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语固定比喻研究综述

2019-12-26王丽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4期
关键词:熟语俄语短语

王丽雯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 110034)

固定比喻 (Устойчивое сравнение)是熟语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可再现性,并且能原封不动地、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单位它具有自己的特殊属性,由三个部分组成:被比较的主体(A),与之进行比较的喻体(B)和具有共同特征的比喻基础,即汉语中的喻解(C),以及比喻词 (m):像,如,好像,像……一样等,例如:形容人的脸红,俄语里常说красный (C) как (m) рак (B) - о лице человека,指某人脸(A)红(C)得像虾(B)一样。在国外语言学界固定比喻常被称为obvious similes(能看见的比喻),或是idiomatic commonplace similes (具有成语性质的形象比较 ),idioms of comparison (比较型成语),proverbial similes(众所周知的形象比较),而在我们汉语里被称为“明喻”,但明喻只是俄语固定比喻的一部分,此外还包括明喻成语。

1 研究固定比喻的三个历史阶段

1.1 第一阶段(20世纪 40—50年代):萌芽时期

20世纪40年代随着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熟语的产生,对固定比喻的理论研究开始萌芽。С.И.Ожегов 发现存在一些具有引申形象意义、近似于短语结构、能把一种事物形象地比喻成另一种事物的熟语单位,如:как снег на голову(像雪砸到脑袋——突如其来),как сельди в бочке(人多得像罐头里的鲱鱼一样挤)(Ожегов,1957)。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收录了部分这样的带有鲜明感情色彩的固定比喻短语,这些短语大量频繁地运用于语言活动中,且已经转化为“语言套话”。

1.2 第二阶段(20世纪 60—80年代):活跃时期

这是研究固定比喻最活跃的,取得成果最丰盛的时段,出现了一系列关于固定比喻的理论研究,其中不乏涉及结构和语义的文章及相关的学术专著。

1.2.1 关于固定比喻定义的争论

由于一开始对这个问题缺乏充足的理论研究,这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当时也未得到一个统一的定义。Л.И.Ройзензон 称之为 компаративная фразеология(比较熟语),而更常使用的一个术语是 А.В.Кунин 提出的 сравнительный устойчивый оборот (固定比较短语)。但 М.Н.Судоплатова 指出“比较熟语”与“固定比较短语”并不是同一概念,一个是语义缩合的结果,另一个是词组的组合。并且,“比较短语”这个概念在很早以前已经用于语法中指代另一种句法现象。Л.И.Ройзензон 和 З.А.Шугурова 则如此定义固定比喻:“这样的固定短语能整体再现性,具有比较语义,结构上拥有自己的特点——具有不同的简单或复合比较连词”(Ройзензон,Шугурова,1964)。К.М.Гюлумянц 也定义了固定比喻如下特点:(1)比较语义(一个显著的标志是有比较连词);(2)比喻主体和客体的固定性;(3)比喻特征的固定性(Гюлумянц,1968)。

1.2.2 固定比喻的语义功能

著名的俄语语言学家,近代俄语语法奠基人В.В.Виноградов 也关注了此类结构,他指出带有 как 的结构能加重谓语语气,功能如同性质定语,如:пьян как сапожник (喝得像东倒西歪的皮靴——烂醉如泥),мягкий как воск(软得像蜡),глупа как курица(蠢得像母鸡)等,как 短语强化了谓语表达的强度。他还指出要把具有特殊语义的熟语结构同普通的、“自由”比喻区分开来,强调这类熟语具有形象性、民族性,起到加强语气以及表达个性的作用(Виноградов,1969)。如同 Виноградов 所说,存在两种形象比喻,一种是全民族通用的、固定的比喻,例如:как корова(胖得像奶牛),как у осы(腰细得像黄蜂);一种是个体创作的、自由的比喻,如:как одуванчик ——形容小男孩发白的、毛茸茸的脑袋 (Н.А.Козлов)。后一种比喻区别于前一种已经约定俗成、全民皆知的比喻,是某位作家为了更鲜明地表现某种事物特征的独特性,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创作出来的,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不具有可重复性、可再现性。

就固定比喻的成分而言,很多学者会把目光投向生动有趣的喻体,但也有部分学者关注到了比喻特征抑或比喻基础的功能。М.И.Черемисина 提到如 Он здоров как бык(他身体健康得像公牛),在这里“健康”就是这个人不变的、带有区别性的特点。而此处运用的比喻短语语义上近似于表示程度的副词очень(很),再如 труслив как заяц(胆小得像兔子一样)意思是兔子非常胆小,虽然短语中并未提到这个程度副词(Черемисина,1967)。也就是说,固定比喻的使用有加强事物特征强度的语义功能。

1.2.3 固定比喻的结构特点

当学者们开始研究固定比喻里的各个成分和结构时,意味着对这种语言单位的研究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在结构上,固定比喻常被归为“单一组成结构”。В.М.Огольцев 不只一次地强调大部分固定比喻都是单一结构,因为固定比喻整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可再生的比较部分(сравнительная часть)和伴随词(словасопроводители),只有一个比喻的元素B——比喻喻体,属于比较部分,伴随词并不能算作是逻辑结构中的一部分,所以固定比喻最普遍的一种结构模式就是单一结构 mB,例如:как индюк,как угорь 等。关于是否把признак-основание(С)——比喻基础列入固定比喻的结构中存在着一定争议。Л.Г.Кочедыков 认为,在很多情况下某个喻词只能和某个特定的词语或者是具有同样语义的词语搭配,如 как манны небесной 只与ждать (ожидать,жаждать)搭配。因此,他认为固定比喻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固定的词组,另一个是与之搭配的词(Кочедыков,1967)。我们认为,比喻基础区别于可再现的比较部分是自由的,跟喻词搭配的词常常会根据语境发生变化,如形容人的脸红,可以用微红、红、绯红、火辣辣等词,所以不应该把比喻基础纳入固定比喻的组成部分中。

固定比喻结构上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含有变体成分(вариативные компоненты),有部分带有连接词的熟语可以允许有一点改变。这种具有不同修辞功能的变体元素不能划分为新的结构类型,因为它们并没有改变固定比喻实质上的结构和意义。固定比喻的另一个结构特点是与具有固定语义的同类词搭配。例如:как водовозная [старая,загнанная,измученная;разбитая]кляча 所有的搭配表明的意义相同——形容人很累,只是搭配的词汇不同;как кот на сало-как кот на масло,как амур-как амурчик 具有相同的意义,只是表达借用了完全不同的词汇或者语义上有偏差的指小表爱形式、阴性词等。变体现象是区分于同义性的一种现象,固定比喻的不同变体可以按词汇、语法、修辞、构词等方面进行分类,之后我们可以就此做进一步的研究。

1.2.4 词典学的研究

第一部收录了固定比喻词组的熟语词典是17 卷的《现代标准俄语词典》(1948—1965),其中收录了譬如 белый как снег(白得像雪)等词组,在它的前面加入了表示熟语的记号◆。该词典在检索上存在着一些缺点,比方说,желтый как лимон (黄得像柠檬),желтый как воск(黄得像蜡),语义上这个词组都是形容人的脸黄,可是 желтый как лимон 放到了喻体“柠檬”下面检索,желтый как воск 放到了喻解“黄的”下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给检索带来了不便。直到20世纪60~80年代先后出现了专门收录固定比喻的词典:Назарян,1965; Лебедева,1975; Огольцев,1984。

1.3 研究的第三阶段(从80年代后期到现在):研究新领域的出现

在上一阶段的研究基础之上,学者们认为,固定比喻是俄语熟语中重要且特殊的部分,对它的研究可以延伸到世界民族性的认知探寻上。自此,到了80年代末学者们开始把这种语言单位放到不同民族的不同意识形态中进行分析,发现了多元文化下的审美观念、道德标准对语言的应用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Ю.В.Бромлей 指出固定比喻的重要作用是揭示了语言文化共同性的价值标准。这与 В.М.Огольцев 的观点不谋而合,后者认为,固定比喻在语言中的作用不只是表达事物和现象的个体特征,它还与该种语言使用者的意识相关联,这种语言的所有使用者都具有共同的固定比喻的知识(Огольцев,1982)。但 Гак 指出,熟语的民族特性在进行语言对比时能更鲜明地显现出来,这种特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客观因素一个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存在于别的民族没有而这个民族所特有的自然、文化背景中;主观因素在于自由选择性,反映同一现象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显示得不一样(Гак,1999)。因此,可以说即使是生活在同一国家的不同的人,在使用语言时也是千差万别。为了研究各国人民在日常口语中如何使用固定比喻,应该在母语使用者中做语言调查,这能更好地证明固定比喻的使用受到民族世界观的影响。

这一时期在语言文化对比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Л.Б.Воробьева 以俄语和立陶宛语中的固定比喻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文化的特殊性(Воробьева,2002),А.В.Семенова 提出应当结合世界语言图景对卡舒比语中的熟语进行词典分类(Семенова,2006),А.Н.Баранов 在自己的研究中系统地分析了熟语的民族文化特点(Баранов,2008)。但我们翻阅了俄语及汉语资料发现的关于俄汉语固定比喻对比的文章屈指可数。

民族语言世界观是固定比喻感情色彩的根源,固定比喻的褒贬性不能独立于决定这种语言价值体系及它的道德伦理观、审美倾向的文化背景之外。因此,文化语言学与翻译对比研究息息相关。在翻译固定比喻过程中能发现不同语言用自己形象的手法来解释相似的事物特征,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原文需要很好地了解每种语言中固定比喻结构类型的特殊性,并深入其语义结构,从而更精确地找到另一种语言运用这个固定比喻的方法。带有固定比喻语句的翻译在以下情况下被视为相同的:(1)如果其中所有具有语义的成分都可以等价翻译;(2)如果其中形象描写所包含的隐藏意义相同。Э.Ю.Понятин 指出:“存在这些典型的固定比喻翻译错误:(1)没有完全翻译出元素B(喻体)的修辞色彩;(2)没有足够地考虑到固定比喻相关联的不同之处”(Понятин,1981)。因此,在翻译固定比喻时不仅要考虑到各个成分概念上的意义,还要注意所有成分搭配在一起时的实际意义。

此外,对固定比喻的研究还在“人类中心学”、认知语言学等方向得到了发展。

2 结语

因此,固定比喻的研究方向可分为:结构语义、修辞、认知、文化语言、对比及翻译等。现阶段固定比喻的研究具有以下的特点:侧重点从研究固定比喻的结构语义转向运用交流;自由比喻(也就是个体创作比喻)和固定比喻的运用呈现中和趋势; 固定比喻成分上具有变体性及可省略性;固定比喻还有多义性、同义性和反义性;未来将着重从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方向来研究固定比喻; 关注固定比喻在文学作品及新闻报刊中的功能,以及比喻连接词像、好像、如等的情态意义。

另外,在对比方面,关于俄汉语固定比喻的研究成果还甚少,汉语方面还需要借助汉语语料库及社会调查编纂固定比喻的专门词典。对俄汉语固定比喻的对比研究能促进两国人民对各自文化、生活的了解和认同,提高翻译的准确度。

猜你喜欢

熟语俄语短语
看图猜熟语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信息时代背景下关于针对本科生的俄语学习APP的思考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研究
韩汉“马”字熟语对比研究
《健民短语》一则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巧手连线
中国“俄语年”俄语知识竞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