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性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联合检测的分析研究

2019-12-25顾丽丽韩燕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精核型精液

郑 旭,顾丽丽,李 翀,韩燕燕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000)

据统计全世界育龄夫妇中有10%-15%患有不育[1]。遗传学因素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染色体病,包括性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常染色体倒位、易位等在无精症患者中可高达20%,在少精子症患者中也可达8%[2]。遗传因素导致的精子畸形同样是男性不育重要致病原因。除男性克氏征外,Y染色体微缺失占男性不育第2位。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的定位于Y染色体长臂上(Yq11)的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afactor,AZF),存在多种与精子生成相关的关键基因位点[3]。本文主要研究天津地区男性不育患者中染色体变异和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及频率,分析两者联合检测的意义,为临床提供更详尽的诊断及治疗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 2018年1月— 2018年12月到天津中医一附院门诊就诊的130例严重少弱精症和无精症患者,120例配偶有不良妊娠史患者,排除睾丸炎、输精管道梗阻以及炎症性输精管梗阻等病因。患者年龄在20-48岁之间,平均(31.1±5.6)岁,筛选出 130例为生精障碍组,年龄21-45岁,平均(31.6±5.9)岁;120例为配偶不良妊娠组,年龄 22-46岁,平均(32.3±6.4)岁;60例同期门诊精液常规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年龄23-49岁,平均(32.7±6.1)岁。3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精液分析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4]的精液分析标准进行,精液离心沉淀涂片显微镜检查,计算机辅助精液技术分析:所有受检者均常规进行至少2次精液分析检查,对镜检未发现精子的受检者3次精液离心沉淀后仍未发现精子者定义为无精子症;精子浓度<15×106/ml时为少精子症。将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统称为生精障碍组。

1.2.2染色体核型检查 抽取患者外周血3 ml,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分析计数2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4-5个核型。结果分析按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2009)[5]进行。

1.2.3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 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由上海透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实时荧光PCR扩增检测Y染色体AZF区域内的6个序列标签位点,即AZFa区:SY84,SY86;AZFb区:SY127,SY134;AZFc区:SY254,SY255。内对照为ZFX/ZFY基因和SRY基因。采用伯乐CFX-96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扩增,扩增程序:第一阶段:50℃ 2 min,1个循环;第二阶段:95℃ 5 min,1个循环;第三阶段:95℃ 15 s,60℃ 35 s,72℃ 30 s,38个循环;第四阶段:72℃ 5 min,1个循环。在第三阶段收集 FAM/VIC/ROX/ Cy5荧光信号。当结果为典型的S型扩增曲线且Ct<32表示存在,否则表示缺失。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选用χ2检验比较各组染色体异常率和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出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及分布

130例男性生精障碍患者中,14例(10.77%)染色体出现异常,其中 36例(27.69%)表现为染色体多态性。120例配偶不良妊娠组中,4例(3.33%)染色体出现异常,42例(35%)为染色体多态性改变。60例精液正常对照组中,无染色体异常患者,7例(11.67%)为染色体多态性改变。染色体异常情况具体见表1。染色体异常在生精障碍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3,P<0.05)。染色体多态改变在生精障碍组、配偶不良妊娠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7,P<0.05;χ2=6.751,P<0.05)。见表2。

表1 各组染色体异常核型情况(例)

表2 3组间异常染色体发生率比较[n(%)]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配偶不良妊娠组比较,P<0.05;△与配偶不良妊娠组比较,P>0.05

2.2 各组中Y染色体微缺失的类型

根据欧洲男性协会(European Academy of andrology,EAA)和欧洲分子遗传实验质控网(European molecular genetics quality network,EMQN)推荐标准,本方法可判断AZFa、AZFb、AZFc,共3个区域,6个STS的微缺失,设置两个内对照基因,男性性别决定基因(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the chromosome,SRY)和编码锌指蛋白基因(Zinc finger protein,X—linked,ZFX;zinc finger protein.X—linked,ZFY)。在对照组中,未发现AZF异常。生精障碍组12例(12/130,9.23%)存在微缺失,配偶异常妊娠组8例(8/120,6.67%)存在微缺失,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2,P>0.05)。其中AZFa缺失只出现在生精障碍组中,配偶不良妊娠组与生精障碍组均以AZFc缺失为主,分别占比例是9例(9/12,75%)和7例(7/8,87.5%)。见表3。Y染色体缺失类型(图略)。

表3 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例)

2.3 Y染色体微缺失合并染色体异常核型情况分析

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共有20例,其中合并染色体异常的有7例,(7/20,35%),包括4种异常核型,都和性染色体异常相关。AZFc缺失的比例最高 75%(15/20)。其余染色体异常患者的Y染色体微缺失位点均存在,未见缺失。见表4。

表4 Y染色体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3 讨论

30%的男性不育由遗传因素引起,男性不育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6]。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和多态性变异是常见的导致男性不育的遗传因素[7]。本研究中生精障碍组患者中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为10.77%,而正常对照组中未见染色体异常核型。结果表明精液情况差导致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提高,尤其是性染色体的异常,如克氏征等对生精功能影响最大,这与Castro A[8]报道相符。在染色体核型异常中,克氏(Klinefelter)综合征 (47,XXY)最常见,也称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或原发性小睾丸症。以睾丸发育障碍和不育为主要特征,体征呈女性化倾向,大部分人无胡须、无喉结、体毛稀疏、阴毛呈女性分布。本文发现染色体畸变患者18例,其中10人为克氏综合征,占55.56%,均表现为无精症或少精症。证实性染色体异常是引起男性生精障碍的重要原因。与张永科等[9]报道一致。染色体畸变中发生率仅次于克氏综合征的为Y染色体倒位,占22.22%。本研究中生精障碍组患者染色体多态性改变占2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7%(P<0.05)。说明染色体多态性改变可能对精子产生及功能有一定影响,目前仍需加大样本,进一步研究证实。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配偶不良妊娠组患者的异常核型检出率3.33%,多态核型检出率为35%。一直以来,女性因素被认为是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而近几年的研究结果发现,在约50%的不孕不育夫妇中,男方因素是主要或者协同因素[10-12]。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提示配偶异常妊娠男性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更应引起特别重视。

Y染色体上的无精子症因子(AZF)与精子发生相关,AZF基因可分为AZFa、AZFb、AZFc三个区域,一个或几个区域的微缺失都会使精子生成障碍,导致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13],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第二大遗传学因素。本研究采用的是PCR荧光探针法,与传统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相比,PCR荧光探针法加样例数多,每次可做48人份,节约时间与成本,准确性高,操作标准化,是目前国内外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的首选方法[14]。

欧洲男科学会(EAA)和欧洲分子遗传实验质控网(EMQN)推荐使用SY84,SY86,SY127,SY134,SY254,SY255位点作为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位点,占欧洲人群的 95%。AZFa的缺失非常罕见,仅占男性不育Y染色体微缺失中的3%左右,整个区域缺失多表现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为原发性无精子症[15]。AZFb区和 AZFbc区缺失几乎无精子症,病理类型为SCOS综合征或精子发生阻滞[16]。AZFabc区缺失表现为无精子症;核型检查通常是(46,XX male)或等臂双着丝粒Y染色体(iso(Y)*)[17]。AZFc区域缺失患者临床表型和睾丸组织学类型多种多样,以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精子数进行性下降最为常见;多数患者有精子生成能力,可通睾丸穿刺获得精子,但是其男性后代将遗传这种AZFc微缺失。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者这种筛查方法简单无创,对男性不育患者具有诊断和预防价值[18]。

本研究250例不育患者中共发现20例Y染色体微缺失,占8%。稍高于李美珠等[19]检测的6.6%和陈琨发表的7.13%[20]。不同的民族、地区差异、纳入研究样本的标准以及标本量的不一致,都会得出不一致的结果数据[21]。本研究中AZFa缺失1例,AZFa+b+c缺失1例,AZFb+c缺失3例,AZFc缺失15例。说明在天津地区AZFc缺失占多数。这与Sabbaghian M[22]的研究一致。本文中生精障碍组共发现12例Y染色体微缺失,配偶异常妊娠组也存在8例Y染色体微缺失。提示生精障碍组和配偶异常妊娠组Y染色体微缺失发生率均较高。20例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中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有3例。提示这两种检测不能相互替代。由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只能观察到碱基对5Mb以上的问题,不能检测到微缺失,所以染色体核型分析及Y染色体AZF微缺失联合检测是首选。本研究还发现1例罕见的男性性反转患者,该患者社会性别为男性,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6,XX,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为AZFa、AZFb、AZFc及男性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均存在缺失,属于罕见类型,国内外鲜有报道较少,其发病原因和治疗原则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男性不育与染色体异常核型高度相关,同样与Y染色体微缺失密切相关。对男性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患者和配偶异常妊娠患者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类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概率大,其中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同时,Y染色体微缺失风险也较高。对患者进行联合检查可以使临床医生进一步明确病因,进而决定是否进行辅助生殖,为是否需要进行胚胎植入前诊断提供临床帮助。所以,对男性不育症患者应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联合检查,两者相辅相成,是非常有意义、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生精核型精液
348例无精子症睾丸穿刺活检的病理学分析
产前诊断指征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miR-27a和miR-605基因的多态性与严重生精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猪冷冻精液标准化生产
精液味道判断男人健康状态
显微镜取精助怀孕
百日草的核形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