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医疗康复空间调研分析
——以邯郸市为例

2019-12-27BAIMei葛玉香GEYuxiang常晓敏CHANGXiaomin

住宅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诊室理疗卫生间

■ 白 梅 BAI Mei 葛玉香 GE Yuxiang 常晓敏 CHANG Xiaomin

0 前言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的医疗康复空间是指机构中服务人员和医务人员使用的、为老人提供医疗及康复服务的空间,包括基本诊疗、康复理疗和护理照料等空间[1]。提高医疗康复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对于增强服务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提升老人的舒适度、优化身体机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选取邯郸市主城区4家具有代表性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即邯山区文安养老院、邯郸曜阳护理院、复兴区钢城老年公寓和邯郸复康养老院,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资料的收集。调研发现,机构中的医疗康复空间在面积设置、无障碍设计、空间功能配置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空间利用难以满足工作人员及老人的实际需求,降低了服务效率和生活品质。下面将重点针对基本诊疗空间、康复理疗空间、护理照料空间这三类医疗康复空间的设计展开探讨。

1 医疗康复空间配置现状及问题

1.1 基本诊疗空间

1.1.1 门诊空间老人就诊不便

一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诊室空间类型单一,入口空间尺寸不方便乘坐轮椅老人进出,且诊室内未预留出轮椅旋转空间,不仅降低了老人前来与医生沟通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医生的工作效率[2]。调研中,未发现诊室内有诊疗床的布置,前来诊治的老人只能坐在座位或轮椅上进行检查,给老人和医生都带来了不便(图1)。此外,老年人多患有颈椎、腰椎及腿部的疾病,更偏向于中医理疗原理的诊治,而机构往往忽略了中医诊室的设立。

1.1.2 治疗观察区布局呆板

治疗观察区临近门诊区布置,包含注射室、输液室等功能空间。本次调研的机构中,输液室基本照搬了综合医院中的输液室布局,只配置了输液椅,而未考虑老年群体的实际适老需求。空间呆板单一,老人在此空间进行输液治疗时感觉孤单乏味,且易因长时间坐立而身体劳累(图2)。

1.2 康复理疗空间

图1 曜阳护理院门诊内部布局不方便老人乘坐轮椅就诊

图2 钢城老年公寓输液室空间布置呆板,功能单一

1.2.1 理疗流线过长,使用率低

在对4家机构进行走访调查后发现,机构中所设立的理疗空间与老人居室距离较远,有的甚至为方便社区老人使用,将理疗空间设在机构外部(图3),使得机构中老人因流线过长而理疗意愿降低,不益于加快身体的康复,也浪费了原有的医疗资源。

1.2.2 康复训练室器械布置不合理,缺乏卫生间设置

康复训练室也称运动疗法室,老人可在空间中借助多种康复器材来协助其活动,以增强身体的灵活性。通过调研和对老人的访谈得知,机构中康复训练室内的器械布置无规律,室内墙面未设置扶手,也没有为自理老人预留的行走通道。此外,老人训练过程中会出现需要如厕的需求,而机构未考虑在康复空间中设置卫生间,使得一些有如厕意愿的老人在训练中途不得已回到居室完成如厕,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图4)。

1.3 护理照料空间

1.3.1 护理站视线遮挡,空间功能单一

图3 曜阳护理院理疗流线周折

图4 复康养老院康复训练室适老化不足

调研发现,养老机构护理站的设置忽略了工作人员的视野需求,护理站有视线遮挡,护理人员无法随时关注老人情况,降低了护理人员的护理照料效率,间接浪费了人力。此外,护理站只是简单配置了服务台面,无储藏空间和备餐空间,工作人员只得在走廊为老人配餐,难以保证卫生安全,且影响走廊通行(图5)。

1.3.2 卫生间适老性差

调研发现,老人居室的卫生间存在以下问题:①虽根据居室所住老人数量区分了大小,但其尺寸面积配置不足,未预留出老人轮椅旋转空间及护理人员的协助空间;②墙面扶手设置不合理,老人抓扶不方便;③卫生间围护结构为玻璃材质,当老人发生意外摔倒时,易撞碎玻璃而造成伤害;④洗手池下部不方便乘坐轮椅的老人使用,且地面未做防滑处理,会增加老人发生危险的几率(图6)。

图5 曜阳护理院护理站视线遮挡严重,功能单一

图6 钢城老年公寓老人居室卫生间适老化设计缺乏

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有3方面:①由于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是在2012年开始由国家提倡建设的,设计者还很少有此类建筑的设计经验,无法充分了解老人和医务人员及护理人员对空间的实际需求;②机构的运营管理者很少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未详细提出对医疗康复空间的功能诉求;③我国现行的养老设施类设计规范,对机构中的医疗及康复护理空间的功能要求、面积等指标叙述较为简单笼统,使得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的医疗康复空间设计无详细标准可循。

2 医疗康复空间的配置与设计要点

2.1 基本诊疗空间多功能化

2.1.1 门诊空间方便轮椅通行,增设诊疗床等配置

(1)养老机构门诊多为独立式门诊,面积相对较小,可为老人提供简单诊疗,且针对个体,私密性强,可营造出轻松良好的氛围,应就近设置治疗室,方便医生及护士及时为老人配置药品或针剂。

(2)为方便乘坐轮椅的老人通行,诊室入口应无内外高差,门扇宽度宜为900~1 000mm,诊室内应预留出不小于1 500mm×1 500mm的轮椅旋转空间,以适应轮椅使用老人的需求。

(3)诊室中应配备诊疗床,且靠近诊疗床应配套设置洗手池,方便医生及时清洁手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应注重诊疗床的私密性,可采取设置屏障、隔帘等措施来达到目标。

(4)独立式门诊开间尺寸可控制在3~3.3m,进深4.2~4.5m,诊室的组合模式及功能配置如图7所示。中医诊室除办公桌、诊疗床和洗手池外,还应设置烤电仪、按摩器、无菌柜等设施,并提高诊室的安静度。

2.1.2 灵活输液室布局、功能多样化

养老设施中的输液室可不同于综合医院的规整布置,其空间不仅用于输液,还可同时为老人提供娱乐功能,如配置电视机,并将输液椅围绕电视机摆放,可方便老人输液的同时进行交流,愉悦身心。此外,除布置一定数量的输液椅外,还应适宜性布置输液床,避免老人因久坐而引起身体不适(图8)。

2.2 调整康复理疗使用流线及训练室空间布置

2.2.1 缩短理疗就诊路线

物理疗法是通过物理方法对老人的肌肉、骨骼等身体部位进行康复治疗,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不可缺少的康复项目。为方便老人自主前往理疗空间,应缩短行程流线,将理疗空间设在机构靠近地面的一二层,且临近电梯,与老人居室有便捷的联系,这样也方便服务人员协助介护型老人进行理疗,提高服务效率(图9)。

2.2.2 合理布置康复训练室,加强适老化设计

康复训练室应考虑不同护理类型老人的康复需求,需根据医疗器械的尺度来进行布置。对于需要以坐姿或躺姿进行训练的器械,宜围绕房间临墙布置,且在墙面距离地面800mm处设置扶手,供老人训练时抓扶,以增强老人内心的安全感;对于操作简单,需要护理人员协助进行的器械可布置在空间中部,与周边器械形成环形通道,即可留出护理空间,也可方便自理老人在通道进行行走训练,以此增强介助、介护型老人训练的积极性。考虑到老人的如厕需求,应在康复训练室临近外墙设置独立无障碍卫生间,方便老人及工作人员使用(图10)。

图7 诊室组合模式与功能配置图

2.3 保证护理站服务空间及范围,完善老人居室卫生间功能配置

2.3.1 增大护理站视线区,增设储藏、备餐等功能空间

护理站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医生及护理人员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和照料服务的功能空间,是机构中老人与医护人员接触较多的空间,服务人员多在护理站处理老人的日常事务。因此,应合理布置护理站位置,使其视线范围涉及到老人常接触的公共起居厅、电梯厅、走廊以及老人居室,方便护理人员实时掌握老人的活动状态,及时应对紧急情况,避免失智老人走失。若实际无法兼顾所有空间,应优先考虑公共起居厅与护理站视线通达,方便护理人员及时提供照料和帮助,增进感情(图11)。

图8 输液室功能布局图

图9 将理疗空间布置在靠近地面的位置

图10 康复训练室的合理布置

护理站空间功能配置除我国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中要求的服务台外,还应配备储藏空间,来满足医护人员和老人的文档、清洁用品、护理用品、餐具等日常用品的存放[3]。护理站工作区应按需求区分高低台面,其中:低台面的高度为700~800mm,方便老人与护理人员沟通;高台面的高度为1 000~1 100mm,放置电脑、文件等物品,避免台面杂乱。楼层无备餐间时,护理站可兼做备餐空间,需考虑设置备餐平台、水池、微波炉、食品粉碎机等设施设备,满足日常的分餐、备餐行为,应注意备餐台与工作区的适当分离,避免交叉污染(图12、13)[4]。

2.3.2 老人居室卫生间增加扶手、储藏空间等设置

完善卫生间的适老性设计,可以减少老人产生危险的可能性,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效率。当老人居室面宽≥3.6m时,需实现在卫生间内满足轮椅回转的需求;若无法满足,可减少卫生间面宽,将水池设置在卫生间以外。为方便老人如厕过程借力起坐,坐便器中心线宜距离侧面墙450mm,且在侧墙设置L型扶手,扶手垂直段距离坐便器前沿宜为250mm,扶手最高点与地面距离≥1.4m,最低点与地面距离700mm;坐便器另一侧设置可抬起扶手,方便护理人员工作。老人居室卫生间内不宜利用洗手池下方做储物空间,可利用坐便器后侧及上方通过配置吊柜、置物架等方式来储存物品,并在洗手池下留出不小于650mm净高的空间,以方便乘坐轮椅老人接近并使用洗手池。配置双扇推拉门,既可借助居室走廊空间进行轮椅旋转,节约面积,也可在老人使用卫生间发生危险时及时打开门救助老人。此外,卫生间地面应采用防滑材质,防止老人滑倒发生意外(图14)。

3 结语

医疗康复空间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影响其服务效率与品质的重要功能空间之一,需充分重视其设计,应在设计之初详细了解各空间的服务流程和功能需求,结合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空间功能需求,以提升老人生活品质、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进行空间的合理配置。

以上所述的设计要点仅为医疗康复空间设计中的一部分,由于调研数量有限以及阅读资料的局限性,研究结果尚有不足,后续将继续研究改进。

图11 护理站视线覆盖范围

图12 护理站立面设计示例图

图13 护理站平面设计示例图

图14 老人居室卫生间布局图

猜你喜欢

诊室理疗卫生间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午后的诊室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一家公司的卫生间能有多惊艳
卫生间抢劫案
我帮你上卫生间
新开的诊室
新开的诊室
石墨烯理疗U型枕
跳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