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2019-12-24杨生团刘振奋

营销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农民

文/杨生团 刘振奋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展现出巨大的活力与对我国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是我们每一个关心农村问题的人应该思考的,本文主要就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与措施进行探讨。

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国家发展大局的充分考虑,是促进亿万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利武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首先就必须要考虑贫困农村的问题,从以往经验来看,发展集体经济对贫困农村发展具有巨大推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条件下,通过集体经济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才会更快的推动贫困农村的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贫困农村与集体经济就好比实践和认识,用集体经济理论加上具体贫苦农村实践,推动两者共同发展,即可发展我国集体经济理论,探索有效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又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有重要推动作用。

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

自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在人民公社下的农村合作化时期,主要将农民各自所有的生产资料在集体中使用,由集体进行组织生产,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社办、队办集体企业,,这些企业受到国家政策与地方政府的约束,内部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强调“一大二公”,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时期即改革开放后的充分发展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组织替代了以公社为单位的农村经营组织,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集体经济从此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同农村地区实行了不同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各地都不断探索出符合当地发展的“因地制宜”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善山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有着集体经济代名词的南街村更是把集体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早在1991年,南街村就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把工农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天下第一村”华西村通过“投资建厂”“控股入股”等方式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在新的时期新的条件下,要通过不断的发展变革,才能充分保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时代在发展,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进步,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贫困农村才会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集体经济正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才获得更好的发展,当下,我国面临的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主要有:

(一)难以探索出符合当地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各地实际情况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有些贫困地区基础设落后,人们基本生活问题还并得不到有效保障,完全没有资金进行集体经济发展,地方政府本身也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去支持当地集体经济发展;而有些地方基础设施较完善,土地肥沃;不同地区的情况总是不一样的,表面的东西虽然有时候容易看到,但深入的问题却难以发现,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不能一概而论,盲目借鉴是不可取的。

(二)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不断增大

近郊村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村办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远郊的多数边远乡村,既无村办企业,又无土地(含水面)资源,无自主创收能力,收不抵支。同样是农村,有些地区通过正确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获得非常大的发展,基础设施、教育和养老等都得到保障,手中存款大幅增加,而有些地区,虽然集体经济有所发展,但发展滞后,人们得不到满足,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更容易激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如何去平衡集体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一大难题。

(三)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管理者还是村委等,缺乏系统完备的知识,接受新思想新方法的能力较差,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落后,不能充分激发集体经济内在发展活力,部分人员没有长远的目光,格局小。个别村组集体经济的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发包费、租金回收不力,造成集体虽有经济收入,但收入太低,有个别承包者长期拖欠承包费,村、组收取承包费困难;缺乏监督与资金管理机制,容易造成腐败等问题,影响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

(四)基础设施落后,对外联系闭塞

基础设施的建设对集体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基础设施涉及农村的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基础设施落后,发展集体经济就缺乏基础,缺乏动力,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大多电网设备差但用电成本高,道路建设质量差、流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都严重阻碍集体经济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的发展,再加上政府不充分的支持,集体经济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地区难以取得发展,贫困问题依旧存在。

对策研究

发展集体经济有助于促进村庄发展,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但发展集体经济虽然好,如果不能因地制宜的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区域发展的集体经济模式,那集体经济就很难给本区域带来效益与发展。发展集体经济需要特定的区位、资源、人才等条件,要充分利用每个村庄的特色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集体经济,不可贪求过快发展,一步一步发展,不断探索各村庄发展集体经济的特色优势,利用特色资源优势,比如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等,通过重点发展,谋取政府的政策照顾,通过开办集体企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要利用各地的人才优势,发挥人才的推动与带动作用,推动集体经济完善发展。通过不同的发展集体经济的形式,去充分实现集体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借鉴吸收也很重要,通过开办股份合作型股份经济合作社,激发土地、农民活力;通过村企联合,统一经营,互惠互利,增加农民收取;通过资源开发,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林木、房地产等开办自己的村级企业,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各个不同贫困村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借鉴吸收,自己探索等方式,推动符合本地区的集体经济的发展,保障农民利益。

我国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但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乡村获得充分发展,还有一部分乡村很少获得发展,以前城乡收入不断拉大,现在各乡村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这样就很容易产生社会问题。平衡集体经济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政府要担负起重任,对广大农村要一视同仁,充分给予政策支持,既要支持,又要激发各乡村自己的内在积极性;先富要带动后富,成功发展集体经济的乡村要把自己的经验与教训,传授给想要发展集体经济的乡村,各不同乡村可以互相帮助,互利互惠,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要想解决不平衡的问题,还需各集体经济的参与者贡献自己的力量,多为自己的集体经济组织出谋划策,推动自身富裕,推动集体经济良好发展。

发展集体经济,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而完善的管理体制需要有足够的人才来制定和实施。要着重筛选好村委领导人,有好的执行力才能更好的推进政策的实施,注重从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优秀企业家、返乡创业者和退伍军人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两委”成员,领导班子建设好,集体经济发展才有保障。

要强化对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监督,防止资产流失,规范财务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的规范化管理,防止集体经济财产滥用。要有充分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手段,实行规范化管理,多劳多得,要注重讲究公平,要能激发与调动农民的生产与参与积极性。

推动人员管理、资金管理、技术管理向制度化方向发展,重大事情决策要公开化、民主化、透明化,确保集体经济更加规范的发展。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建设,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法律轨道中,加强监督管理,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基础设施是基础,只有有了好的基础设施贫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才会有基石,要做好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因地、因时制宜,政府更要大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后续管理与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农民自身有意识的发展,农民有需求,有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更好;要加强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服务均等化,让农民衣食住行都能安心。只有基础设施建设好了,集体经济发展才有保障,政府支持,农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才有保障。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农民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饸饹面“贷”富农民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