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2019-12-23孙翕陈若梅李艳

计算机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孙翕 陈若梅 李艳

摘  要: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被普遍采用。以蓝墨云班课为支撑,采用基于移动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Windows 程序设计基础.net”课程中实施。实践证明,该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学有效性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 蓝墨云班课;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移动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6-8228(2019)12-105-03

Design and practice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oso Teach”

Sun Xi, Chen Ruomei, Li Yan

(Shaan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updating of teaching concept, flipped classroom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as a new teaching mode. Supported by “Moso Teach”, the mobile technology based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adopted in the course of "Windows Programming Foundation .net".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is mod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enhancing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Moso Teach;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mobile technology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不断更新,移动学习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线上、线下学习需求。

“翻转课堂”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1],而蓝墨云班课是一种通过使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教学互动的平台。

本文以Windows程序设计基础.net课程教学为例,论述了使用该平台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实践证明,翻转课堂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并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最初的教学实践来源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其基本思路:课前由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并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寻找答案。学生在课前完成新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交流讨论和拓展提升[2]。

传統教学是课上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再完成作业,而翻转课堂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及课堂时间使用进行重新建构,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进行颠倒安排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3]。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把需要学习的资料放在网络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种学习平台很多,其中一个平台就是蓝墨云班课。

2 蓝墨云班课

蓝墨云班课是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内外及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信息化教学平台[4]。该平台以教师在云端创建的班课空间为基础,为学生提供移动设备上的视频、课件、资料、消息推送、作业等服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随时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如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等。

蓝墨云班课为移动环境下的泛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授课和学习模式,同时把教师和学生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和资源共享。

3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Windows程序设计基础.net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3.1 Windows 程序设计基础.net课程现状

Windows程序设计基础.net是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培养学生掌握C#语法,了解面向对象的设计和编程方法,同时具有进行C/S软件体系结构程序设计、分析、编码和测试的能力。该课程学时为36,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内容多,课时少,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难度高,对简单的程序勉强还可以接受,但是对一些复杂语言结构的理解、动手编写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感到很困难。C#语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语法规则比较抽象,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压力。因此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

为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Windows程序设计基础.net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2 教学设计

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本课程以蓝墨云班课为支撑,从课前任务、课堂活动和课后反馈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课前将课程相关的资料上传到网络,学生使用手机、笔记本等载体提前学习,通过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和难点,或者在课前自测时发现问题。而课堂教学则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协作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后学生借助平台开展课后拓展学习,对知识点加以巩固。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Windows程序设计基础.net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如图1所示[5]。

3.3 教学实施

本文以Windows程序设计基础.net课程第6章ADO.NET——非连接状态下的数据存取为例,具体说明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3.3.1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影响翻转课堂能否实施的关键,首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其中微课视频是最重要的一个资源,好的微课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按照老师的教学思路学习相关的课程内容;其次是自测题的设置要能很好地反映知识点,这是老师得到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的重要窗口。

学生通过蓝墨云班课接收老师发送的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单,自行观看视频并完成自测题。老师通过蓝墨云班课数据统计的功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测试题完成情况,更准确的把握教学重点,从而调整课堂教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答疑讨论”中留言,老师及时进行解答。

教学资源发布后,所有学生的手机会收到即时消息通知,如果该学生浏览或下载过该资源,资源后面的数字可以即时统计,对没有预习的学生可以进行提醒,方便教师监督学生按时完成课前学习。

3.3.2 课堂活动

在ADO.NET——非连接状态下的数据存取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引入“超市商品管理系统”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客户端完成商品信息的浏览、添加、查询、修改和删除等功能。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前演示已完成的界面。学生看到了系统功能的实际运行效果,会对系统设计产生兴趣,继而寻找相应的知识点,为下一步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根据课前设计的学习任务单上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第三步让学生回顾前导课程数据库基础并设计出数据表,在Microsoft SQL Server2012中实现。然后对本节课的重点“ADO.NET对象的对象模型”进行讲述,举例介绍Connection、Command、DataAdapter、DataSet几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并示范如何使用Visual Studio2017集成环境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随后将班级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介绍一个ADO.NET对象,继而归纳出客户端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进行交互的步骤。在明确了数据存取步骤以后,下一步讨论系统的设计界面,将系统功能模块中需要实现的内容进行分组设计。设计完成以后分组进行演示,在演示结束后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评价。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归纳,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并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个与教学案例相似的练习,巩固知识。

3.3.3 课后拓展

课后阶段,师生在蓝墨云班课的作业任务模块中进行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此来检验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且学生间作业的互评增加了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此外教师可以发起调查问卷或者答疑讨论,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疑问,增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课后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借助蓝墨云班课的数据分析能力,及时了解学生的过程考核情况(所有的考核结果最终都量化为经验值)。通过分析考核结果制定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任务。

4 教学效果分析

在使用基于蓝墨云班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后,为了了解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在本课程结束时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对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该教学模式在调动学习主动性和增强师生间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也有学生指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同学没有积极参与,其态度影响了组内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学生提出几点建议,首先,教师要尽可能早的上传学习资源,方便学生安排时间学习;其次,希望老师在小组分配上更加合理,能给学生更多机会进行展示。

此外,在階段性测试和期终考试中,学生的考核成绩比之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蓝墨云班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在《Windows程序设计基础.net》课程中进行了实施。该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但是受学生学习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和评价机制的制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点放到课前的自学环节,这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传统课堂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不强,尤其对一些自我约束性较差的学生,在缺乏教师约束的情况下,可能基本知识点都无法掌握,这就影响到翻转课堂实施的首要环节。

其次,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和设计的课堂活动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课外的“知识传授”主要是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教学视频的好坏是能否将课外时间最大延伸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所以,质量高的教学视频是实施翻转课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视频制作上要充分考虑到时长、视觉效果、知识凝练等,避免单调的讲述。同时教师还应该使用平台提供的统计功能,将课前学习获得的经验值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以此来对学生加以适当的约束。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取决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程度。一方面通过在平台的交互,教师对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化安排,通过分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这对教师在课堂把控能力、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如何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也是考验教师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才能逐步完善该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2] 单好民.翻转课堂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证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7.7:81-84

[3]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4] 袁纳新.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以《NAT技术的应用》教学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 10:179-182

[5] 郭晓艳.基于实践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及其改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6.3:24-28

猜你喜欢

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信息技术学科的合作学习应用
微信与蓝墨云班课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也谈“翻转课堂”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