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场景到场域:浅谈空间装置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影响

2019-12-25邢悦仪

戏剧之家 2019年34期
关键词:创新

邢悦仪

【摘 要】电影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每个时期的电影创作都会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制约。空间装置技术打破了场景与道具之间的界限,它将装置性的空间造型与影片的情节内容相结合。本文通过姜文的影片《一步之遥》为例,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来说明空间装置技术对中国电影创新的影响,并为以后的中国电影提供了表达技术背后生命体悟的新形式。

【关键词】电影创作;空间装置;创新

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4-0101-01

空间装置技术属于电影美术的一个方面,它是在特定的空间环境里,将各种艺术形式和材料等进行有效利用、改造和组合,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我们需要了解空间装置技术,并把它运用到当代中国电影的创作中,以此来丰富中国电影的创新手法。

一、对空间装置的认知和理解

空间装置中“装置”的意思是“安装、组合和设置”。笔者认为,空间装置就是艺术家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运用组合、裝配等方法将已有的材料或现成品置换成一个包含艺术家情感的“场域”化的过程。这里所指的场域化的特点,意思是说场景的布置并不完全遵循剧情发展的需要或现实化的真实,而是几种物质材料通过组合与装配等方法,产生的一种视觉造型和空间关系。它虽然不符合剧情真实空间发展的需要,但是,在造型和空间关系的场域表现上迎合了整个影片主题发展的需要。

受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代中国电影的创新应当以当代艺术语言的表现方式作为借鉴基础,对中国传统的电影模式进行重构,从而改变中国电影一贯遵循的真实性原则的制作方式,使电影的表现形式更能流露出创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

二、从“场景”到“场域”的转换——以电影《一步之遥》为例

(一)将不同的建筑风格特点相结合运用到电影空间中。在姜文执导的影片《一步之遥》中,有的空间造型的表现就是从“场景”到“场域”的空间转换的过程,例如,“监狱”中那个画面的场景表现,监狱的造型就被设计成环形的样式。该场景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上海宰牲口的老场坊,它既展现了传统老建筑的风格特点,又将西方的建筑风格特点融入其中,把一所民国时期的监狱设计得颇具现代感,并极具象征性和戏剧性。这既是对民国时期老建筑的回望,也是将建筑空间向电影空间的一种转换。监狱中的“回”字形走廊也是没有出口和方向的,表现的是无处可逃的压抑的情感,而不是表现监狱的真实场景。

(二)把戏剧、舞台空间融入到电影空间。影片中王天王模仿“新文明”戏的表演和运用电脑技术描绘的作案现场、“花域总统选举”活动中精彩的戏剧表演及华丽的舞台布景,以及影片中交替播放的黑白无声电影《枪毙马走日》等场景,这无疑是将中国的传统艺术、绘画、古老的黑白电影和最新的3D数字影像技术等结合在了一起,巧妙地实现了把戏剧、舞台的空间转换为电影空间,从而摆脱了常规电影美术在某些道具细节和场景空间上要遵循真实生活的逻辑思维,但每一个场景又会给观者以真实感。影片中既有对默片时代电影的致敬,也有对当代春晚小品、中国戏曲元素等的借鉴和模仿,这也正是电影与戏剧艺术等多种媒介的综合应用。

(三)场域装置性对虚幻空间的巧用。还有一些场景的设计则是具有了当代艺术空间和虚幻空间的“场域”性特点。例如,马走日和武六在火车上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车厢内是用玉米碴制成的金沙滩,在沙滩上设有躺椅、太阳伞和棕榈树等。电影美术师将各种“现成品”运用组合到一起,将一节飞驰的车厢变成了一个“海边”美景。再例如,马走日吸大烟并也给完颜英吸了大烟,然后两个人开车出去兜风的场景。大烟并不是过去古代烟斗的那种形式,而是利用虚拟的化学高新技术制作而成的,并且自己就可以制作,吸烟的形式给人以虚幻的感觉。在兜风的场景中,玉兔也是运用先进的3D技术被刻画到了圆圆的月亮上,使整个奔月的场景也具有了现代感和虚幻感。其实影片中还有很多场景,都给人一种置身于当代艺术大展场中的感觉。

三、结语

电影《一步之遥》中对空间装置艺术的运用,是中国电影美术在创作观念和方法上的一次进步。让影片超出观众的审美期待,这是非常考验创作者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一方面,创作者既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资源进行大胆利用;另一方面,又要与西方的当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等相互借鉴和融合,将空间装置艺术的造型表现方式运用到中国电影的场景和道具的设计之中。影片中多变的情节吸引着观众期待看到马走日最后的结局,而在期待的结果中,观众会情不自禁地思考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这种互动式的观影形式,是电影美术师主动借鉴和参与当代艺术创作探索的结果,同时也是创作者、作品和观众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电影应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当代艺术观念融合起来,并在全球复杂的语境中对中国电影的美学进行研究,成为今后当代中国电影艺术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约翰·霍华德·劳逊.电影的创作过程[M].齐宇,齐宙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2]宫林.当代中国电影中的装置艺术[z].艺术国际,2016.

[3]孙胜银.契合与兼容—解读装置艺术的“不确定性”与“暗示性”[J].艺术百家,2010(3).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