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服装产业绿色创新发展之路

2019-12-24卫保卫濮琳姿陈之瑜

营销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面料服装

文/卫保卫 濮琳姿 陈之瑜

随着中国经济降速提质的持续进行,服装加工制造业也进入了转型时期,人口红利已经成为明日黄花,转型初期的阵痛正在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众多服装企业的发展,其中的生态标准不但成为我们转型自身的束缚,还成为了强势品牌国家构建贸易壁垒的工具。本文通过对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情况的综合分析,为纺织服装产业朝着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方向发展,提高创造创新能力,实现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众所周知,全球服装产业的价值链是由不同的购买者驱动的,其中品牌制作商是服装价值链的领导厂商,是上层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操控服装价值链中增值率高、赢利比例多的规划与品牌营销环节,而把增值率低、赢利比例少的加工环节配置在劳动力密布、薪酬低廉的国家和区域。由此,拥有大量低成本劳动力的中国便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作为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业,一方面承担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和出口创汇的重任,另一方面在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能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未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只有解决了节能减排、技术更新与设计创新等问题,才能实现长远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绿色创新发展的研究核心旨在探索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指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环保体系。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创新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增长模式。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全世界公布了划时代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自然环境的变化、资源的加速耗费、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类行为的理性规范等,强调利己与利他、当代与后代、局部与整体、效率与公平、结构和功能等的有机统一和协调。从以往理论文献研究的结果来看,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企业成长问题、产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共融问题,以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等方面。而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指服装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人类要利用自身力量去改变服装产业发展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的相关破坏,进而促进服装产业、自然、社会和科技的共同繁荣,通过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实现服装产业的长远发展。整体上现阶段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等方面,都已经出现了空前繁荣甚至过剩之状,但在繁荣的背后,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二)绿色创新发展

所谓“绿色发展”是一种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比如低碳经济的实现、生态产业模式的构建。服装产业绿色创新发展,简而言之就是以创新的理念和发展策略,促进服装产业的生态和谐发展,促使绿色、环保、低碳成为消费者和企业共同的理念,即在整个产业链,服装产品的开发、制造、使用、洗涤与回收再利用的诸多环节中不能产生危害身体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污染物,避免对大自然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比如规范公司的品牌和管理机制、精准市场细分、引入设计策略、提升特色产品附加值,或者结合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的生态价值等,进而实现其生态环境和服装产业的和谐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和国民消费能力的整体提升,人们一定会对服装产生更多的追求,即人们将进一步告别对服装的生理消费阶段,进入心理消费阶段,这种心理需求需要通过特定的载体来表现,服装产业的绿色创新发展刚好满足这一社会与个人的心理需求。

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一)开发环节

(1)纺织面料方面: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使用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混纺纤维等,大多数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直接通过选择面料小样进行款式设计,很难对纺织源头的棉花、纤维、以及纺织后的面料成分进行掌控。还有生态纺织面料的技术要求也较低,我国服装行业内执行的生态纺织品标准是GB/T1885-2009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基本等同于2010版本的Oeko-Tex Standard 100 国际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远远不能达到最新2019版本Oeko-Tex Standard 100的国际标准要求,比如,国标中缺乏对消解样品中重金属、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等的要求。

(2)造型设计方面:造型设计方面主要分为有两大问题,首先是在同类产品体系里,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许多低门槛进入的创业者或者投机者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成本进行产品开发,这导致早期辛苦进行产品开发的稳定经营者所花费的开发成本与利润收入不成正比,甚至这些早期进行产品开发的经营者随后也会变成投机者,进而加剧了产品的同质化。接着是当下由服装利益链顶端商家所塑造的快时尚概念影响深远,快速的时尚造型变换刺激着消费者不断的消费,追逐着每年时装周或者时尚达人所谓的时尚,进而加剧了服装产能的过剩和消费的过度。

(3)色彩设计方面:在色彩设计与应用过程中,设计师受流行趋势和消费趋势的影响,要遵循相关规律进行配色,这种配色更多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日渐增高的对潮流的追逐。因此,这种时尚产业飞速变化的流行色和过度的消费理念也造成了大众对棉麻自然色系呼唤度的不高。还有,随着时尚色彩的变换,不可避免的使用多种染色剂来满足不同商家对面料或者纱线颜色的需要,这种传统染色也造成了大量废水、废物和能源的消耗。同时,同质化产品导致竞争的加剧,价格战在所难免,由此也造成了面料或者纱线在染色过程中的偷工减料,比如色牢度不高等问题。

(4)工艺技术方面:当今,我国大部分服装生产企业的设备和技术都还比较落后,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但是用先进设备生产低档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更甚至将这些设备束之高阁。从装饰工艺方面来看则问题更多,在服装设计开发过程中,对装饰工艺要求较多,比如印花、洗水、绣花、钉珠等工艺的运用,都会对环境和消费者造成一定的损害,受高竞争导致的低利润的影响,这些工艺工厂在配合服装产品开发和大批量生产的环节,会降低或者省略掉污水处理设备的投入,再加上相关部门检查和治理的疏忽,进而造成了周边水资源的大量污染。此外,在珠片配饰市场上,还会有清晰的国产和进口的区别,国产的质量较差,有害金属超标,容易损坏,生产制造过程中也对环境也造成各种空气污染。

(二)生产环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是一个高污染行业,在政府组织开展的污染源普查中,纺织服装行业被列为重点污染行业,其生产过程中的印染污水一项的排放量就居制造行业第5位,化纤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硫磺、硫酸盐等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还有生产过程中的纺织机械、化纤机械等的电力消耗严重,能源消耗也是国外先进水平的30%。种种现象表明,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虽然发展较为成熟,集群优势明显,但就整个产业未来发展而言,竞争力和可持续性都面临着较大的考验。还有在装备技术方面,服装生产制造技术和国外相比还有加大差距,国产制造设备很多还存在着性能参差不齐,结构设计不合理、能耗较高,使用效果不佳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服装产业向生态产业转型的动力。还有许多企业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管理不规范,许多衣服也都随手丢在地上,由此,在生产的过程中也造成了服装的二次污染。

(三)使用环节

(1)消费者缺乏绿色消费观念和意识:大众对生态环保理念认识不够,绿色消费观念更不知为何物,剧烈的竞争也加剧了企业的市场营销力度,消费者更加容易被服装企业或品牌花花绿绿的广告或者推广活动所吸引,进而过度消费,买回来一堆廉价而不需要的衣服。

(2)消费者无力或者没有监管企业的意识:由于政府监管力度有限,消费者便应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是,大众普遍缺乏生态环保理念,对环境保护缺乏主人翁意识,甚至许多企业员工也是如此。因此,人民群众的监管就变成了纸上谈兵,还有部分当地政府为了经济业绩,故意忽视自己的监管指责,而企业也就顺水推舟,进而对相关法律法规都置之不理。

(四)回收环节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测算,2017年我国全社会完成服装总产量约456亿件。按照平均每件衣服300克的重量来算,即同样意味着,每年也大致会产生约1500万吨旧的废旧衣物。而根据2014年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得到的数据,当时比这个数量还要多的多,同时,废旧服装再利用率还不到1%。虽然许多品牌宣称建立了旧衣物回收系统,但是运行情况良好的不多。更有甚至直接焚烧,产生了更多有毒、有害的气体,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并污染了大气层。比如著名的国际快时尚品牌H&M,在被曝光后,终于承认对外多次以公益的名义,回收消费者手中的衣物,对内则把滞销的衣服,统统烧掉,简单粗暴的处理。且自2012年至今已累计销毁60吨。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对土地、水源、空气都造成很大的污染,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安全。在这些纺织物废料中,大多数还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然而,在当今纺织服装产业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旧衣物的回收还面临着不少难题。

(1)政府缺乏相关政策引导与宣传:目前,大多数的服装旧衣物回收还属于不同企业或者组织的公益行为,从政府层面来看,相关政策的引导和鼓励还远远不足。

(2)旧衣物回收系统刚刚起步且不健全:国内对于废旧服装的再生设计尚未形成规模,与国外相比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大多是对旧衣的改造,科技含量低,回收系统有待进一步健全。

(3)服装基础产能过剩导致回收利用率低:以宁波、常熟、虎门等纺织服装产业为例,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但也同时出现了“基础服装产能过剩和时尚产品供给不足” 的结构性矛盾,对大自然造成了较大的负担。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回收利用率方面,据有关报道,英国纺织品每年仅17%被回收利用,绝大部分被作为垃圾掩埋;日本仅10%被再利用,由此可见,服装产业的生态发展迫切需要提升其回收利用率。

绿色生态理念在当代服装产业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绿色生态理念作为可持续的服装发展潮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绿色生态服装的实现,绿色生态服装设计应符合“3R1D”原则:即Reduce(减少)、Reuse(重复)、Recycle(回收)、Degradable(可降解),即绿色生态服装设计应要求减少使用材料,可重复回收利用,材料可回收和易降解。其评价常以纺织品生产、消费、处理环节的生态性为依据。这种评价强调的是自然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注重人与自然的低碳共生,即服装从原材料种植之初,到整个生产及后处理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加工链中不存在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危害的污染,不含有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物质或不超过一定的极限,不含有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中间体物质等,这种要求贯穿了整个产业链。

(一)开发环节

(1)纺织面料方面:绿色的服装材料又叫生态服装材料,主要包括化学纤维、丝质和棉质等。绿色生态服装设计时应全面考虑选用材料的性能,选择无毒、无污染和易回收的材料。同时应降低材料损耗,避免选择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危害的材料,注重服装材料的生态评价。还有通过对有机材料的运用也可以进一步实现纺织面料的生态化,日常见的比较多的棉、麻、化纤、塑料、橡胶等都属于此类。比如彩棉的运用,彩棉具有天然色彩,无需染色、漂白,减少了环境污染;还有中国广东传统面料莨绸,其染料经植物手工提炼而成,具有较强的环保性。此外,新技术的研发也簇生了许多新的生态纺织面料,比如原生竹纤维面料、虾蟹壳面料、大豆蛋白纤维面料、霉菌丝面料、菠萝叶纤维面料、海藻纤维面料、蛛丝面料、牛奶蛋白纤维面料等。

(2)造型设计方面:绿色服装造型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有简约主义、自然主义和环保主义,绿色生态服装设计中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设计中体现简约主义,形成简洁的风格,赋予服装产品独具的魅力和应用价值,节约自然资源。其造型设计应注重环保主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体现服装造型设计对自然环境的美好愿望及服装与自然和谐的统一,这也是当前消费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的重要体现,让消费者发挥想象的空间,满足其审美愿望,提高服装的利用频率和延长服装的生命周期,达到节约自然资源的目的,其设计的常用方法有拼接纳绣设计、解构重组设计、降级再造设计等。还有结合新技术、新材料进行功能性的造型设计研发,比如,利用微型香水囊和牛奶蛋白纤维面料制作怡情服装;利用蜘蛛丝制作防弹服装;利用菠萝叶纤维制作防雨服装、利用松塔鳞状叶子结构的人造纤维组成新的纤维结构,进而制作会“呼吸”的服装;还有根据北极熊毛的结构,用人造中空霉菌丝纤维面料制作防寒服装,以及利用虾蟹壳面料制作抗菌服装等。

(3)色彩设计方面:绿色生态服装设计中应避免繁杂的颜色,繁杂的色彩会造成染色剂的浪费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也会造成消费者的视觉疲劳,形成对人的身心及视觉的污染。绿色生态服装的色彩设计应来源于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不能过度追求流行色,要凸显出大自然的美感,自然色彩的巧妙搭配可以引起人视觉上清新淡雅的感觉,同时,也充分反映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绿色服装色彩设计还可以通过图案来表达自然因素,将具象的花鸟鱼虫运用到色彩设计中,进一步突出绿色生态服装的设计感。比如日本著名时装设计师古川云雪,他的服装设计理念源于自然、花朵、树木、泥土、昆虫皆可融入服装,是一位倡导环保的设计大师,向人们传递回归自然的理念。出色的色彩设计还有助于生态的和谐,比如,2017年9 月 CSI(ColorSolutions International)推出了《可持续颜色和趋势》杂志,通过提供生态友好的色彩组合来激励设计师和色彩管理人员,其中的Cadira工艺还大大缩短了产品周转时间,减少了水、废物和能源的消耗,进而减少了染色环节对环境的污染。

(4)工艺技术方面:以制作技术为例,在服装制作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纸张及纺织面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浪费,在生产管理和设计管理过程中已经十分重视这种浪费带来的经济和环境影响。因此,在工艺技术方面要加强研发,提升相关服饰品的产品质量,引入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技术,推进技术升级。比如,现在已经在开发的“零浪费”制版技术,尽最大可能减少浪费,也有设计公司专门利用废布料加工服装或者配件。这些工艺技术的出现都是在逐步实现服装业的生态发展。

(5)其它方面:服装的包装设计也是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重要内容,选择易回收和重复利用的环保材料进行服装包装,一方面可以营造绿色产品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实现服装包装产品的回收再利用。还有配饰方面,欧盟已经禁止进口服装纺织品使用含镍在0.5mg/cm2以上与人体接触的辅料和配件,比如纽扣、拉链等金属物。因此,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寻找天然的材料设计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扣子,比如各种水产壳类制作的扣子色泽独特,还有坚果纽扣结实耐用,椰壳纽扣也无需染色,具有天然木纹,竹木纽扣则呈现了朴素的天然木纹等。

(二)生产环节

在生产环节,应对服装生产过程进行环保和清洁生产,通过优化传统的生产工艺,降低污染物的生产和排放。比如在生产环节引入智能制造,数字化、智能化引入生产线,逐渐实现无人化生产,通过新技术的不断完善,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强化技术创新和生态新产品研发,进而加速推进地区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还有通过“互联网+” 战略推动纺织服装企业构建创新生态商业模式,实现云端化的个性生产与管理,促进企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提升,进而对标国际一流品牌,增强服装品牌竞争力;还有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进而推进生产环节的生态化。比如兰精集团在2017年研发的TENCEL™ Luxe 植物生态环保莱赛尔长丝纤维,其原料木浆来自各类树种,包括桉树、云杉、松树和桦树,浆粕来自可持续发展林区,并根据兰精集团严格的木材及浆粕采购政策完成,从而获得了欧盟颁发的“欧洲环保大奖”,其革命性的闭合式莱赛尔生产工艺对水、能源、原料和化学品的消耗很少,从而把生产制造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三)使用环节

(1)正确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促进消费者思想意识形态转型:目前,生态环保理念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得到了飞速传播,服装产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到消费者绿色生态意识的转型。不仅在消费的过程中,在使用和后续的过程中也要塑造或融入端正的绿色消费观念,积极引导消费者,主动将过度消费的观念改变,最终使全社会的各行各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在20 世纪80 年代后半期,英国就进行了“绿色消费者运动”,该运动通过触动消费使用领域,进而也促进了生产领域环境保护的实现。

(2)积极参与企业监督,促进大众监管网络的构成:服装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单单依靠企业自觉和法律兼管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消费者积极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做好对这些服装企业的监管,进而促进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回收环节

(1)材料的回收利用:在纺织材料的循环再利用上,有很多选择,除了金属塑胶类可直接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很多纺织材料也可被回收利用。例如,利用下脚料和破旧衣物可以先进行分类,再制成单纤维状态进行利用。常见的有再生纤维织物、再生纤维非织造布、再生纤维填絮料、棉短绒。在美国化学学会第253届全国会议和博览会上,芬兰阿尔托大学发表研究结果,通过回收服装中的棉花再造纤维素纤维,进而提高了材料的生态环保性,并开展了从废弃的织物中回收染料的研究;中国浙江苍南也有个纺织品回收再利用基地,每年处理几十万吨的纺织废料,解决了浙江以及周边地区纺织废品处理难的问题,也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有美国线业旗下品牌REPERVE推出的再生纤芯环保缝纫线,线芯由废弃塑料瓶回收制造而生,再生材料为绿色生态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力,使得REPERVE声望大增。

(2)整件服装的回收利用

国际上针对废旧服装回收及再利用的研究发展迅速,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环保服装的开发,一方面政府注重对环保理念的宣传和传递,另一方面设计师追求服装再生设计方法的突破创新。无论是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网络品牌或是原创设计师,生态设计理念正在逐渐扩散并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美国规定企业生产的能够符合“再生”标准的服装,其定价可比普通服装产品提高10%左右,并且在销售的商店内设有旧衣回收箱,消费者在下次购买同品牌服装时可将旧衣回收并抵扣部分金额;英国TRAID机构是一个致力于帮助世界纺织业的组织,机构每天接收人们捐赠的衣物,并将废旧服装根据色彩、面料花型等元素进行归类,然后设计师会对其重新制作或设计,创作出的产品极具设计感;法国部分地方政府则规定服装企业推向市场的服装、鞋靴等产品,企业需要负责产品使用后的回收及再利用,如国际大牌爱马仕设立的Petith 创意工坊,再生设计师选材都来自爱马仕产品制作中余下的材料,经过设计师和工匠的缝补、拼合、打碎、割裂、更新而重生,每件作品都充满精巧技艺与奇思妙想;在日本,Recycler Jeplan公司则致力于回收棉纤维与涤纶纤维,并从废旧衣物中提取乙醇,Jeplan称1吨废弃衣物可产生约700升乙醇,这可以大大节约占地和水资源;在我国上海日藩事业有限公司旗下的主导女装品牌“播”,就曾推出过回收再造材料的夏季女装,其质感类似于绵绸面料;还有一些独立设计师开设了旧衣改造工作室,将收集的废旧服装通过拼接、贴布、镶嵌等手法进行再生设计,再以全新的结构与造型重塑这些旧衣物的价值。

(五)其它环节

(1)政府层面: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服装业用料的强制性标准,加强环保立法,或者通过舆论宣传进一步引导良好的消费观念的形成,比如光盘政策的引导,减少了中国无数吨粮食的浪费。所以这些优良的理念和传统还需要政府进行有效引导,进而促进消费者意识形态的转变,并逐渐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支持主动进行绿色转型的服装企业,大力发展生态时尚纺织服装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企业层面: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可持续理念从源头开始贯彻,实现文化层面的可持续,即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例如,美国快时尚零售巨头Gap 表示,该品牌将从2021 年开始将仅从被其认为可持续的生产商或有机农场购买棉花,大大提升了品牌形象;H&M 则计划在2030年之前实现所有原材料均采用回收材料,目前这一比例已经达到35%。无印良品则始终坚持着环保观念,推行一种简约的设计,极大可能的减少产品污染问题。此外,企业要参与国际化竞争,就必须要兼顾三个方面的平衡,即经济、社会责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消费者层面:鼓励消费者个人或者街区开办家庭庭院甩卖、鼓励慈善机构开办旧货店、鼓励个人或者企业开展日常租赁业务等,进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和周转率。

总之,服装产业目前依然是全球主要污染行业之一,服装废弃物堆积如山,服装染色对环境的污染也依然触目惊心,在服装产业的科技与创新不断涌现的同时,对服装产品进行绿色生态设计与研发还要持续开展,通过对产品研发、使用到回收相关节点的控制,进而促进“生态产业闭环”的形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面料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的企业担当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