开的。毫无疑问的是,民营经济与市场的结合度高,对市场的反应最敏感。在一般竞争领域,尤其在科技创新领域,民营经济具有天然的优势。

青岛的民间投资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2019年青岛的民间投资保持着超过20%的增长率。“青岛是国家战略叠加的城市,‘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为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在新经济里面领军的新锐企业所看好,对青岛的发展信心很足,因此在青岛的投资也很足。”高善武说。

“在民营经济领域,营商环境好了,项目自然就来了。” 截至2019年10月,青岛的民间投资增长率达到20.9%,占全部投資的53%,整个投资的贡献率超过60%。

高善武认为,从青岛的实践来看,只要重视民营经济,为新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北方城市的发展前景是没有问题的。他认为,要真正转变理念、尊重市场机制,敢于把资源放到市场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相信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激发和尊重他们的创意,这样民营经济的投资一定会有很好的呈现。

除了本土独角兽的崛起,随着青岛的“双招双引”,也有6家外地的独角兽企业在青岛投资,同时还有一些青岛培育的独角兽在外地注册,可见青岛的环境正在逐渐发挥聚集效应。独角兽企业所在的新经济领域,本来人才的流动性就很高,独角兽企业只有形成空间聚集,才能发挥对人才的吸引力。未来,也许除了“北上杭深”之外,青岛会成为人才的下一个地域选择。

下一个深圳?

不过,不得不看到的是,无论从排名还是估值上看,青岛的独角兽与先进城市相比仍难掩差距。相比独角兽扎堆的“北上杭深”,青岛并不显眼,还有很大追赶空间。

就此次青岛独角兽企业中排名最靠前的,即将A股IPO的杰华生物为例,即使以27.3亿美元的估值排名127,仍未挤进前100名的第一梯队。伟东云、少海汇等4家企业也分别以12亿美元、10亿美元的估值刚刚过线入选,这6家企业的市值总和没有超过100亿美元。成绩虽然光鲜,但仍然难撼其他城市动辄百亿美元级别的体量,稍逊说服力。

差距的背后体现了某些客观因素。

或许可以从北上杭深独角兽各自发展的领域找出部分答案。数据显示,北京的独角兽主要集中在算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比如今日头条、快手、知乎等。上海近一半的独角兽都是新型互联网+企业,比如饿了吗、小红书,另外上海的生物医药领域也比较突出,这些方面都需要国家政策和资源、高校的大科学基础研究以及人才的支撑。北京、上海高等院校和学科研究所众多,风险投资机构云集,成为促使独角兽企业快速成长的最有利条件,这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而杭州的独角兽企业主要围绕阿里生态圈展开,以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为主,仅一个超级独角兽蚂蚁金服市值就高达1538.46亿美元,傲视全球金融科技群雄。这些企业的经营辐射范围往往在全国甚至全球,溢出效应明显,这显然是目前青岛的企业无法做到的。

而青岛的路径跟深圳却比较相似。本次深圳紧随北京、上海之后位列第三,有21家独角兽企业入选,深圳的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硬件企业,为人熟知的有大疆无人机、柔宇科技的柔性屏幕、优必选的机器人等。曾经的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也已从事外贸加工业为主,更擅长的是传统制造业,后来深圳通过引进人才、出台专项政策、盘活金融投资等途径摆脱了缺少创新型企业的窘境。作为同样以制造业起家的城市,对标深圳也显现出青岛的方向和愿景并没有超前得脱离实际。青岛那些相对于北上杭的短板,或许可以通过依靠政策补齐。

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表示,“青岛在创新性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引领性不如前些年了,不能再仅仅满足于津津乐道了几十年的海尔、海信、青啤等老牌企业,必须有成批的、成片的新的企业。”他在讲话中提出“青岛要成为独角兽茁壮成长的‘热带雨林。”

成为独角兽企业的要件,无非是人才、政策和资本。最重要的是资本,总规模为5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已在青岛设立,为更多的独角兽以及将成为独角兽的企业备料。此外,记者了解到,青岛市出台了独角兽企业培育和奖励方案,构建企业培育库,为企业提供政策政务、辅导培训、技术对接、管理咨询等全方位线上线下服务。青岛正逐渐成为一座“疯狂动物城”,建立了从瞪羚到独角兽再到凤凰(上市企业)的全过程成长培育机制,在企业呈现瞪羚特征的时候就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让它们可以尽快进入独角兽的行列。而独角兽企业离不开创新型人才,为吸引更多年轻的创新型人才,青岛出台了很受人才欢迎的落户、住房补贴、创业补助等政策,并将开工10万套人才公租房建设。

青岛大手笔打造这片“ 热带雨林”,与其说是一种野心显露,倒不如说是一种渴望新经济产业的急切心情。“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青岛的后备队伍也是非常充沛的,准独角兽企业正在迈进,我觉得风口应该是来了。”高善武认为这些“准独角兽企业”的成长速度也毫不逊色,而且分布于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产业,相信涌现更多的独角兽只是时间问题。

猜你喜欢

独角兽青岛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寻找独角兽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它就是独角兽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遇见独角兽
认不出了
青岛明月申牌?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