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人地协调观的课堂活动设计

2020-01-04马磊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活动设计角色扮演

马磊

摘要:新课程教学中,基于教学设计实现学生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是当前教学的基本要求。角色扮演最能凸显生本理念,更可高效助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融入角色,发现并分析地理问题,“旧枝接新枝”。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角色扮演;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13

人地协调观是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就地理教学来讲,要将人地协调观这种情感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课堂活动设计是关键,因为课堂是生成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角色扮演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践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选取教学过程中三个以角色扮演法为例的课堂活动设计片段,感知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与生成。

一、角色扮演辩论赛,引出人地协调观

角色扮演法强调学生参与,自主生成,教师通过编写脚本,让学生了解并进入角色,然后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去感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讲授《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时,具体的角色扮演活动如下所示。

A组:原告(岛国图瓦卢的总统及岛民),诉说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及对自己国家的毁灭影响,展示被毁家园的照片及CO2与气温变化曲线图。

B组:被告(火力发电厂、伐木公司)为自己辩护: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很多,展示地质历史时期以来气温变化曲线图。

C组:法官、陪审团、环保专家当庭审判,并请环保专家给出解决对策。

通过模拟法庭,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分组扮演原告、被告和法官,让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在辩论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原告展示被毁家园的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让每一位学生都陷入思考,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了人地协调性这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演讲表达家乡情,升华人地协调观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性,教材中有大量关于区域对比的内容,通过角色扮演不同的区域,学生不仅提高了对区域的認知能力,亦能感受区域之间的差异,改变和缩小区域之间差异的观念不断酝酿,从而升华了人地协调观。

在讲述必修三《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时,笔者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课堂的开始模拟了改革开放前国家发改委的陈述报告答辩现场。并将学生分为A组:深圳代表队(申办方)、B组:苏州代表队(申办方)、C组:国家发改委智囊团(决策者),A组和B组为争取首个对外开放城市而阐述各自区位优势。

A组:深圳毗邻港澳、海陆交通便利、侨胞资源、观念先进……

B组:苏州交通便利、鱼米之乡、基础好、劳动力丰富……

多轮交锋之后……

C组:对两组申办者的条件进行考察,从区域的不同构成要素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评判,认为深圳代表队胜出。

在深圳组胜出后,部分学生情绪低落,于是抛出新的问题,苏州近三十年也发生巨大变化,昆山之路取得巨大成功,目前进行新旧动能转换。从政府、学者、普通的市民角度,谈谈我们家乡如何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演讲活动。学生的情绪又一次被调动起来,两次角色扮演活动,前后巧妙衔接,学生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发,高潮迭起。通过融入昆山的乡土地理,让学生对家乡的关切与热爱在昆山的三十年变迁中不断升华。

三、实验扮演雕塑家,落实人地协调观

无论是地理考察、地理观测还是地理实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学的薄弱环节。相比枯燥的说教,实际动手动脑的过程,不仅能够体现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感知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落实了人地协调观。

在讲授《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时,通过角色扮演:我是“雕塑师”,使学生不仅感知了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也锻炼了动手的能力。准备材料及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材料准备:1.师生分工搜集曾经外出的旅游照片或在网上搜索相关地貌图片;课前整理分类好,制作成优美课件;2.准备实验演示所用材料:适量砂土、水、玻璃箱、电吹风等。

角色扮演如下。

A组流水雕塑师展示精美图片:流水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长江三峡;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等)。用木头制作土坡,在上面堆放5~8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喷壶浇水,壶嘴控制水流,观察发生现象。结合小实验讲解流水侵蚀和堆积形成的地貌。

B组风力雕塑师:展示精美图片课件:风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西北雅丹地貌、巴丹吉林沙漠等)用玻璃制成箱体,在开口一侧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吹风机通过挡位切换,观察不同风力时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并描述风停时沉积物的分布并总结规律。结合小实验讲解风力侵蚀和堆积形成的地貌

C组补充评判组:展示精美图片课件:冰川和海浪的侵蚀地貌、人类活动塑造的典型地貌照片。观察A、B两组实验,记录数据和过程,并进行科学性和有效性评判。评判A、B两组代表的讲解并补充,选派代表做《只有一个地球》主题演讲(课前准备)。

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体现了新知的构建与生成,并逐步感受地理学科的综合、整体、联系、具体、发展等多种地理思维方式,初步掌握地理学研究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与精神。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生成。C组学生补充了一些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并做动情演讲,人地协调观念自然生长,将本节课推向高潮。

综上所述,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动手实验、角色体验、反思归纳等解决了问题,锻炼了能力,形成了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很好地契合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盛永杰.基于“内生力”的“角色扮演”课堂实施——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J].新课程导学,2019(23):46.

[2]詹佳嵘.高中地理角色扮演教学活动的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3]王民,黄劲松,蔚东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标准研究(连载四·完)“地理实践力”水平划分标准与案例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7):19-22.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柏庐高级中学215300)

猜你喜欢

人地协调观活动设计角色扮演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浅谈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基于旅行视角的人地协调观培养
人地协调,渗透在教学细节中
角色扮演
关于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与存在问题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