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知体能合理安排高中阶段的体能教学

2019-12-30孙渡侨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2期
关键词:体能高中体育

孙渡侨

摘  要:体能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课程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能,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缓解学习与生活的压力至关重要。本文以帮助学生真确认识体能为目的,结合高中体育课程内容,对体能教学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提出了体能模块与运动技能模块相结合进行体能训练的模式。

关键词:体能  高中体育  体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b)-0058-02

1  相关概念综述

1.1 体能的概念

体能一词在我国作为单独概念出现的时间较晚,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当时西方的体育教育理念逐渐渗透,体能开始被大众所认知。目前,学术界对体能的定义并不统一。不过综合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的身体运动能力,主要包含有人的运动耐力以及人在单位时间运动的速度等内容”;另一种是“人的身体素质与基本活动能力的总称,是在肌肉活动中人体器官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含力量、速度、柔韧度、耐力、攀爬、跑动、跳跃等能力”。从两种定义来看,第一种对表述的内容并不准确,第二种所表述的比第一种更为全面,但是并没有说明其内在含义。基于此,后期体育教材中,针对这两种定义给予了一定的重新增补。

学校体育教材中,引进体能的概念,是在2000年之后(2000年之前称之为身体素质)。2000年教育部体育教学大纲中对体能的定义基本延续了第二种,2001年,中学体育课本在第二种定义的基础进行了简化,赋予其内在意义,认为“体能是人体的器官技能在人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该定义强调了体能的主体人以及客体人体活动,载体人体器官,相对较为准确。与此同时,该教材还首次将增强体能设置为中学体育的教学目标之一。随后,又有相关的学者将体能定义中的“肌肉活动”修改成为了“身体活动”,新课标中,则在沿用第二种定义的基础上将“力量”一词修改成了“爆发力”。

1.2 体能教学的概念

关于体能教学,目前的学术研究比较少,体能教学的定义被归纳于体育教育一词中。但是,经过思考不难发现,两者存在本质的不同,体育教学以体育项目的教育为核心,而体能教学则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核心。从广义的角度看,体能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经过查阅资料,笔者认为,体能教学可以概括为以训练学生体能为目的,以增强学生身体健康能力以及肌肉活动能力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活动。本文主要针对高中阶段的体能教学进行讨论,概念的概括也以参考高中体育教材为准。

2  体能与运动的关系

以高中阶段的学生为主体,在强调体能和运动关系的时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一个是课程目标,另一个是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

2.1 体能是运动能力的重要外在表现之一

运动能力,是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之一。运动能力从外在表现来看可以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两个方面。基本运动能力就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比如社会劳动、身体动作等,专项运动能力是在基本运动能力基础上所延伸出来的某一体育项目的参与能力。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都着眼于生活,但是专项运动能力更加强调速度、爆发力、柔韧度、灵敏度等,经过总结可以发现,不论是基本运动能力还是专项运动能力,都与体能密切相关,并能够通过体能进行评价。

2.2 体能是运动能力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是高中体能课程的重要目标。体能是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的基础,随着体能训练任务的加重,学生的运动能力水平也会逐渐提高。比如:50m跑、100m跑、800m跑,对体能的要求逐级递增,如果不进行专项训练,便难以实现运动能力的跨越。此外,体能对技战术的发挥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能不足,体育运动中的战术便不能够充分发挥,影响体育成绩的同时,对个体综合身体素质的培养也造成破坏。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进行体能的训练,这对运动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3  高中阶段如何安排体能教学

3.1 必修必学模块的体能教学建议

(1)必修必学模块的体能教学设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锻炼方式,增强学生的体质,适应能力为目标,能够在体能学习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敢于挑战,不怕苦难的精神。因此,从高一到高三的体能课程中,可以按照难度以此递增,在课堂中融入趣味运动、集体合作、快乐竞技等内容,让体能教学模式更加活泼。此外,体能模块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身体状况,与时俱进,针对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健康行為3个方面进行设定。

(2)体能教学必须让学生充分掌握原理和方法。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于初中和小学来说更强,所以,在体能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充分掌握体能发展的原理,有针对性的训练,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自主设计相关的训练内容,老师仅提供指导即可。另外,体能课程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能的评价方式,举一反三,实现课上与课下的统一,在课间多组织学生自主训练。比如,在跳高运动中,要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调控身体动作让自己跳得更高,其原理是什么。

(3)体能教学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目前的体能教学模块总共有18个课时,涉及到的体能项目为11个。这11个项目各有不同的训练侧重点,但是,由于高中课程的特殊性,教学进度可能教慢。所以,需要选择重点。经过研究,笔者认为要着重提供以下几部分教学内容:肌肉力量与耐力训练、心肺耐力训练、爆发力训练、灵活度训练、柔韧性训练。对于其他方面的训练,可酌情添加。当然,最好能够合理地安排每一节课的时间,按照练习的强度、密度高低进行排列组合。

3.2 运动技能模块的体能教学建议

新课标要求在体育课堂中,必须安排10min左右的时间进行运动技能模块体能项目的练习。不过,在运动技能模块的体能学习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时间与运动负荷。运动技能模块的体能训练内容不同于必修模块。它主要是开展专项体能训练。专项体能的训练中,结合了技术结构、运动发力方式等专业内容。由于其要求较高,所以在进行这一模块的体能教学时,一定要根据高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进行训练时间限定,并且还要注意运动的负荷量不宜过大。可与基本体能连续穿插教学。在开设新的运动技能模块体能训练项目的时候,需要进行热身和复习巩固上次训练内容,尽量充分利用相关器材,减少队伍调动。

(2)相关的体能训练必须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必须模块的体能训练中,学生已經基本具备了目标制定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所以在这一模块,需要充分地将学习必修模块中培养的能力调动起来。可以采用比较活泼的教学方式,增加游戏性的内容,在教师给出意见之后,让学生自主参与训练,互相帮助,指出对方的不足,并给出方案。

4  结语

未来的高中体育课程中,体能教学将会成为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锻炼学生意志力的关键部分。因此,体能的训练必须做到常规化、专业化,实现这两点,除了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按部就班的明确指导之外,还必须要学会“攻心”,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训练的重要性,为实现新课标要求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研究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邓若锋,屈冬林,张友,等.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J].中国学校体育,2018(11):15-16.

[4] 刘国恒.基于广州市高中学生的体能弱项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4):25-28.

[5] 刘瑾瑾.高中体育专项教学中的体能练习[J].科教导刊,2017(5):113-114.

[6] 林联注.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4):38,40.

猜你喜欢

体能高中体育
珍珠球队体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通过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研究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