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内人感知到的“罗湖教改”

2019-12-26徐军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宣传专干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罗湖区罗湖教科院

徐军/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宣传专干、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教师

“罗湖教改”方案从酝酿到出台就是一个论证、完善、推进、总结的过程。罗湖区教育局决定制定《方案》以来,起草团队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多次讨论修改。《方案》起草团队组织召开了五次专家咨询与论证(上海两次,深圳三次),书面征求政府各部门及各中小学校长意见各一次,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各一次,校长、教师、家长代表座谈会各一次,名师名校长座谈会一次,退休校长座谈会一次,向罗湖区委深改领导小组汇报两次,区政府主要领导主持的专题会议汇报两次,教育局内部班子成员、各科室及写作组召开了二十余次研讨会。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方案》起草团队认真研究和吸纳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全面汇总、逐条分析,做到了能吸收的尽量吸收。调研结果显示,不同群体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对罗湖教改方案予以了高度的肯定与大力的支持。下面列举各方代表性评点。

校长说

罗湖教育以精致、创新、优质、品牌的“精品教育”为目标,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新素质教育”实践体系。我们期待通过努力收获更为丰硕的成果,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罗湖教改的发起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意义上的持续发展成果。作为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的创校校长,作为这项教育改革行动的亲历者和践行者,我有幸积极地实践教改理念,领导学校在“新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坚持以“固本创新,丰富纯真”为办学宗旨,强调固守本真价值,在帮助学生获得优异学科成绩的同时,以创新教育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个性发展。

——李隼(罗湖区教科院附属学校校长)

作为一个方案实施的执行者,我觉得《方案》最大的效应是激活了罗湖教育活力,“让我们一起好好做教育”成了每一位罗湖教育人的座右铭。作为一名罗湖的校长,我觉得教改方案力推的“每周一小时校长学习会”对校长的引领作用非常之大。其创新之处在于形成参与式学习的范例,将看、听、议、说、评五个环节融入校长学习会,让校长听进去、讲出来、写下来、做出来,成为了促进校长专业发展、转变校长办学观念、提升校长专业水平的重要平台。校长们听一场、悟一次,“进一山、取一宝”,持续积淀下来,全面提升了教育理论水平和办学管理能力。

——孔文东(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

教师说

“罗湖教改”提出“大阅读”,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我看来,大阅读的精髓在于“大”——语文阅读的范畴,不仅限于课本中为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被涵盖在内。阅读也不单单意味着直面一个个方块字,电影、摄影作品等都可以成为大语文阅读的素材。由此,语文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而是自主探索、主动进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余文浩(罗湖外语学校教师)

“成就每一位师生”这是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在全面深化“罗湖教改”的实践中,真心善待教师这一观念的提出,触动了无数教师内心对教育的情怀和希望,而我就是其中一员。理解、尊重、关心,让我有了更强的信心去坚守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年度教师、“四有”好教师的培养机制让我更有底气去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话,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的思考。

——范燕红(教工幼教集团教师)

学生说

作为一名普通的罗湖初中生,我认为自己深受教改带来的影响。在初中生活的第一个学期里,我们学校就开办了许许多多的创新课程,如特色社团、特色午课、特色柔道操等,这让我接触到了许多以前从未接触的课程,也坚持了自己的油画梦。感谢“罗湖教改”带给我们更多的学习体验,让我们更自由更快乐地学习。

——韩秀佳(罗湖区教科院附属学校学生)

我们的课堂非常丰富多彩。与以往单纯听讲、记录不同,经常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推动,不仅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在这种氛围下,就是孤言寡语的同学也会跃跃欲试。现在,我们学校和课堂变成一个令我激动、让我向往的地方;而我们的老师们成为我最亲近、最信赖的朋友。

——巫子瑜(翠北实验小学学生)

家长说

我对“罗湖教改”感受最深的是作业改革。孩子们的作业量不大,一二年级基本没有书面作业,三四年级基本在45分钟内可完成。作业的形式多样,既有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活动性作业,例如语文的游记手抄报、数学的实际测量物体、英语菜单制作等,也有以亲子合作为主的合作性作业,例如分角色扮演课本内容,演绎英文绘本、数学小实验等。通过具有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的作业形式,培养了孩子们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孩子们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创新者,真正实现了快乐作业。

——李江宁(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学生家长)

“罗湖教改”倡导“大阅读”行动,我们家长深深认同。以阅读为底色的百仕达小学,一所充满书香和温情的学校,不但滋润着孩子的心灵,还能丰盈家长的人生,让学习成为家庭每个成员的习惯,让好的教育方式惠及每一个家庭。所以,在教改下的罗湖,在教改中的百仕达小学,孩子的成长总是快乐的,家长的陪伴也必然是幸福的。

猜你喜欢

罗湖区罗湖教科院
一线城市老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研究
罗湖区2015-2018年空气质量状况及原因分析
罗湖打造掌上政府平台“i罗湖”
走过十年
——深圳市教科院建设新型教育智库实践探索
重庆市教科院赴巫溪、巫山开展教育扶贫联片教研活动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深圳罗湖破解“中国棚改第一难”
假枪?真枪!
更正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