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体质调护在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2019-12-26聪1张雪芳陈绍月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22期
关键词:调护偏颇代茶

汤 聪1,张雪芳,张 敏,王 丽,顾 宁,陈绍月

高血压病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给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系统带来沉重负担[1]。中医体质是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共同作用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的、相对稳定性的固有特质,体质与疾病具有相关性,体质影响疾病的发展过程和中医证候类型[2],同时体质可因内外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故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决定了体质的可调性[3]。通过改变饮食起居、生活环境等综合调治可以改善病理性体质,使偏颇体质达到或接近平和体质,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但目前的研究多是总结和探讨高血压病病人的体质特点,尚未能体现中医健康干预的优势。本研究基于中医“治病求本”理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根据体质类型从饮食调养、起居调护、运动养生、情志调摄、穴位保健、代茶饮等方面进行调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血压专病门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3]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18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110 mmHg;或既往有轻中度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 mmHg,亦纳入;②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③无认知、言语、智力功能障碍者;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合并严重心、脑、肝、肾、血液系统等原发性疾病;③精神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剔除标准:①擅自更改研究方案或研究资料不全;②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特殊生理变化等影响判断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完成97例,1例因出国自动退出本研究,2例资料不全;对照组完成99例,1例因病情加重予以剔除。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体质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并予常规健康指导。用药管理:在医生指导下按时、定量服用降压药物;生活方式管理:减少钠盐摄入(<6 g),增加钾盐摄入;食用油,包括植物油<25 g/d;戒烟;不过量饮酒,白酒<50 mL/d或葡萄酒<100 mL/d或啤酒<300 mL/d;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 kg/m2,超重者每周减重0.5~1 kg为宜;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1,4-5]。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辨体质施护。根据不同体质特点进行调护:根据高血压病人的中医体质分型,从饮食调养、起居调护、运动养生、情志调摄、穴位保健、代茶饮6个方面进行施护,9种体质调护方案详见表2[6-11]。通过制定并发放可量化的不同体质调护指导彩页、面对面传授调护技巧并动态评价病人实施情况来保证实施质量。具体做法:列举不同体质病人适宜及禁忌的食物种类,要求病人每日选食推荐食物2~3种;遵循起居调护方案;运动方式自选,运动强度低中度,每次30~45 min,每周3~5次;穴位按摩;规定不同代茶饮配方及剂量,每日1 500~2 000 mL,每周2~3次。以个人意愿用电话、微信或QQ随访,每个月组织1次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详见表2。

1.3 观察指标

1.3.1 偏颇体质纠正率 干预6个月后进行评价。偏颇体质纠正率(%)=(干预后平和质人数-干预前平和质人数)/干预前偏颇质人数×100%。

1.3.2 中医体质积分 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各测量1次。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2009年)》量表[12],根据平和质和偏颇体质判定标准并结合临床判断判定高血压病病人体质类型。《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2009年)》内设9个亚量表,包括1种平和质及8种偏颇体质。各个亚量表含有7~11个条目。计分方法:回答调查表中所有问题,每个问题按5级评分,每个条目最低为1分,最高为5分,反向选择题5~1分,得分越高,该体质类型倾向越明显,当出现两个或以上相等的最高分时,由专业中医师判断主要体质类型。该量表Cronbach′s ɑ 系数为0.79,在实用性、再现性、内部一致性方面均取得较好的评价[13]。

1.3.3 血压控制情况 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测量前嘱病人安静休息10 min以上,每次测量间隔1~2 min,重复测量2次取平均值并记录。

1.4 质量控制 与病人签订高血压病管理合作书,提高病人自我管理意识;自编9种辨体质调护指导彩页,病人每人一册;采用食物模型、图片或视频等工具进行演示,便于病人接受及操作;在干预的过程中,病人需每周自行填写自我管理行为记录本,记录1周内实施体质调护的具体情况,医院就诊时由指定护士查看及分析,以保证干预效果。

2 结 果

2.1 两组偏颇体质纠正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偏颇体质纠正率为60.38%,高于对照组的1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3,P<0.05)。详见表3。

2.2 两组干预前后中医体质积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平和质和偏颇质体质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平和质积分高于对照组,偏颇质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中医体质积分比较(±s) 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 干预前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s) mmHg

注:1 mmHg=0.133 kPa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一种难以根治的慢性病,病因复杂,发病缓慢渐进。中医认为脏腑阴阳失调、风火痰互结及气机逆乱是导致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多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起居无常、情志刺激所致[14]。体质与疾病具有相关性,体质类型决定疾病的易感性及转归的倾向性。本研究高血压病人的偏颇体质类型以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居多,与尉敏琦等[15]研究结果相一致。偏颇体质与病人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通过改变饮食起居、生活环境等后天因素来纠正阴阳、气血津液失衡,从而调理偏颇体质是中医治病求本的重要手段[3]。《素问·异法方宜论》强调,医之治病,要结合具体情况,因人制宜。高血压人群不同体质存在不同的病理生理特点,个体体质的差异对相同的施护手段有不同的反应性和耐受性,应将判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的前提、治病求本之本[16]。

食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和“寒热温凉”四性,常用食物之性味能影响体质的形成,根据病人的偏颇体质选用具有改善体质的不同性味、属性的食物,“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从而调整脏腑阴阳和机体功能,使偏颇体质得以纠正,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17]。如气虚质的高血压病人通过多食大米、小米、糯米、花生、白扁豆、山药、大枣、南瓜、香菇、牛肉、黑鱼、带鱼、人参等,可达到补气功效,忌食空心菜、生萝卜、槟榔等,则避免机体破气耗气。情志影响体质,“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七情调畅,则有助于健康体质的形成[18],在内科各系统中,心系受情志因素影响最大,因此,情志调摄对高血压病人的体质状态有重要的影响。如气虚质病人性格多内向,往往精神不振,鼓励其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多与人交谈、沟通,消除胆小、内向性格,生活中应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穴位是经络的组成部分,外与皮肤肌腠相连,内与五脏六腑相接,按摩相关穴位,可达到激发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调和脏腑阴阳,提高正气、改善体质偏颇的目的[19]。根据体质类型选用不同的穴位,如气虚质高血压病人选取关元、气海,可益气助阳,纠正元气虚损。中药代茶饮中的食材日常生活中易获取,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且服用方便,口味适中,根据不同的体质服用不同的代茶饮可调理偏颇体质,与谢斌[2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降压药是目前高血压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单用药物控制血压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可以多靶点、多途径地防治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在控制血压水平稳定方面体现出独特的优势[21]。本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治病求本”思想的辨体质施护可以纠正高血压病人的偏颇体质,改善临床症状,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以收缩压下降最明显。选用的保健穴位在纠正偏颇体质的同时,多具有降压功效;太极拳/剑、八段锦等作为传统有氧运动方式,其动作大多根据经络循行起终交结规律进行训练,长期练习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从而有助于气血流通,改善微循环,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22]。

本研究根据高血压病人体质类型从饮食调养、起居调护、运动养生、情志调摄、穴位保健、代茶饮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全方位的调护,结果证明以体质学说为基础的调护措施能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改善高血压病病人的偏颇体质,平稳控制血压,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猜你喜欢

调护偏颇代茶
2021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四)
代茶饮,多选花草少泡根茎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野生代茶木本植物资源调查
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代茶饮”是茶也是药
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学生中医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与“接地气”类节目的融合
南宋潜邸官员对皇储、皇子的“调护”
垂盆草代茶饮巧治肝病
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