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器乐物语中的红色叙事

2019-12-23王颖峰廖栗

老区建设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井冈山

王颖峰 廖栗

[提 要]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是井冈山大学的一张红色名片,它是一部用井冈山革命老区的红色音乐来讲述井冈山革命斗争故事的舞台艺术作品,目前已经成功演出了240多场。在这台节目中,除了红色歌曲之外,器乐手段对红色音声景观的历史再现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无限的音乐想象空间中,器乐物语是如何在推动该剧剧情发展与情感渲染的过程中实现“以乐感人”和“以乐化人”的红色叙事的呢?这其中的艺术手段和音乐密码值得深入探究。

[关键词]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器乐叙事;红色美育

[作者简介]王颖峰(1973—),男,井冈山大学讲师,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音乐学、文化艺术与传播;廖 栗(1997—),男,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学生。(江西南昌 330022)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课题“井冈山红色歌谣在音乐创作课程中的教学转化研究——基于《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教学实践”(JXJG-17-9-10)

截止到2019年4月18日,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以下简称为《井冈山》)已经完满演出了245场,它是井冈山大学联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和同济大学共同打造的一台教学演出节目,试图用革命老区富有特色的音乐舞蹈形式来培养人才和传递井冈山精神。在该剧中不只是歌声再现,还有器乐物语中的革命叙事。其中,有的是以声乐伴奏形式存在的,有的是以画外音或旁白中的背景音乐形式存在的,有的是以不同歌曲之间的过门或者剧目中不同篇章之间过门的形式存在的,还有的是直接以独奏的形式存在等等。这种器乐语言虽然没有歌曲语言那么有实际语义和情感指向性,但是它们在剧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有着独立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因为有时候在纯器乐音声物语面前,语言文字的表述是苍白的和无力的,而那种“妙不可言”的器乐物语却能为节目带来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音画想象与情感烘托。下面我们就对《井冈山》中出现的部分器乐作品进行分析,探究其器乐物语下革命叙事的秘密。

一、独立呈现的器乐叙事

这是一种以乐器物理震动后而产生的音高、音色、音值、音量等变化来作为情感表达或叙事手段的音乐艺术语言,即我们所说的“器乐物语”。其表现类型有各种乐器的独奏、重奏和合奏等形式,基本上都是以“纯音乐”的面貌出现。但是与普通的器乐独奏或交响乐音乐会又有所不同,《井冈山》中单独呈现的器乐作品是与舞台表演相辅相成的,舞台上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和情景设定都离不开器乐音声物语所营造的情感渲染与背景烘托,这种叙事以剧中的《一封家书》和《成长》两个场景最为明显。

第一个场景《一封家书》的情节设定为革命先烈们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故事,再现了主人公毅安与志强的革命爱情故事,表现了他们极其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信念。在人物性格刻画上既有满腔的革命热情,也有柔情似水、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一面。因此,其器乐叙事既要体现出如歌如泣的思念之情还要体现出荡气回肠的舍小家顾大家之意。为了达到预设效果,我们以管弦乐为器乐叙事的主要手段,通过器乐音色上的变化与对比,音程、和声、旋律、节奏、力度、速度和配器等音乐要素的把控与巧妙组合,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不仅把革命烈士内心细腻的情感变化描绘的淋漓尽致,也让在场的许多观众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比如在配器上,为了更好地表现毅安和志强天各一方的革命爱情故事,我们在整体上采用了弦乐来表达天各一方的思念与情感倾诉,其接近人声音色的大提琴奏出的旋律优美柔和,与《井冈山》其他部分的配乐有较大差异。有人说这段音乐是整个《井冈山》内容中旋律最为优美的,它结合舞台屏幕的多媒体视频、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和主人公的情景表演,共同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情感想象空间,使每个人心中都在上演着一出“自我模拟”的凄美革命爱情故事。

具体而言,首先在画外音的深情诉说下,“恋爱中”的弦乐在中声区逐渐响起,随着三角铁的五声“叮”响,革命爱情的红色叙事缓缓拉开帷幕,音乐中深情委婉的旋律“恨不得”要把在天各一方的小夫妻拉到一起。此时,舞台屏幕中出现了一只鸿雁,飞过无尽的大海和森林,象征着革命爱情书信的传递者,也象征着革命人远大的革命理想和鸿鹄之志。在充满思念柔情的音乐中,营造了一个在风和日丽的蓝天白云下互相倾诉着彼此分离后的故事。毅安爱的倾诉源于弦乐的独白,而当毅安说“为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时候,情绪变得坚毅而自豪,定音鼓的声音由此而入,四声定音鼓表明了革命战士毅安对于井冈山革命坚定的信念,充分渲染出毅安对革命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与热情,刻画出一个为了革命的战士而把爱情放在身后的伟大形象。中提琴旋律的连绵不断、如泣如诉,偶尔伴随着长号与圆号的浑厚感,管弦乐的结合充分把毅安的心路历程完美地诠释了出来,既表达了对自己的爱人志强的不舍与思念,又表达了对井冈山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的决心,并随着毅安与志强的对话刻画出志强对自己爱人的思念与不舍。随后长号与三角铁共同加入,则表现了志强对井冈山革命胜利的期盼与对自己爱人能否归来的担忧。但是,在小家和大家的取舍之下,志强鼓励自己的爱人不要担心家人:“去吧!毅安,去为我们信仰的主义而战斗吧······”最后,在器乐物语和情景对白等多种艺术手段的共同推进下,全场的高潮也随之来临,管弦乐队越来越激昂的音乐全奏,把这对革命恋人之间超越爱情的红色爱恋表達的轰轰烈烈。

第二个场景《成长》是《井冈山》中第三篇《伟大创举》中的第一节。讲述了工农革命战士的成长过程,从一名普通的、没有文化的劳苦农民经过党组织和军队的培养,逐渐成长为一名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红军战士的故事。这里的器乐叙事主要表现在舞台场景的描绘和音声模拟上,尤其是“学识字”和书写“入党誓词”等主要场景更要体现出器乐物语的模拟性和重要意义。

背景画面上首先出现的是井冈山龙市龙江书院——红军军官教导队将在这所古朴的建筑内上课。教室的上方端正地悬挂着马克思、列宁的画像,这时缓慢而优美的圆号声由弱渐强,灯光也由暗转明,在灿烂而充满朝气的舞台灯光下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景观。而后清澈的竖琴拨奏也使音乐充满了朝气与活力,民族拉弦乐用三拍子的优美律动使整个舞台沉浸在轻松、欢快、幽默、积极、温暖而又充满憧憬的学习氛围当中。此时,一男红军战士从舞台左边朝舞台的中央做翻腾动作,背向观众定位,并向舞台两边挥手示意集合上课;而边上一群男女红军新战士从舞台两侧跳跃着走向舞台右边后区,整整齐齐地席地而坐,面向舞台后方中央的马克思、列宁画像,准备上课;随后年轻的红军女教官在柔美而温暖的弦乐齐奏中走出,她的右手比划着“土”与“田”字的书写动作,一笔一画耐心地教导战士们识字。在两声清脆的钟琴后出现单簧管的断奏,接着进入重复的弦乐齐奏阶段,音乐轻松、温暖又充满了激情。当女教官教导年轻的新战士写字的时候,音乐的整体是轻松欢快的,小提琴的跳弓与连弓交错运用,使音乐的语汇表达更加的丰富多彩。舞台上的少年与战士们一起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女教官不断地提问,红军战士们踊跃地举手回答,舞台上课堂的气氛庄重而又活泼。少年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热烈有力的乐队声中叙述了少年思想的成熟过程,这名农民的穷苦少年在党的培养下最终正式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其外在标志就是红军女教官给他戴上了军帽,这一脱胎换骨的蜕变赢得了台上台下热烈的掌声。音乐的风格很快由欢快抒情转换为紧张与压抑,大提琴在低音区采用了低沉而坚定的级进音型手法,预示着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即将开始,与前面轻松温暖的课堂学习音乐形成鲜明对比,表明红军战士不仅在学习中获得成长,更需要在战斗中获得成长。在此紧急情况下,舞台上少年与女教官相互掩护撤离,舞台上逐渐硝烟弥漫,模拟战争场景,小提琴密集而快速的音阶走动以及大提琴的半音进行,把紧张的战斗气氛推向高潮。

二、歌曲伴奏中的器乐叙事

《井冈山》中共包含了18首革命历史歌曲,这些歌曲采用独唱、重唱、或者合唱的方式,每一首歌曲都不是清唱,都有管弦乐伴奏。这些歌曲伴奏中的器乐部分也有着独特的叙事功能,为剧情的铺垫、场景的烘托和人物性格的刻画等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比如《序》中的《国际歌》是一首颂扬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歌曲,该歌曲采用了齐唱的形式,在伴奏乐器上采用的是管弦乐手法,以便能在力度上更好地体现出号召全世界劳苦人民“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万众一心的革命气势。我们采用了进行曲曲风和传统的和声编配,首先由弱起节奏上行纯四度音程开始营造从期待到肯定的情绪积累,并大量运用七和弦的矛盾冲突与大小三和弦的色彩变化,使观众在空间和时间上感受到情感上的沖击、心灵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升华。音乐被设计为单二部曲式的结构,原版乐谱为C大调4/2拍,这里根据合唱队员的自身条件我们适当降低了一个大二度,即采用了4/4拍子bB大调的调式体系。手法是先由弦乐组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担任主要的旋律部分,并以打击乐中的定音鼓与小军鼓作为渲染情感,而后长号与单簧管的声音也逐渐加入。铜管乐的加入使得《国际歌》整曲变得更加的恢弘与大气,而小军鼓的附点节奏型和步伐感也让人感到一种革命的力量和信念。

又比如《西江月·井冈山》是第二篇《星火燎原》中的歌曲,表现的是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紧迫情况下红军将士们与之斗智斗勇、不畏牺牲的革命英雄气概,并最终成功坚守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达到“我自岿然不动”般的固若金汤。这种战场上炮火连天的战争场景叙事必然离不开庞大的管弦乐编制,尤其是铜管乐和打击乐的运用至关重要。比如在幕启的时候首先用大号、小号、圆号等一连串急促下行的固定音型营造了一种大敌压境下“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战斗前的压抑与紧张气氛。随后,音乐的旋律不断上扬,节奏越来越急促,气氛也越来越紧张,以女声“啊”为人声背景,由管乐组的长号与大号为人声的主伴奏,“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歌词的前两句因为管乐声,充分体现出井冈山黄洋界上浑宏的战斗场面和红军必胜的决心与强大的声势。“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与前一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旋律曲调开始慢慢上扬,人声在小号、圆号等管乐组的烘托中不断张扬,密集的大小军鼓也有在不同程度上的辅助,共同营造了井冈山人民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的气概和英勇坚定的战斗意志。战争是惨烈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随后的打击乐和铜管乐器相互交织,共同营造出一种战争的既视感。弦乐组短促而密集,展现出一种战斗进程感的画面,铜管乐中的大号、圆号充分渲染了战争的场景,而打击乐中的小军鼓、定音鼓则充分了描绘了战斗的激烈程度,弦乐组中急促的提琴声上下翻舞,在铜管乐、打击乐、弦乐的合奏下,一幅声像具备的惨烈的战斗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从“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这一句开始,器乐叙事中的旋律开始变得激昂了起来,曲调激昂而坚定,配合此处的歌词往复了两次,着重强调了井冈山人民众志成城必胜的决心。“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是乐曲的高潮部分,井冈山军民打垮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在黄洋界炮火的协助下,激烈的反攻开始了,枪炮声、喊杀声震天动地,把敌人打的狼狈逃窜,此时管弦乐中也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宣告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器乐叙事中透露出战斗后的胜利喜悦。

三、剧情画外音或旁白中的器乐叙事

《井冈山》的一些舞台情景表演中夹杂着旁白或者画外音,这类场景是没有歌声叙事的,除了舞台上演员的肢体叙事和偶尔的旁白之外,这里的器乐物语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音声景观营造的作用,使革命故事的讲述更加立体动人。

比如在《为有牺牲多壮志》一幕中,剧情画外音中的器乐物语是极具特色的音乐表现手法。首先,器乐叙事采用强有力的铜管吹响了恐怖的战斗主题乐曲,在一连尖锐而短促的下行音阶中,紧张而又激烈的节奏音型预示着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围剿”即将开始。随后,灯光突变、枪声骤起,急促而激烈的不协和音响打破了短暂的宁静,战斗已经开始。在器乐的叙事上,采用了常规管弦乐队和真实的枪声炮声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随着剧情的发展尽可能的再现历史。在音区上,中提琴密集而又仓促的声音从高音区流向低音区,音乐氛围也由一开始的松弛转变为紧张。在音色上,中提琴的声音是柔和、深沉又略带些沙哑的,在音乐旋律的下行运动中,中提琴把深沉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把伤员们的心绪不宁充分表现了出来。由于敌人的突然袭击,小井医院的一百三十多名伤病员和医护人员还没有来得及转移就被敌人包围了。舞台上,几名相对轻伤的红军战士和医务人员双手展开,用舞蹈肢体语言来表现出他们想要保护身后众人的决心,而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必然死亡的命运。此时,中提琴的节奏短促、旋律激烈上扬,低音提琴下行的旋律在另外一个声部辅助着中提琴显示出革命志士面对死亡的坚贞与不屈。敌人是残酷无情的,在中提琴大字一组上A音的一声长音中,刽子手们的枪声也随之响起,烈士们一个又一个的倒下了,悲壮而决绝。这一章节的器乐物语具有明显的描述性,手法比较细腻而精彩,不管是烈士们紧张的状态,还是牺牲时的壮烈,都形象而真实地呈现着。

《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剧情延续就是《小井英烈》这一节,在此章节中画外音的解说更为明显,器乐的叙事手段则以表情性的语言模拟为主,既有写意也有写实,它通过器乐物语的手段试图描绘出每一个革命烈士鲜活的音乐性格。当革命英雄们一个接一个的倒在了血泊之中时,配乐上通过和声的多声织体加深了对国民党反动派残忍与顽固的素描。惨烈的战斗之后,英勇牺牲的革命志士感天动地,一段“休克性”的短暂寂静之后,低沉悲切的中音提琴由远而近,其低沉而悲切的旋律把音乐的情绪渲染的如泣如诉,一声又一声的深深叩击在人们的心头上。在红色的朦胧灯光中,英雄们突然又一个个的站了起来,但是台上的舞者却怎么也触碰不到那些死去的烈士,原来这只是她的幻想。此时的器乐叙事用连续不断的切分节奏、跳音节奏等以获得不断的加速,灯光也不断的切换,以配合台上舞者的肢体语言共同把剧情再一次推向另一个高潮。

四、章节连接处的器乐叙事

《井冈山》的结构布局是由五个大的部分组成的,在各个篇章之间与歌曲之间有时会采用过门的处理手法,这些地方的器乐叙事也给观众留下来较深的印象。

比如在《序》中的开头就有一段器乐前奏音乐,首先是用庄重而又富于张力的铜管乐中的大号奏出悲痛、缓慢的曲调,大提琴的加入则使黎明前的黑暗色彩更加沉重,大革命的失败给当时的中国革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再加上定音鼓的沉闷物语,让人心情沉重。这种器乐叙事手法使在场的观众一下子从演出前的躁动安静下来,从当前和平年代的欢声笑语中迅速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此时,作为舞台背景的大银幕上出现了当时的影像资料。台面灯光暗淡,在灰暗的天幕下乌云密布,有一条厚重的链条阴森恐怖,刺耳的镣铐声和凄厉风雨声伴随着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再现历史场景。这时的艺术手法是复合多样的,在由器乐叙事、舞台表演、多媒体背景视频和画外音解说等艺术手段共同构建的音声景观中,观众们的思绪跨越时空、情景合一、物我合一,把自己想象成舞臺上音声景观中井冈山革命斗争前夕的任何一个在场的“小我”,这种角色想象是由器乐物语的听觉触动和舞台情景的视觉触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其中,管弦乐的浑厚与坚定,表现了英烈永恒,革命必胜的信心。在画外音的旁白中,大量的半音音阶进行与不协和和弦的使用更增添了场景的悲壮情绪。此时,一道闪电划破了天空,雷声在耳边响起,白光照在一群革命烈士身上,他们伤痕累累、衣衫褴褛,带着沉重的镣铐艰难地走向刑场。革命志士们并肩牵手,虽然身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但他们没有丝毫畏惧和退缩,步伐坚定而有力,由木管组和弦乐组交替出现的英雄主题从中音区的悲壮向高音区的激昂迂回攀升,显示出革命者的视死如归和大义凛然的气魄。突然一声声高亢激情的“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不绝于耳,随后机关枪“哒哒哒”的响起,革命者先后就义。随后一个解说的画外音出现,画外音之后又以低音提琴反复演奏下行的旋律,压抑而悲壮。此时突然响起几声沉闷的大锣,显得异常的阴森而恐怖。随后,以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重奏旋律显得低沉哀怨而又不失刚毅,表现出革命者悲伤而又充满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在《序》和第一篇章之间的器乐叙事主要是为了表现出黎明前的黑暗。在乌云翻滚、山风呼啸的幕景中,灯光开始由暗转亮,并以红色的灯光为主,随后起义的枪声划破了长空,军号声、枪炮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秋收起义拉开了帷幕。在《秋收起义》主题音调的号角声划破长空之后,旋律多次移调重复,显得激荡而悠扬。在画外音背景介绍结束之后,一群暴动的工农商学兵手拿各种武器冲上舞台,一时间,刀光剑影、炮火连天,在十六分音符紧张密集的音符涌动中,混杂着“冲啊”“杀啊”的呼喊声,枪炮声以及金属碰撞的声音共同营造出一副激烈战斗的场面。最后,由圆号奏出《秋收起义》的主题变奏,灯光逐渐转亮,打向合唱团的演员们,《秋收起义歌》的歌唱响彻全场。

在《秋收起义》和《三湾来了毛委员》过门连接处,通过悠扬清亮的竹笛声进行器乐叙事的场景转化,曲调中浓郁的井冈山地方风韵的山歌旋律在圆润婉转的笛声中显得格外亲切而动人,在此器乐物语的背景烘托下,画外音在讲述着著名的三湾改编的由来和历史意义,从而引出《三湾来了毛委员》的优美歌声。

下一段的器乐叙事是在《分田歌》之后,这是一段抒情的二胡独奏,采用了主题旋律多次变奏的音乐手法,音乐优美婉转而富有情感,大幅度跳进的主题旋律,有着情深而动人的形态感。在一阵激烈的锣鼓音乐之后,《当兵就要当红军》的主题旋律随之响起,在这首曲子中,由远而近的短笛显得热情而欢快,并由此开始转入农村青年踊跃报名参军的场景当中。

《会师井冈》的开场前奏是由一个悠长而激动人心的号角做为引子,两声号角之后预示毛泽东和朱德两支革命部队即将会师的热烈激动的场景,此时的器乐叙事是以喜庆的唢呐为主奏乐器,随后以民族乐队全奏的形式表现出热烈而富有地方特点的欢快场景。嘹亮的军号和浑厚的圆号加大了原有旋律的密集感与力度感,音乐情绪激昂而热烈,充分展示出毛、朱两军会师时的激动欢快与会师后中国工农红军力量壮大的磅礴气势。随后,在这种音乐气氛的带动下,为下一篇章《星火燎原》做好了情景铺垫。

五、诗朗诵中的器乐叙事

《井冈山》中的艺术表现手段是多元化的,除了音乐手段之外还包含节目主持、诗歌朗诵、画外音、实景道具、灯光舞美、多媒体音画等等。其中,诗歌朗诵通常是在某些器乐伴奏下配合着舞台表演和情景设定等完成的故事讲述,在《井冈山》的朗诵中,器乐叙事的辅助作用比较突显,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突出效果。

比如在《引兵井冈》的诗朗诵中,主持人就以《就义诗》为朗诵的开头,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弦乐队也由远而近地响起,其旋律轻巧而流畅,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平白直叙。随着朗诵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期间的叙事,音乐节奏也进一步加快,在回顾湘赣边秋收起义的时候,一声枪响和随后的呐喊声惊天动地,定音鼓有节奏的敲击犹如春雷、又似战鼓,从遥远处渐行渐近,渐行渐强,把观众自然地带入了预设的故事情节中。在音乐的构架中,《引兵井冈》诗朗诵中的器乐伴奏是管弦乐与打击乐,音乐的情绪设定为行云流水般的欢快与跳动,管弦乐旋律进行以明亮的高音区为主,并由下行到上行不断的循环反复,描绘了在历经多次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新的革命道路,确定了新的革命方向,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去,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力量,并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始了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乘风破浪的革命新征程。

又比如在《十送红军》的诗朗诵中使用的器乐叙事手法也令人印象深刻。这首歌曲的结构安排比较特殊,原本十段歌词的《十送红军》被压缩为只有一送、九送和十送三段,但是在一送之后加入了一段朗诵,讲述为了把革命的火种传遍全中国和打破敌人的第三围剿,毛泽东率领的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开始撤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除少部分留守军队之外,大部分人战略转移到赣南闽西曲开创新的根据地的历史纪实。在这段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器乐背景的叙事对象主要是表现一种亲人之间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因此,先用唢呐独奏来肯定地表达红军战略转移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再用小提琴主奏来抒发亲人之间送了一程又一程、恋恋不舍的细腻情感。此时,小提琴的旋律优美而哀伤,倾诉一段时间后,又在小提琴旋律的下方撑起一条大提琴的旋律与之情感呼应。如果说小提琴的音色代表着井冈山本地的老百姓和留守的战友亲人,那么大提琴就代表着即将远行开辟新的革命功绩的红军将士。这种手法正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性格对比,离别前他们都有说不完的真心话,诉不完的深情厚谊,而这里的器乐物语则艺术性地再现并真实地还原了离别前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场景。

总之,在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中,器乐物语和其他艺术手段一起营造和再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音声景观”,在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场景中,器乐物语都能让受众在“有限的视觉和听觉空间”内获得“无限的想象”。因此,这种红色叙事的器乐手段是极其有效的,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王颖峰.红色音声——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的音乐美学特征[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2]王颖峰.以舞蹈再现革命精神,用音乐传递爱国情怀——谈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观演者的德育体验[J].北方音乐,2015,(15).

[3]史小曼.浅谈江西井冈山地区抗战歌曲的音乐特点——以《十送红军》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4,(01).

[责任编辑:黄贝如]

猜你喜欢

井冈山
一座圣山 代代景仰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井冈山之风
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
井冈山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红杜鹃
井冈山十里杜鹃
中国海军“井冈山”号船坞登陆舰进行抢滩登陆训练
正确认识井冈山精神及其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