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新闻在英语专业《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25韩雪梅柯彤彤周月香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2期

韩雪梅 柯彤彤 周月香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讲,专业性强且理解难度大,学生甚至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该课程。为增强其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能全面辩证地分析国际贸易时事政策,本文在教学过程中在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上以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发布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商业新闻和时事政策,鼓励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结果发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显著提升,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互动明显增多,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商业新闻;国际贸易理论教学;应用举例

【作者简介】韩雪梅(1983.12-),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柯彤彤(1979.08-),女,汉族,广东雷州人,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周月香(1980.05-),女,汉族,湖南人,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2016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基于网络的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案例式教学探析(项目编号:530001056),2016年广东海洋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基于网络的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案例式教学探析(项目编号:524210214)。

引言

目前,在很多高校,国际贸易理论课程面向英语专业或者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政策,培养观察和分析外贸时事政策的能力以及社会观察力,在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中意义重大。但是学生普遍认为理论知识晦涩难懂,枯燥无趣。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很多学者及教师同行采用案例式教学,但是传统的案例分析更多情况下适合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对于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来讲,使用案例式教学可行性不强。商业新闻相比于传统的案例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时效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话题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关于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中利用商业新闻的研究极少,本文通过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商业新闻来提高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实施过程

1.商业新闻的界定和收集使用。本文所研究的商业新闻是指与经济贸易相关政策时事的报及具体商业事件或活动的新闻报道,其来源包括电视电台,报纸以及新闻媒体的官方网站所发布的商业新闻。商业新闻不仅是人们获取全球商业动态的信息来源,也是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因而使用得广泛而频繁(莫再树,张芳,2015)。

教师把收集并选取与课本各章节理论与知识要点相关的新闻报道发布到Blackboard教学平台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对于收集到的商业新闻,教师可以做一定的处理,比如对于与课本知识点相关的关键句子和信息点做标记使学生在阅读新闻关键内容时特别注意,并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2.商業新闻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中运用举例。

(1)利用所学知识观察商业新闻中的经济时事政策和外贸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其所学的课本知识观察和理解商业新闻所报道的经济时事政策和外贸活动。

比如,讲到战略性贸易理论时,战略性产业的界定是一个重要知识点,课本上列举的战略性产业包括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产业以及规模经济效应明显且市场结构集中的产业等。为避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则源自央视网2015年11月2日的新闻视频,标题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十年利剑出鞘”,转录节选内容如下:“......像大飞机这样重大的科技项目,还有十几个正在同步推进,......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瞄准了十几项国家战略空白......今天组装下线的C919就归属于大飞机专项......2011年9月我国首个太空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今年5月,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正式开工建设......互联网+时代,手机的信号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并提出问题如下:为什么新闻中所提到的专项被选择定位为国家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战略性产业。其中,大飞机制造业固定成本投入比例较大,规模经济效应明显且市场上竞争比较集中,因此作为规模经济效应明显且市场结构集中的产业被国家纳入了战略性产业;移动宽带通信、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及大型核电站分别作为高科技产业及新能源产业具有明显外部经济效应,这些产业的进步可以带动国家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也被国家定位为战略性产业。

通过以上思考和练习,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课本所学知识去观察和理解国家的相关经济外贸政策,具有更开阔的视野。

(2)利用商业新闻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在全球化趋势下,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要求贯穿商业新闻报道的始终。(潘高,2019)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商业新闻所报道的相关内容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思考。比如,课本的第七章讲到关税是一种贸易壁垒,为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关税如何抑制进口,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引入来自VOA 2018年9月29日的一篇报道,摘选内容如下:

A growing number of major American companies are warning that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tariffs on U.S. imports are raising their costs and prices.

Jim Hackett, head of Ford Motor Company, said on Wednesday that the new tariffs on steel and aluminum are costing Ford $1 billion. He also said the taxes may cause price increases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Walmart, Americas largest store, has told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that the latest tariffs — on $200 billion of Chinese imports — could increase prices...

...Trump rejected the idea that the tariffs could create an economic risk. He said that Americans would not notice the new taxes. “Its had no impact...on our economy,” the president said...

...Ford buys most of its metals from U.S. producers. They have raised prices this year as a result of the tariffs on foreign competitors, the company has said...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set a 25 percent tariff on imported steel and 10 percent tariff on aluminum from some countries...

在学生阅读该新闻报道时,教师把重点信息用下划线做重点标注,并围绕关税提出如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美国对进口钢材和铝材加征的关税会影响到福特公司?特朗普和几家美国公司如福特公司对报道中所提关税分别持什么樣的观点?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赞同哪方的观点?通过问题的引导逐层深入地理解关税的内涵以及对进口国国内企业时商品价格的影响。

报道中所提的美国对进口钢材和铝材加征关税会使得其国内市场价格上涨,而作为汽车制造业原材料的钢材和铝材价格上涨,汽车制造业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如果保持利润不受影响,则需提高汽车成品的价格,但是一旦价格上涨,其国际市场竞争力将会下降。同时通过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辩证的思考,避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从特朗普政府的角度来讲,对进口钢材和铝材加征关税既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可以保护国内钢材和铝材的生产商;从汽车制造商及汽车消费者的角度来讲,该关税的影响又是不利的。使学生认识到“贸易问题的复杂在于并不存在单纯的国家利益,某些事情可能对一个国家的某群体有益,但可能会伤害其他团体的利益”(吴玉兰,罗予翎,2015),培养其全面性地考虑问题的思辨能力。

通过提供案例背景和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和讨论,使其对课本知识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3)利用商业新闻拓展外贸术语和表达。《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专业性强,涉及很多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术语和词汇,不适合使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如上文中VOA 2018年9月29日的一篇报道,篇幅为184单词的报道中出现了12个外贸术语或固定搭配,如在摘选文中加粗斜体字所示,具体包括imports,head of Ford Motor Company, the new tariffs on, price increases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200 billion of Chinese imports, increase prices, economic risk U.S. producers, tariffs on foreign competitors, set a 25 percent tariff on, 10 percent tariff等。以上外贸术语或固定搭配涉及了进出口、价格变动、关税等方面的表达,是学生将来从事外贸工作常用的专业词汇。

商业新闻中的专业术语和特有表达存在于真实自然的语境,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术语的内涵和使用。

二、结语

在面向英语专业学生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商业新闻的内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课堂讲授的知识点,锻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点反过来分析和观察国际贸易时事政策或具体的商业活动,同时还可以达到扩展外贸术语及专业词汇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利用商业新闻来提高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学有所悟,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莫再树,张芳.认知语用视角下中美商业新闻中话语标记语的对比研究[J].学术论坛,2015,38(06):151-155.

[2]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3]潘高.全球化视野下国际贸易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分析——以经济日报“中美贸易战”报道为例[J].视听,2019(06):188-190.

[4]吴玉兰,罗予翎.国际贸易新闻传播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以“中欧光伏贸易战”为例[J].新闻大学,2015(06):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