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介入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2019-12-26胡静李红红郝汝媚

医药前沿 2019年34期
关键词:性交痛内径盆腔

胡静 李红红 郝汝媚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pelviccongestion syndrome,PCS)是由于盆腔静脉充盈、曲张、淤血导致的以慢性盆腔痛为主要症状的妇科疾病[1]。PCS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下腹坠痛、腰骶部疼痛、深部性交痛、痛经、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量改变、肛门坠胀等,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不良影响[2]。据统计,在育龄妇女中,约15%存在慢性盆腔痛,而其中30%为PCS[3]。PCS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普遍认为与解剖、循环、内分泌、肿瘤、局部血管等多种因素作用有关[4]。PCS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采用血管腔内栓塞技术治疗PCS安全有效,是目前治疗PCS的首选方法,其中,卵巢静脉栓塞术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5]。尽管如此,仍有6%~31.8%的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6]。究其原因,可能与患者久站、久坐、便秘、焦虑、抑郁等生活习惯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对行介入治疗的PCS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行卵巢静脉栓塞术的PCS患者60例为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第8版《妇产科学》[7]中有关PCS的诊断标准;患者均为已婚育龄妇女;具有典型“三痛两多一少”的临床特点,即为盆腔坠胀痛、腰骶部痛、性交痛,月经增多、白带增多,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少,可表现为:外阴静脉曲张,阴道黏膜呈蓝紫色,宫颈肥大、举痛,子宫对称性增大、压痛等;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盆腔内增粗的蛇行彩色束或红蓝相间的彩色团块。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子宫及附件占位性疾病者;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者;合并心、肺、肝、肾等器官严重基础疾病或器官功能不全者;有介入治疗的手术禁忌症;合并精神、心理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8~48岁,平均(40.4±12.1)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4.6±1.7)年,既往史:流产史10例,剖宫产12例,宫内节育器3例,输卵管结扎5例。对照组年龄26~49岁,平均(39.5±13.1)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5.1±1.8)年,既往史:流产史12例,剖宫产11例,宫内节育器2例,输卵管结扎5例。两组年龄、病程、既往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予以卵巢静脉栓塞术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多进食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避免便秘;节制性生活;②每日坚持膝胸卧位缓解盆腔淤血,15min/次,2次/日;③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患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分开,进行腹式呼吸,在吸气时用力收缩及提拉肛门及会阴部肌肉5~10s,在呼气时放松10s,间隔10s后重复,15~20min/次,3次/日;④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详细为患者讲解治疗过程、疾病预后,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当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及时疏导;创造温馨、整洁的病房环境,使患者在治疗中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盆腔疼痛及性交痛严重程度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盆腔疼痛及性交痛严重程度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P观察组305.85±1.290.88±0.23*<0.05对照组305.92±1.311.61±0.47*<0.05 t 0.725.27 P>0.05<0.05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盆腔疼痛及性交痛的严重程度,得分范围0~10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重;②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盆腔静脉内径、静脉流速及静脉丛曲张面积;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两个量表各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得分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盆腔疼痛及性交痛严重程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盆腔静脉内径、静脉流速及静脉丛曲张面积比较

两组治疗前盆腔静脉内径、静脉流速及静脉丛曲张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盆腔静脉内径、静脉丛曲张面积低于治疗前(P<0.05),静脉流速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腔静脉内径、静脉丛曲张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流速高于对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盆腔静脉内径、静脉流速及静脉丛曲张面积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盆腔静脉内径、静脉流速及静脉丛曲张面积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n时间盆腔静脉内径(cm)静脉流速(cm/s)静脉丛曲张面积(cm2)观察组30治疗前0.81±0.175.54±1.627.77±1.43治疗后 0.56±0.12*7.76±1.85*6.29±1.86*t 9.757.636.89 P <0.05<0.05<0.05对照组30治疗前0.79±0.165.61±1.657.89±1.38治疗后0.70±0.136.28±1.487.01±1.58 t 6.015.363.58 P <0.05<0.05<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及SD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n时间SASSDS观察组30治疗前75.83±11.2275.55±12.64治疗后 40.51±10.13* 47.72±10.87*t 9.427.86 P <0.05<0.05对照组30治疗前76.92±12.38 75.61±11.25治疗后52.74±10.7656.21±11.47 t 6.235.42 P <0.05<0.05

3.讨论

“三痛两多一少”是PCS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至今并无统一的PCS诊断标准,其诊断依赖于彩超、CT及MRI等影像学的综合评价及排除其他导致慢性盆腔痛的器质性疾病。PCS的病因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大多与女性盆腔静脉数量较多且静脉壁较薄弱,缺乏外鞘,无瓣膜,故缺乏弹性,易扩张迂曲形成静脉丛,从而发生静脉反流或淤血的解剖因素有关[8]。近年来,随着接受剖宫产、人流术、输卵管结扎、子宫切除的女性增多,PCS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PCS患者普遍存在盆腔血流动力学异常。PCS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抑制卵巢功能,改善血管张力,中医中药治疗等,但对于症状明显,病程长的患者,效果并不确切且复发率高。自从Edwards 于1993年首先报道卵巢静脉栓塞术治疗PCS后,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卵巢静脉栓塞术治疗PCS总治愈率可达40%~100%,复发率低于8%,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9]。且卵巢静脉栓塞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对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月经周期及生育能力几乎无影响,从而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卵巢静脉栓塞术是目前治疗PCS最有效的治疗选择。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并没有从盆腔静脉栓塞中得到实质性缓解[10]。作为一种慢性疾病,PCS的治疗与社会心理问题及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没有完善的应对措施,仍然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本文采用综合护理措施,从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调整体位促进盆腔静脉回流,适当锻炼加强盆底肌张力及心理支持和干预等多个方面促进PCS患者的康复。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腔静脉内径、静脉丛曲张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流速高于对照(P<0.05);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介入治疗PCS,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性交痛内径盆腔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新型射频治疗女性性交痛的疗效分析
盆底综合物理疗法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盆底肌痉挛引起性交痛的效果比较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同房之痛不要忍
观察凯格尔训练对改善女性产后性功能功障碍的效果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