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暗地里”和“背地里”的共时特征及词汇化

2020-01-02王贞珍李思旭

皖西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方位词后缀句法

王贞珍,李思旭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通过搜索已有的研究资料,我们目前没有能够检索到多少关于“暗地里”与“背地里”的相关文献。学术界还没有对这两个近义三音节词进行过系统的分析与归纳,因此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这两个词语,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本文语料均来源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经过筛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效语料共有1457条,其中“暗地里”语料871条,“背地里”语料586条,文中例句以现代汉语语料为主。

一、“暗地里”“背地里”的语义分析

“暗地里”与“背地里”两个相近的词在语义特征上既有相同点,又有各自的特点。二者都是情态副词,表示“私下里,偷偷地”,后面都可跟中性事件和消极情况,但同时“暗地里”还可表“在内心深处”之义,且后面多跟积极情况;“暗地里”“背地里”还可作表示动作行为方式的名词。

(一)“暗地里”在句中的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暗地里”的解释为:“名词,私下;背地里。也说暗地。”[1](P11)《汉语词典》中认为“暗地里,副词,私下里,背地里,暗中;在内心深处。”结合具体语料考察,我们认为,“暗地里”既是副词,也是名词,且是一种表示动作行为方式的名词,这种名词本身就含有方式的意义,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在状语的位置上[2]。其语义具体分析如下:

1)表示事件偷偷地,在私下里进行,“暗地里”后既有消极情况,也可以有中性事件。例如:

例1罗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暗地里勾结当地豪强势力,围攻李特,李特在奋勇抵抗之后,战败牺牲。(《中国上下五千年》)

例2目前不具备药品批发资格的集体或个体药商,暗地里的非法交易十分猖獗,泥沙俱下,严重扰乱了医药市场的正常秩序。(1994年《市场报》)

例3“总会碰上什么毛病吧?”我暗地里提醒自己,但最后还是没有遇到,因为那些多说的感人的“半句话”随车播撒了一路。(1995年《人民日报》)

例1中的“勾结当地豪强势力”与例2中的“违反了禁制”都是在私下偷偷进行的,都是恶劣事件,消极情况;例3中的“提醒自己”也是暗中进行,属于中性事件。

2)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态度,“暗地里”后跟的多是积极情况。例如:

例4当时,我就在暗地里祝福女儿,将来能够多遇上一些这么博学精干、品格一流的老板。(土一族《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例5张国庆既感到意外又暗地里欢喜:这可是4000多万元的大买卖哟。(2001《当代报刊》)

例4中的“祝福女儿”与例5中的“欢喜”都是作者从内心深处所要表达的情感,是积极情况。例4“暗地里”是名词,和介词“在”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表示内心深处的一种行为方式,例5“暗地里”是副词作状语。

(二)“背地里”在句中的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背地里”解释为:“名词,背人的地方;私下。也说背地。”[1](P57)查阅其他词典关于“背地里”,还有观点认为“背地里,形容词,副词,暗中;背人处”。结合相关语料,我们认为“背地里”既是名词,也是副词。具体分析如下:

例6杜发说:“谈起的,怎么没谈起?我照你的话跟你妈说了,要她背地里跟胡杏一个人说。(欧阳山《三家巷》)

例7他要排挤一个人,表面上不动声色,笑脸相待,却在背地里暗箭伤人。(《中华上下五千年》)

上述两例中,“背地里”都可理解为“私下、暗中”,后面跟的分别是中性事件“跟胡杏一个人说”和消极事件“暗箭伤人”。例6中“背地里”是副词作状语,例7中“背地里”是表示动作行为方式的名词,和介词“在”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暗地里”和“背地里”语义重叠部分较多,表示“私下里、暗中”,后面为中性事件和消极事件,此时二者可以替换;当表示“在内心深处”的语义时,后面是积极事件,只能用“暗地里”。

二、“暗地里”“背地里”的语法考察

本文主要从句法功能和句法分布两个方面对“暗地里”与“背地里”进行语法考察,通过具体描写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在语法上既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

(一)“暗/背地里”的句法功能

1)通过对语料的具体分析,“暗地里”与“背地里”在句中可以充当的句法成分主要是作状语。例如:

例8如果有人告诉你:医学界因为他的成就而迫害他,他只好悄悄地、暗地里施展自己的才能。(2000年《人民日报》)

例9有的厂家为了把药卖出去,暗地里使用了不少手段。(1996年《人民日报》)

例10背地里组织几个受害女青年辨认,一致首肯。(1994年《当代报刊》)

例11他脾气大得谁都不敢惹,人们背地里叫他小老虎。(周而夏《上海的早晨》)

例8和例9中的“暗地里”作状语,分别修饰后面的动词“施展”和“使用”。例10和例11中“背地里”也都作状语,分别修饰动词“组织”和“叫”。

2)“暗地里”和“背地里”有时在句中还可以充当定语。例如:

例12我赫然惊心,想起了他暗地里的报复手段,体内鲜血直冲脑际,满脸急变通红。(梁凤仪《豪门惊梦》)

例13关于这件事,有一段伊谢尔伦内部背地里的传闻,据说最初对于"赠与花束"这么一件极为普通的事情。(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

例12中“暗地里”作定语修饰后面的定中短语“报复手段”,例13中“背地里”作定语修饰名词“传闻”。

3)“暗地里”有时还可以作宾语,“背地里”不可以。例如:

例14坐在暗地里,他只觉得双颊阵阵发烫。(威廉萨默赛特毛姆《人性的枷锁》)

(2)“暗/背地里”的句法分布

1)“暗地里”和“背地里”句法位置较为灵活,都可以分布在分句句首,如例15和例16;都可以分布在分句句中,如例17和例18;也都可以单独使用,在两个逗号之间,如例19和例20。

例15虽然后来因为他分配我去农场,暗地里我没少怨过他,但仔细想想,他是中学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1995年《作家文摘》)

例16洽谈结束回到家,老人已去世了,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背地里他不知道流了多少泪。(1993年《人民日报》)

例17钓鱼时,他两眼不仅盯着自己的浮子,而且不时盯着别人的成果,憋足了心气暗地里比赛。(1993年《人民日报》)

例18老边知道,有人背地里说他“小气”,但他有他的一定之规。(1994年《人民日报》)

例19电视广告里明争不算,暗地里,各家更是各有绝招。(1994年《人民日报》)

例20人们明的不叫了,背地里,还是叫着。(周立波《暴风骤雨》)

2)“暗地里”可以分布在句尾,“背地里”不可以。例如:

例21我也看见那个男人在暗地里。(阿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

三、“暗地里”“背地里”的词汇化过程

以上从共时角度讨论了现代汉语中“暗地里”和“背地里”在语义类型和语法分布上的异同,下面则从历时的角度,结合具体的历史语料来看“暗地里”和“背地里”的词汇化过程。而要想了解“暗地里”和“背地里”的词汇化过程,就必须知道方位词“里”是如何从一个实义名词虚化为一个近代三音副词的后缀的语法化过程。

(一)方位词“里”的语法化过程

汉语里的实词在演变成词缀的过程中,通常要历经好几次意义上的虚化,拥有自己独特的词缀化轨迹。在“里”后缀化进程中,它的意义、功能至少发生了两次密切相关的变化[3]。

第一次转变是“里”由普通名词发展成为方位词[3]。“里”写作“裏”,最初指衣物的里子,名词“里”表示二维空间,与“表”相对,泛指所有事物的里侧、内侧[4]。“里”的搭配成分使其由指向实体发展为指向空间,“里”由普通名词渐变为方位词。方位词“里”表示三维空间,“里边、中间”,与“外”相对[5]。

第二次转变是“里”发展成为三音节副词的后缀[3]。近代汉语中“里”与指示代词、方位词结合,进一步加快了“里”的词缀化,此时“里”还有一定的词汇意义。宋代出现了“里”与副词或其他词构成三音节副词的搭配:副词+“里”,后缀“里”黏附于副词词根后面,标识三音词是副词的词性,因此“里”是个词法标志;非副词+“里”,后缀“里”会改变词根的词性,使得三音词变为副词,具有副词的语义特点和功能[6]。“里”此时的功能是标示词性,“里”最终由方位词虚化为副词的后缀。

(二)“暗地里”“背地里”的词汇化

根据我们在北大语料库中所检索到的语料,目前见到最早的“背地里”和“暗地里”的文献用例都出现在北宋语录体的《朱子语类》中,且都各仅有一例,是一个“名词+‘里’”的结构。例如:

例22只是我自昏睡,或暗地里行,便被别人胡乱引去耳。(《朱子语类》)

例23先生笑云:便是世间有这一般半间不界底人,无见识,不顾理之是非,一味谩人。看时也似是个好人,然背地里却乖,却做罪过。(《朱子语类》)

在例22和例23中,我们可以看出,“暗地”和“里”、“背地”和“里”不仅仅是相邻,而是已经形成了一个词,且都是副词修饰后面的动词“行”“乖”的用法。根据上文中“里”的语法化过程可知,这属于“里”在近代汉语里的第二种搭配模式:非副词+“里”。这一时期“里”已由方位词虚化成为三音副词的后缀,用来标示副词词性。这里后缀“里”改变了词根“暗地”“背地”名词的词性,使三音词“暗地里”“背地里”具有了副词的语法功能。“里”的词汇义已经脱落,上述例句中“暗地里”和“背地里”就义为“暗地”和“背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暗地里”“背地里”分别是由“暗地”+“里”、“背地”+“里”的模式构成的,而“暗地里”“背地里”最早就是作为一个三音节副词的形式出现的。

四、结论

本文主要从共时和历时两大方面对“暗地里”和“背地里”展开论述,共时方面又主要从语义类型与语法分布两个角度出发,对二者之间的个性和差异,作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和分析。“暗地里”“背地里”都具有情态副词和表动作行为方式的名词的用法,表示“私下里,偷偷地”,但同时“暗地里”还可表“在内心深处”之义。二者都可充当状语和定语,且句法位置相当灵活。历时方面可知“暗地里”和“背地里”从出现就是一个三音节副词,二者词汇化过程一致,“里”是作为近代三音节副词的后缀而存在,是词内语素。类似“暗地里”“背地里”这种相近词的情况还有很多,它们的研究发展对语言学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方位词后缀句法
3~5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方位词理解能力比较研究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有讲究的方位词
动物们的聚会
句法二题
变阶马尔科夫模型算法实现①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倍增法之后缀数组解决重复子串的问题
两种方法实现非常规文本替换
汉语方位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