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信息化系统构建初探

2019-12-27邓宝玲张喜娟郭茂林

北方经贸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邓宝玲 张喜娟 郭茂林

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大高校财务管理也加快了信息化的进程,如何运用好网络技术,打破财务管理方式的弊端,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学校各项业务发展。本文对黑龙江各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对财务信息化系统构建模式展开一系列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11-0078-02

一、互联网+在高校财务信息管理中的需求

(一)自助缴费平台建设

很多高校看到了自助缴费平台的便捷和高效,有意向采用同类办法实现信息管理应用。通过加大对信息化系统和设备的投入,为师生建设缴费平台,通过方便快捷的功能来改变传统缴费模式,包括学费、考试报名费、补考费、伙食费等等一切可以数字化、电子化的缴费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个人信息的修订更改,绑定自身的信用信息等内容来完成个人银行卡费用查询、科研课题经费审批、订票、充值等等融入到平台系统之中,将自助缴费系统变为一个面向师生的财务管理系统的窗口,成为底层客户端。

(二)报账管理系统设置

针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报账管理的复杂性,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推动实现预约式报账管理,省内高校通常采取的方式是按照报账业务相关规定把报账系统嵌入到网站平台,师生根据自身的入口和密码登陆报账系统,如同课程系统一样,按照自身院校的财务相关规定、资金管理的行管规定以及各种标准、准则和要求,进行报账。同时通过网络公开,完善报账透明度和监管,加强报账管理体系的建设,使得师生更为方便的处理资金事务。通过互联网的预约报账,改变了传统人力排队等候的现象,直接通过互联网的个人单元就完全可以实现报账,然后是网络审核,审核后是网上转账,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三)更加注重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培训

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不断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进程,这需要大量的互联网人才的加入和培养,互联网+思维的呈现主要体现在操作者,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也多次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以互联网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操作者是整个财务管理系统运行的关键。

(四)校园终端服务系统的启动

如果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以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为平台基础,这些供给侧的内容是必要的。那么供需侧也同样十分重要,在智慧校园构建中,如果说供给侧隐藏在背后的终端系统,那么凸显在前面的服务系统,如APP等就是重要的系统延伸,如上述的自助缴费机。通过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库为中枢,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手机操作与平台进行串联,即开发相应的手机APP,师生能够通过手机便可以完成以往需要审批、需要介绍信、需要证明等繁琐程序的事项,同时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在线交流互动的平台,产生巨大的信息整合效果,同时开发信息市场,促进问题、费用、学习、信息等要素快速的传递,即推动智慧校园的建设,又能够更好的服务校园、服务师生,是一个多赢的应用。

二、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的路径

(一)财务信息化系统构建

财务信息化有几个主要的标志,包括报账流程、审计流程、会计流程、缴费流程、申报流程以及与外部链接的流程。这些核心内容要全部体现在财务信息化系统平台之中,最为重要的要将系统与外部信息进行有效的互联互通,财务信息化系统既然依托于信息就不能闭塞,必然是开放的,对于涉及保密的信息可以通过权限设置等方式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体考虑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时最先进行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顶层设计,充分理解互联网+的实质特征,有序推进财务信息化系统,需要包含上述主要内容和关系。如图1所示。

通过采取信息化的手段将所涉及业务的流程再造与物流信息、资金信息和教学信息等有机结合到一起,形成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和制度设计打通每一个关键的环节,既能够从整体上控制好财政资金的支配,又能够不断的提升办事效率,营造较好的办事环境。有效整合相关数据,并配套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

可以仿照企业管理的方式来进一步明确平台与应用的关系,把互联网+的优势充分释放出来,为互联网+提供改革的支撑,数据的动力以及标准的力量,最终涵盖包括预算、收入、核算、分配、决算、缴费、办理、服务、合同、人事、劳资、餐饮、公共交通、科研学术等全部涉及到财务管理的内容将其有序纳入到平台之中进行有效管理,更为重要的能够将相应的改革计划全部付之于行动,而不是简单的设计了事。一般情况下,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全面引入制度建设机制,合理合法合规的配套建立制度体系,把互联网+的融合创新理念充分融入到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当中,体现出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二)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个性化需求

1.项目管理。采用项目管理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手段。通过项目能够聚合数据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同时强化项目的完整性和内涵性。因此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要搭建平台项目库的功能,采取对一个个项目的单向管理和有序管理来保障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内容包含着项目入库、遴选、评审、评估、预算编制、项目内容、课题类、服务类、基础建设类等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对项目的合理摆布和有效追踪。

2.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整个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重中之重,项目预算管理的先进性能够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能够从前期就对全年资金进行有效的管控,预算管理早就应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此处我们更强调把预算管理引入平台系统之中。

3.会计核算。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已经引入了总会计师制度,总会计师一方面对财务进行整体把关,另一方面也是系统的一项内在功能。通过系统化的设置和规模化的应用,我们能够把控实现会计核算的平台化、智能化,从而达到有效利用。這其中就包括对所上传的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生成相应的有效凭证。对个人、部门、分部和其他项目等信息进行有效核算。

4.事项办理。事项办理主要考虑的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不断重新梳理财务管理的流程。流程是决定办理有效性和时效性的关键,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住流程管理的内涵。推动财务管理的项目化,项目管理的流程化,流程管理的科学化,科学管理的精细化,精细管理的智能化。

5.薪资管理。薪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大块,信息化的关键是融入到公式计算,用动态公式来确保薪资管理的有效性,包括将项目、津贴、基数以及税率等内容纳入到公式当中,系统根据登陆查询人以及自动升级升格人的个人情况和变动就可以提升薪资管理的能动性和智能化。

6.收费管理。收费管理主要是针对高校管理的所涉及到的收费管理,包括之前提到的自助缴费机,而我们谈及的收费管理恰恰是系统的背后,而自助缴费的机器不过是前台终端而已,真正发挥有效作用依然是核心的平台系统,同样支持多种会计事务的审核预算,并能够生成有效凭证。

7.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涉及到是整个系统构建的关键环节,控制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上述提出的制度化规范范围,包括所涉及各个项目、各项业务、各种活动、各种服务,不断提升业务活动彼此的联系性和紧密性,推动各项业务的项目平衡相互制约,以确保制度规范能够有效落实和得以体现,从而用制度保障系统的运行。

总之,平台建设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内涵,加强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不断提升专业技巧和科学规范流程,提高高校整体专业化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方 晓]

猜你喜欢

财务信息化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交通运输安全第三方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运用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正式启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