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教育研究

2019-12-27陈洁璟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消费校园金融

陈洁璟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080)

广义的理财是指管理财产,平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发展,由于其模式整合了网络购物、借贷、投资等多种功能,已经逐步渗透至大学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参与互联网金融的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多,大学生也成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重要对象之一。

但据调查显示,当下大学生理财观念薄弱、互联网金融常识欠缺、风险防范意识较差,极易落入陷阱。近些年,沦为“月光族”、“啃老族”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更加触目惊心的是频繁发生的“校园贷”事件,“校园贷”利用了大学生的弱点,引导了错误的财务观,诱发了大量的畸形消费,给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债务危机。正确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理财观不仅重要而且紧迫。

1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现状分析

1.1 互联网金融刺激了大学生消费的欲望

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超前消费、无节制消费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2018年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大学生消费市场高达3000亿,其中,女生对服饰鞋包、沐浴洗发、护肤彩妆等消费品需求强烈,男生对食品、爱好等消费需求强烈。在这当中,必要支出与非必要支出比例约为6:4,消费结构不平衡,非必要支出占比较高。在追求生活消费“高、大、上”的风气下,甚至有部分学生省吃俭用,牺牲必要支出去消费名牌、奢侈品。

1.2 大学生理财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网络购物因其方便快捷,成为大学生钟爱的购物方式。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互联网金融科技带来了便利便捷的同时,也将花呗、京东白条、校园贷等借贷、分期服务推到了大学生面前。由于资金得来太容易,加上金融平台的宣传诱惑,部分大学生在不考虑自身财务承受能力的情况下,选择通过信用卡、分期付款、网络信贷等方式还款,利滚利、以贷养贷,直到发现自己已无力偿还,最终导致债务缠身。更有无良平台,用各种非法手段催收,使贷款人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在被追讨、被威胁的恐惧之下,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极易产生心理创伤,甚至出现精神失常、自杀等极端行为事件。

1.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理财教育缺位

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然而从实际情况看,高校主要将教育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上,对于理财教育则不够重视,理财教育课程普遍只在高校的金融、财务相关专业才有所涉及。高校理财教育课程的缺位还体现在缺少能够与当前互联网、大数据背景衔接的、系统性学习理财知识的平台,缺乏能够解答大学生在理财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满足他们理财需要的渠道。

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理财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中国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的数据,57.5%的大学生将大学作为财商教育的首选途径。无论是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是理财能力的培养,都应该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因此,高校理应给予理财教育更多的关注。

2.1 理财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

理财教育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比如引导学生对每个月的生活费、打工费进行合理分配,按日常开销、兴趣开销、强制储蓄等类别做好分类,设定好每一项的支出比例;再如鼓励学生通过手机记账软件管理个人财务,做好日常的收支记录,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开支进度和每月盈余,设置结余不足报警提醒……通过种种方式,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改变易冲动、易盲目的消费特点,培养自己有计划的消费习惯,完成从“月光族”向“理财族”的转变。

2.2 理财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做好人生规划

当今的中国,房价高企、各种生活成本逐步攀升,而就业岗位在逐步萎缩,大学生毕业后即将面临工作、生活双重压力,学习如何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是大学生将来所面临的迫切需求。互联网金融虽然还存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但其交易成本低、门槛低、方便灵活、信息相对透明,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失为一个可充分利用的理财平台。理财教育可以为大学生传授银行理财、基金、保险、股票等多种金融投资渠道的知识,帮助他们学会评估金融风险,甄别和防范金融诈骗的方法;通过财商测试等科学手段,可引导他们了解自身所期望的投资回报与所能承受的投资风险,树立风险收益均衡的理财观,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制定相应投资理财规划,分散投资风险。如若能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就可以让互联网金融成为大学生理财的好助手,为将来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理财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的宗旨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对大学生理财教育的一种检验。大学生创业实践表明,许多创业项目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对资金的统筹规划及财务管理混乱。大学生能否取得创业的成功,其关键除了能否选好投资项目之外,还涉及到资金营运是否畅通和高效、成本收益的权衡是否把握到位等财务问题。通过开展理财教育,大学生对财务的规则规律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合理进行资金的规划配置,尽可能规避财务风险,实现资金的最大增值效应,提高创业成功率。

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做好高校理财教育的措施

3.1 将大学生消费观、理财观教育引入思政课堂

将大学生消费观、理财观教育引入思政课堂、融入校园文化和各种主题教育中。可邀请金融、财务等专业的教师或者社会专家,通过若干个学时的专业知识分享,传播理性消费、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旨在教育学生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自觉摒弃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做到不盲从、不攀比、不嫉妒;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解答大学生在互联网金融理财中所遇到的问题;还可增设“互联网金融理财”等选修课,通过系统讲授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运营、风险和收益模式,普及互联网金融理财常识。

3.2 加强互联网金融理财风险防范警示教育

高校应将防范校园不良网贷作为学生日常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新生入学就应及时进行安全教育,为学生发放“校园网贷”风险告知书,郑重提醒并签字确认。定期开展风险防范警示教育,通过讲座等形式为大学生讲述校园网贷的典型案例,对网贷平台合同中涉及到的还款方式、还款利率、赔偿金额等条款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讨,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互联网金融理财风险,告诫学生远离不良校园网贷。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校园橱窗、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向学生发布网络安全常识、金融安全知识、自我保护知识。

3.3 举办多样化的高校理财实践活动

高校理财教育除了开展理论性知识讲授,也可以开展多样化的理财活动来丰富校园理财生活。一方面,可以鼓励大学生成立理财社团,配备有一定理财经验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吸纳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共同学习、交流理财心得,不定期邀请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的理财专业人士参与社团沙龙活动,与大学生分享当下金融形势、理财技巧;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一些体验式的游戏比赛,如我是理财官、大富翁,让学生按自己的性格体验不同职业的人生经历,体验不同家庭、职业、资产、性格、机缘带来的不同人生轨迹,通过游戏激发理财意识的觉醒。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一场理财变革,对大学生消费观、理财观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应当积极应对这种新形势,重视大学生理财教育,充实学生互联网金融知识,提高大学生理财素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消费校园金融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40年消费流变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新消费ABC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