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醋酸波尼松片治疗前葡萄膜炎的效果观察

2019-12-26李红霞

医药前沿 2019年34期
关键词:葡萄膜滴眼液醋酸

李红霞

(四川省九寨沟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九寨沟 623400)

临床上,前葡萄膜炎是发病率较高的眼科疾病,患者虹膜、睫状体以及眼部脉络膜等发生炎症[1]。常规眼科局部治疗方式效果不佳,为探究醋酸波尼松片治疗前葡萄膜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前葡萄膜炎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与前葡萄膜炎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2]。②排除标准:严重心肾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免疫功能异常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在22~68岁,平均(48.4±4.2)岁,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在23~70岁,平均(48.6±4.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复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每隔4~6小时滴眼一次,一次1~2滴。普拉洛芬滴眼液,每天四次,一次1~2滴。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一天三次,一次1~2滴[3],治疗2~4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醋酸波尼松片治疗,口服,25~30mg/日,连续治疗一周,逐渐减量,一般治疗时间2~4周[4]。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痊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视力恢复;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视力水平有一定程度恢复;无效:未达到上述效果[5]。

1.3.2 比较两组视力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治疗后两组视力情况比较

观察组视力1.0以上40例,占80.0%,对照组视力1.0以上25例,占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视力情况比较[n(%)]

3.讨论

前葡萄膜炎发病率较高,是导致患者致盲的重要因素,致盲率4%~10%[6]。患者主要表现为流泪、畏光、眼红眼痛等,前房出现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或出现反应性黄斑和视盘水肿可引起视力下降,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和并发性白内障是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药物是治疗前葡萄膜炎的主要方式,常规滴眼液治疗方式起效慢且效果有待提升[7]。醋酸波尼松片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能起到免疫抑制、抗风湿、抗过敏、抗炎等作用,其能有效减轻组织对炎症反应,进而缓解患者炎症反应。醋酸波尼松片会抑制包括白细胞、巨噬细胞在内的炎症部位聚集,抑制炎症化学中介物合成、溶酶体酶释放以及吞噬作用[8]。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醋酸泼尼松治疗前葡萄膜炎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醋酸波尼松片治疗前葡萄膜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应及时、足量、足疗程用药,迅速抗炎以防止眼组织破坏和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葡萄膜滴眼液醋酸
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醋酸钙含量测定方法的对比与优化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343例患者的分型、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临床常用中药提取物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新进展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图说醋酸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