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庭功能检查应用于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12-26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22期
关键词:变温前庭偏头痛

前庭性偏头痛(VM)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于2013年编入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测试版附录,并且偏头痛与前庭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前庭性偏头痛发病机制复杂,发病后临床表现以眩晕、头痛为主,并且其呈现的复发性、发作性眩晕症状在不同病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与偏头痛存在隐匿的关系但是不固定[1]。文献报道显示,精神因素是前庭性偏头痛相对重要的诱因,且部分病人发病后伴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病人健康及生活[2]。目前临床上对于前庭性偏头痛尚缺乏理想的诊断方法,常规方法更多的依赖于病人病史,虽然能帮助病人确诊,但是临床误诊率较高,难以实现不同疾病之间的诊断与鉴别[3]。前庭功能检查主要通过观察前庭系病变引起的自发性体征或通过某种生理(或)非生理性刺激诱导前庭进行观察,能帮助病人确诊,了解疾病严重程度[4]。有研究表明,将前庭功能检查联合生活事件量表(LE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眩晕病人问卷量表(UCLA)用于前庭性偏头痛病人中效果理想,能帮助病人确诊,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5],但是不同学者试验结果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以2014年1月—2015年11月确诊的偏头痛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病人70例和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前庭功能检查在前庭性偏头痛病人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1月确诊的偏头痛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病人7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8~74(56.50±5.90)岁;病程3~46(24.50±4.00)个月。诊断标准:①至少5次中重度前庭症状发作,且发作时间持续5 min至72 h;②既往或目前存在符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标准的偏头痛;③发作时至少一项偏头痛症状;④搏动性中重度疼痛或日常体力活动后疼痛加剧;⑤畏光或视觉先兆[6]。排除标准:①合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及前庭神经元炎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或伴有严重精神异常者;③难以遵循医嘱完成相关检查、诊断及治疗者[7-8]。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男17名,女13名;年龄19~75(55.77±5.95)岁。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采用LES、SAS、SDS、UCLA对病人进行评估,均进行变温试验及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对于前庭性偏头痛病人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加强病人饮食行为干预,给予预防性药物治疗,第一阶段每天口服10 mg盐酸氟桂利嗪(陕西颐生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01),每日2次,连续服用2周;第3周初始剂量每天口服50 mg盐酸阿米替林(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561),每个月增加50 mg,每天最大药物剂量不宜超过150 mg。治疗后根据临床疗效再次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并采用LES、SAS、SDS量表及UCLA评估[9-10]。

1.3 评价方法 ①变温试验。采用GN Otometrics眼震电图仪进行诊断,检查时病人在半暗室内佩戴眼罩,定标后对病人进行跟踪、扫视、眼动试验;病人保持仰卧位姿势,头枕在前倾30°斜面,利用50 ℃热气与24 ℃冷气完成左右外耳道灌注,每次灌注时间为60 s,间隔超过5 min,待眼震完全消失后完成下一轮灌注;根据水平眼震最大反应期10 s内平均慢向角速度,记录最大慢向角速度,完成半规管轻瘫(CP值)测定, CP值≥25%视为一侧半规管轻瘫。②视频头脉冲试验。采用听美视频头脉冲试验仪(丹麦)对病人进行头脉冲试验,检测时病人距离目标1.2 m,调整座椅高度使得受试者眼球与目标点相同,普通照亮保证瞳孔边缘清晰,完成相关参数校准后进行测定。测试时水平方向角速度范围控制在每秒150°~300°,垂直方向每秒50°~200°,测试人员随机向左、右侧甩头,范围15°~20°,记录每个方向有效甩头的平均增益值。计算增益值不对称比;纠正性扫视眼动在开始甩头后700 ms内出现扫视眼动,对于20次甩头脉冲中超过10次出现明显扫视动视为异常[7]。③采用LES记录被测试者1年内发生负性生活事件,根据被测试者自我认为的坏事部分的影响程度和时间算出全部负性事件刺激量之和。SAS与SDS量表均有20个项目,采用1~4分评分法,以20个项目总分与1.25相乘取整数部分。UCLA分值越低,生活质量越高[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定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变温试验及视频头脉冲试验异常率比较 观察组变温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变温试验及视频头脉冲试验异常率比较 例(%)

2.2 两组LES、SAS、SDS量表及UCLA评分比较 观察组LES、SAS、SDS、UCL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LES、SAS、SDS量表及UCLA评分比较(±s) 分

2.3 观察组不同预后病人变温试验及视频头脉冲试验异常率比较 观察组经常规治疗后58例预后良好,12例预后较差;预后良好病人变温试验及视频头脉冲试验异常率均低于预后较差者(P<0.05)。详见表3。

2.4 观察组不同预后病人LES、SAS、SDS量表及UCLA评分比较 预后良好者LES、SAS、SDS及UCLA评分均低于预后较差者(P<0.05)。详见表4。

表3 观察组不同预后病人变温试验及视频头脉冲试验异常率比较 例(%)

表4 观察组不同预后病人LES、SAS、SDS量表及UCLA评分比较(±s) 分

3 讨 论

前庭性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属于发生率较高的自发性眩晕疾病,且每年以0.9%趋势增长,发病人群中30.0%~50.0%偏头痛病人伴有头晕症状,表现为视物旋转、头昏沉、不稳感等[11]。文献报道显示,前庭性偏头痛对于运动感知异常与半规管和耳石系统异常有关,属于外周性眩晕,而后循环缺血则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12]。目前,前庭性偏头痛临床中主要以病史结合临床表现进展诊断,虽然能帮助病人确诊,但是临床误诊率、漏诊率较高,难以达到预期的诊断效果。

近年来,前庭功能检查在前庭性偏头痛病人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变温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ES、SAS、SDS量表及UCL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前庭性偏头痛病人常伴有前庭功能异常。变温试验是评价水平半规管功能、对半规管功能障碍进行定侧的最为常用的方法。前庭性偏头痛病人变温试验异常率相对较高,能反映病人疾病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视频头脉冲试验是一种评价半规管对高频头部运动反应能力的测试方法,相比于变温试验该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病人的实际生活中的半规管生理功能[13]。

临床上前庭性偏头痛病人进行视频头脉冲试验和变温试验检测不仅有助于相对全面地评估病人的半规管功能状态,能对前庭性偏头痛检测预测发挥有效的预测作用。同时,前庭功能检测结果常预示着病人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并且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前庭康复训练才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控制。临床上对于确诊的前庭性偏头痛病人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加强病人前庭功能检查,评估病人预后,使得病人的治疗更具针对性,促进病人恢复[14]。

本研究观察组经常规治疗后,58例预后良好,12例预后较差;预后良好病人变温试验及视频头脉冲试验异常率均低于预后较差者(P<0.05);观察组治疗预后良好者LES、SAS、SDS量表及UCLA评分均低于预后较差者(P<0.05)。但是,临床上对于单一进行前庭功能检查效果不佳者,则可以联合LES、SAS、SDS量表及UCLA进行评估,发挥不同方法优势,更好地了解病人疾病严重程度,使病人的治疗更具合理性、科学性[15]。

综上所述,将前庭功能检查联合LES、SAS、SDS量表及UCLA用于前庭性偏头痛病人中有助于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变温前庭偏头痛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变温干燥工艺对稻谷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被忽视的“前庭觉”
基于NSGA-II算法的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MCBC的性能优化
变温贮藏对中国水仙主芽ABA和GA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牛尾菜种胚发育调控和育苗技术
偏头痛吃紫菜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