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培育青年社会主义友善观的多维向度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

2020-01-02林彩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青年人个体培育

林彩展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友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意蕴在于激发人们内心向善的追求,以推己及人的友善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本文提到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友善观,是在继承传统友善观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现实要求与时代特色的友善观,是主张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基础,基于平等、尊重、共生原则建立的以生命友善—自然友善—人际友善—社会友善为主体的多位一体友善观。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青年人成长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新时代,应当树立与时代特质相适应、与成长阶段相契合的全面深刻的友善观,但部分青年在社会发展与自我发展中出现价值冲突和思想矛盾,在对友善观的理解和践行中仍然存在片面认识,在道德选择中过于追求友善的功利效应,这都给新时代青年友善观的培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思考。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以此为基础探讨新时代青年友善观培育的逻辑起点、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有利于从理论与实践意义上赋予青年友善观培育的人学意义,引导青年友善观培育回归人的本质,突出人文关怀,提高新时代友善观的价值引领和育人功效。

一、现实存在论:新时代培育青年社会主义友善观的逻辑起点

现实存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立论基础,揭示了个体的存在方式和社会本质,论证了个体现实存在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提供了逻辑起点。基于“现实的人”培育青年的友善观,既是作为意识形态的友善观必须遵循现实物质生活的规律必然,也是个体维系基本生存的现实使然。因此,新时代培育青年社会主义友善观,不仅要引导青年认识到现实物质生活是培育友善观的必要前提,更要引导青年理性认识树立全面的友善观对个体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引导青年认识到个体生命友善、生态环境友善、人际关系友善是个体现实生存的必然要求。

(一)立足“现实的青年”培育社会主义友善观,是“意识形态是客观物质生活的产物”基本规律的必然遵循

马克思曾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1]72友善观作为青年价值观的重要范畴,隶属个体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其形成发展过程与个人的现实物质生活及生存状态密不可分。从马克思主人学基本观点来看,“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78。物质生活是青年现实存在的必然条件,而具有良好的物质生活保障和生活状态,是青年建立友善观的前提和基础。现实生活中,大部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归根溯源都在于青年自身物质生活与思想意识发生失衡。当青年的基本物质生活无法满足其内的需求便会产生心理自卑等负面思想情绪,逐渐走向“善”的对立面。作为友善观的培育者,要引导和帮助青年人在社会生存中,主动构建物质与意识之间的良好平衡状态。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年,大部分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也要关注部分青年的物质生活状况。一方面要关注贫困青年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如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制度,通过物质帮扶解决贫困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问题;另一方面,应当为青年人营造各种创业和就业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自我奋斗改善物质生活状态、缓解生存压力、提高生活水平,引导青年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形成持久的生存能力,增强其自我存在感和认同感,这些措施对于青年人形成稳定积极的友善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立足“现实的青年”培育社会主义友善观,是青年维系个体基本生存的客观要求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观点,现实存在的人是自然与社会的共同存在,这是因为他们既是作为生命的个体存在,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首先,青年个体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且“一刻也离不开这个前提”。这就要求每个青年人理解个体存在的生命意义,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将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形成相互依存的共生状态,这是青年现实存在的必要前提,也是构建人际友善观的基础。生命友善观应当成为青年友善观的第一课,因为对每个生命体而言,失去了生命意义的支持,就失去了现实存在的价值,其他的一切都将成为空谈。然而现实中,无论是少数青年面对生活困窘选择自杀结束生命的案例,还是个别青年屡屡尝试“蓝鲸”自杀游戏的案例,无论是近几年经常出现的女大学生受侵害案件,还是校园欺凌案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部分青年人生命友善观的缺位,也反映出当前部分青年人对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的保护意识仍有待加强。因此,培育青年人的友善观,第一要务应当引领青年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权,维护个体生存的最基本权利,与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友善相处。

其次,青年个体“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与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374-375,必须建立与周围生物环境的友好关系。不可否认的是,在传统的友善观培育中,过度强调人与人之间友善关系,而忽视了自然环境对个体生存的重要意义,轻视了个体对周围生物环境的理性思考和共生关系构建。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追求味觉刺激而不惜残害食用野生动物传播了多种传染性疾病,为了追求个性捕杀野生动物制作奢侈品导致多种生物灭绝。这些案例一再警醒人们,要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其他生物种群,做到“万物并育而不害”。与周围其他生物和谐共生、友好相处,也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基础。

再次,青年个体“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8。作为青年人,除了具备“自然人”的自然属性,也具备“社会人”的社会属性。每个人都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依赖于各种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生存,这些社会关系在本质上都是存在利益关系的。而友善则以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利益关系,成为维系各类社会利益关系的必要工具。也就是说,只有以平等、尊重、宽容等人际交往原则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以友善平衡好各种基本的利益关系时,才能保证个体在社会场域的基本生存和发展,反之,可能会动摇个人的生存根基。例如,在业缘关系中,许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无法协调与同事、客户之间的人际关系,直接危及自己在职场中的生存状态,影响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可见,友善观是个体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器,在一定程度上关乎个体的生存。以利益关系为根本建构人际友善关系,是个体社会生存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友善观的培育对象必须立足于“现实的青年”,关注青年个体最基本的现实生存问题,并引导青年正确认知在“个体—自身”“个体—环境”“个体—个体”中建立友善关系的生存意义,从意识观念中逐渐形成理性逻辑的友善意识,这是新时代培育青年社会主义友善观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从道德意义上来说,当青年对友善的生存价值有了理性而深刻的认识,才能引导青年关注更深层、更具伦理意义的社会友善和人类友善。

二、全面发展论:新时代培育青年社会主义友善观的价值取向

全面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最高的价值追求和目标。马克思主义人学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个体自我实现的社会目标,就是要促进青年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引导个体“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培育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是共产主义社会“自由联合体”下个人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矢志不渝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是新时代青年友善观培育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新时代培育青年友善观,就是引领青年以“明明德”塑造友善的道德品质,以“亲民”增强社会互动,进而追求“至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引领青年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人将新时代的友善观逐步内化为个体自身道德的发展要求,塑造较高的友善品质和修养,实现自身个体性发展,同时自觉外化为推己及人的友好行为,影响其他个体和社会更好发展。因而,培育青年友善观的最终价值目标,就是推动青年个体性与社会性互动发展,促进青年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观、社会实践等全面发展。

(一)从个体性发展来看,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友善观是青年个体道德发展的内在要求

如前所述,基于现实的人主张构建的友善观更多地为了满足个体较为低级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注重人的生存性探讨。要关注以青年现实生存为内驱力而构建的生存性、工具性、功利性的友善观,更要倡导青年构建以促进自身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为驱动力、关注个体价值实现的友善观,也就是个体自觉的、发展的和伦理的友善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3]社会主义友善观,其引领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维系个体的基本利益和生存,而是注重引领青年以追求至善为根本动力,在个体内部、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建构超越生存意义、超功利性的友善互动关系,引发青年对友善本质和友善德性的深度思考,激发青年主动向善的道德追求。当前,部分青年在道德选择时,不自觉地将“切身利益”作为“友善”道德选择的唯一价值尺度,功利主义下的“友善”开始异化,逐渐偏离了个人向善的内心准则和追求。根据实证调查,发现仅有27%的青年表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没有太多考虑,不图利益回报,大多数青年认为帮助别人会考虑别人能给予自己多少回报。对青年人而言,对友善的追求意义不应当是孩童时代做好事后的夸赞和奖励,也不应将其作为生存的价值工具,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伦理友善,是对生而向善的“性本善”的人性追求和自身全面发展的道德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4]。青年人构建的友善观应当是基于道德自觉的一种友善德性、道德情怀、道德品质。这种德性的要求能够加深青年对友善观的伦理价值认知,增强其对友善观的道德情感认同,坚定其对友善的道德选择,推进个体对友善的道德实践自觉,从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达到青年个体友善理性、友善情感、友善德性和友善实践的统一,促进青年个体道德全面发展。正如儒家倡导的“格物致知齐心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培育青年社会主义友善观应当引导个体在个人品德上修身立己、“仁者自爱”,树立内善外友的理念,这是实现人际友善、社会友善的前提和动力。

(二)从社会性发展来看,培育社会主义友善观有利于促进青年参与社会互动

社会主义友善观不仅倡导个体以明德修身实现生命友善和自我道德完善,更提倡个体以“圣贤君子之仁爱”增加社会互动,“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在社会参与中实现和谐的人际友善、社会友善,实现更高境界的“至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除了共生,还有共赢。基于个体利益存在可以形成友善的人际关系,建立起一定的社会联系,但通常情况下,这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都是脆弱的,大多会随着利益的消失而不复存在。当人们在高度的友善道德自觉下进行人际交往时,就能摒除利益的枷锁,营造更加稳定、和谐、丰富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同时,和谐发展的社会将会为个体实现物质生产、政治参与、精神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为个体全面自由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循序反复中,便能形成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良性循环。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2]329对个体而言,友善不仅是个人层面的“小德”,是一种推己及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大德”,这种大德是个体社会责任的生成,是个体友善高度发展的体现。儒家主张“内圣而外王”,就是要求个体要“胸怀天下苍生”,以高尚的品德、无私的爱、内心的善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在自我实现中体现个体的社会价值。因此,新时代的青年应该肩负时代使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达济天下,实现社会友善;既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情怀,以个体友善带动社会友善,以个人对善的追求和践行普惠众生。

综上所述,新时代社会主义友善观的培育并不排斥基于利益生成的友善观,而是倡导以此为基础追求友善更高的伦理德性,引导青年将友善的理性认知逐步从生存性友善、工具性友善、客观要求的友善上升到发展性友善、伦理性友善、主体自觉的友善,引导青年以“修身立己”促进个体自我道德完善,以“仁者爱人”稳定人际关系,以“达济天下”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青年的个体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实践论:新时代培育青年社会主义友善观的现实指向

社会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其核心观点实践生成理论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为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提供了现实指向。马克思曾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56一方面,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生成论,青年的友善观应当是其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体悟中形成的。引导青年在实践发展中构建明晰、深刻的友善认知,培养同理、共情的友善情感,实现情理共通、感情共鸣,是青年友善观培育过程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价值观的生成范式是实践—认知—实践,个体应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践行和发展价值观。因此引导青年在实践生活中自觉践行友善观,将友善思想外化为社会实践,养成友善的道德行为习惯,实现友善观的知行合一,这是友善观培育的最终实现目的,也是其全面发展价值旨归的要求和体现。

(一)立足青年的社会实践生活,构建三方协同的榜样教育体系

青年人处于价值观定型阶段,对友善观的理论认知初具轮廓,也有了区分善恶的友善道德选择能力。而此时,青年价值观引导的最大难点就是青年群体思想的逆反性,纯粹性的理论灌输极易引起他们的排斥。基于青年的成长特点,要创新思路,借鉴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友善观念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加强友善观的宣传与教育。毛主席曾说:“一个榜样胜过于书上二十条教诲。”[5]在家庭领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人生价值观培育的第一课堂。每个家庭都应形成孝老爱亲、尊悌爱幼的良好家庭氛围,营造修身齐家、重德重道、向上向善的良好家风,引导青年学习亲人间摒除了私欲而纯粹的代际友善关系,加深他们对人际友善本质的深刻认知。在学校教育中,要发挥朋辈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这是因为同龄群体之间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趋同性,同龄榜样的友善行为对其他青年而言更具影响力。学校应当在青年人身边挖掘各种正能量的友善典型案例,以经验分享、事迹报告等形式加强宣传和推介,切实发挥朋辈榜样的正面示范引领作用。在社会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各种新媒体的作用,挖掘来自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生活素材,进行积极有效的正能量宣传和教育。同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青年的友善观教育,也要注意负面案例的澄清。这个时期,个体开始逐渐接触和进入社会场域,社会角色转换和生活环境的调整将会导致青年人对友善的认知范畴和层域发生较大改变。如“南京彭宇案”这种典型的负面新闻,容易导致青年人产生思想困惑和价值冲突,动摇青年现有的友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年人的友善价值判断。此时,作为引导者必须层层剖析事件,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更多地从道德、伦理视域去深化他们对友善的认知,帮助青年厘清他们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价值困惑,努力减少负面事件的消极影响。

(二)立足青年的社会实践生活,打造制度化、常态化的实践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6]当前无论是大中专院校,还是基层社会组织,都会定期开展一系列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给广大青年践行友善观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例如,近几年暑期开展的大学生“三下乡”扶贫专项志愿服务,支持和鼓励青年学生走进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扶贫支教、义务帮扶等活动。通过扶贫行动,青年学生亲身体验到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现状,感受到当地青年帮扶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也在帮扶过程中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幸福和愉悦,增强了助力扶贫攻坚战、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类似的道德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还有很多,比如针对老年人的助老公益行、针对留守儿童的七彩课堂活动、爱心公益的众筹活动、关注环保的志愿服务。广大青年在各类活动中增强了对友善的价值认同,形成了友善的情感体验,领悟到友善的真谛,从而坚定了友善的意志和信仰,并在更多的实践中践行友善。但是,也要注意,青年人友善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他们在大量的日常生活行为中不断积累孕育而成。因此应当致力于为青年提供广泛的实践平台和机会,建立各种类型的长效化的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基地,依托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创新网络线上公益服务的形式和途径,充分激发青年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调动青年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引导青年自觉发挥主体能动性,在持续性、高频次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增强人际关系、参与社会互动,在各类道德实践中践行生命友善、人际友善和社会友善。与此同时,更应该引导青年加强自我道德约束,从日常小事做起,心存善念,多行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的方法养成友善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是促进青年友善观认知、认同和实践的根本路径,必须以青年的社会实践生活为核心,丰富社会主义友善观的教育内容,创新友善观的培育形式和途径,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促进青年构建全面深刻、情理共通、知行合一的友善观。

猜你喜欢

青年人个体培育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