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LexTutor的英语阅读材料筛选和深加工

2019-12-20李佳讯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3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英语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的多媒体音像课件用法之外,还应充分利用海量的互联网资源,学会筛选和加工适合于教学或考试的英语材料。笔者在本文中介绍一款免费的在线文本分析软件以及如何使用该软件对英语考试的阅读材料进行筛选和深加工。

【关键词】LexTutor;英语阅读;文本深加工

【作者简介】李佳讯,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研究生在读。

Compleat Lexical Tutor v.8.3简称为LexTutor,网址是(https://www.lextutor.ca/)。它由加拿大的TomCobb 在2004年开发,且版本经过了多次优化更新。这款软件涵盖了词汇检索、文本对比、分级阅读、拼写练习等26种工具。在本文中,笔者将立足于教學阅读材料的选择,重点介绍Vocabprofile、Text Lex Compare和Range这三款工具在英语阅读材料筛选和文本深加工中的用途。

一、Vocabprofile工具

点击网址直接进入软件界面,选中“Vocabprofile”工具,进入工具界面。此时分为三种类型,“VP-kids”,“VP-Classic”和“VP-Compleat”分别适用于0-3年级、4-8年级和9年级-大学。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类型,点击进入下一界面。现以2008年河南省中考英语阅读理解A篇文本为例,在“VP-Compleat”类别下进行检索。把该阅读材料粘贴到文本输入区域,点击“SUBMIT_Window”按钮,即可以看到图1所示的部分页面。

由检索结果可以很容易看出,该篇阅读理解材料共有266个单词。词汇量以K-1为主,即词频最高的前1000个单词占总词汇量的94.7%。有三个单词是属于K-2,即词频介于1000-2000之间的单词,但是其中两个在中考试卷中已有标注,而另一个则属于我国现行初中英语教材词表范围内。在词汇量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理解文章所必须的词汇量比例。根据Laufer在1989年的研究,了解文本95%的词汇量的学习者倾向于得到60%的分数。同时Nation 在2006年的研究表明,认识文本98%的单词倾向于得到70%的分数。K-1和K-2单词已经占到97%,完全满足考生理解一篇文章所需要的95%的认知词汇覆盖度。所以,该阅读材料符合中考大纲对于考生“学会使用1500-1600个的单词”的要求。

此外,表中每一等级的词汇都在页面内以彩色形式具体呈现,并且有清晰的分类和汇总,有利于教师对阅读材料的快速筛选,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词汇量水平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文本,既不是过于简单,又不至于让学生“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可以考虑根据95%的认知词汇量要求选择适合的文本材料,用于学生的阅读练习或者考试。对于学生感觉难度过高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更深入地查找词汇方面的原因,通过该工具的检索,判断到底是学生的词汇量不足还是材料的词汇量水平过高,将词汇分类别导出,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以往,教师在考试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更多的是凭借主观感受和教学经验,这可能存在较大的判断误差。尤其是对于教学经验尚不丰富的新老师来说,他们对于规定时间内学生能够达到的阅读速度缺乏了解,对文章长度缺乏科学的认知。若是对每个单词的难易度没有阶段性的清晰划分,就会很难判断一篇文章里的词汇难度及其是否适合于某个阶段性的考试。比如,初二学生的试题中出现高二的单词,但由于老师自己熟悉所有的单词,可能并不能意识到超纲词汇的出现。另外,对于文本长度缺乏把控,会导致学生的阅读负荷过重,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因此,利用Vocabprofile对阅读材料进行筛选很有必要。在命题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该工具实现对复杂词汇的过滤,对它们进行括号内标注或者同义替换,使文章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试题命制的信度和效度。

二、TextLexCompare工具

选择“Text Lex Compare”工具,在页面呈现的两个文本输入窗口分别输入文本1和文本2。本文以2008年河南省中考英语阅读理解A篇和B篇为例,对文本词汇进行比较。点击“Submit”按钮,得到这两篇文本对比的检索结果,如图2所示。

检索结果显示,文本2中有102个形符和文本1相同,即这102个形符在文本2中复现,重复率为42.32%。同时,文本1中的27个英语词族在文本2中复现,占文本2所有词族的21.77%。此外,检索页面还详细列出了只在文本1出现的词族、只在文本2出现的词族以及两文本共享的词族。

在筛选话题相似的阅读材料上,Text Lex Compare工具有着独特的优势。以系统自带的样本为例,比较两篇来自不同作者但是话题相同的文章,发现形符的重复率高达72.8%,词族的重复率高达48.69%,如图3所示。该工具给教师选择两篇词汇相似、话题相似的阅读材料提供了便利。在学习某个特定话题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利用该工具筛选适合于学生课后阅读的材料。所选材料与已讲授材料的词汇量重复率越高,学生在理解材料上的主观难度感受就会越小。因此,利用该工具筛选与所讲话题相关且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另外,在对学生进行期末的终结性评价时,可以使用Text Lex Compare工具检索试题的阅读文本。通过对词族重复率的检索,删除或者替换词族重复率较高的文本,从而保证试题在命制上更加综合和全面,同时能够避免阅读文本话题的重复和冗余。这样,才能从多维度、多文化视角考察学生的英语水平,做到不失偏颇,全面而真实地考察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同时也能够提升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三、Range工具

该工具适用于对特定话题阅读材料的词汇提取,便于教师对阅读材料的深加工和教学。教师最多可以同时上传25篇文本,对这些文本共有的词汇进行提取,还可以按照词频或者范围进行排序,生成词表。以河南省2008中考英语阅读理解A、B、C、D篇为例,把它们上传到界面,然后点击“Submit Files”,得到如图4所示的检索结果。由图4可以看出,若按词汇出现的文章篇数范围排序,四篇文章中都出现的单词有14个,多数是一些虚词而非实词。因为这四篇文本并非相似话题,因此并没有大量的实词共现。

Range工具对于固定话题的阅读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把该话题相关的所有文章上传至该工具,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词汇提取的深加工。学生对于某话题相关的阅读理解不熟悉,多数情况是因为对该话题语境下的单词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思路,先提取在这些文本中覆盖度较高的词汇进行教学,让学生熟悉这些与话题相关度最高的词汇和语境词汇,然后再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使用Range工具备课,提前检索出这些词汇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有了这些必要的课前词汇储备,学生们不必再把注意力放在话题生词上,而是专注于文本阅读和内容理解,学习信心会大大提升,英语课堂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

此外,在中考、会考、高考等试题的阅读理解的研究方面,Range工具也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例如,教师可以把历年真题根据年份分为不同的文本,然后进行检索。利用Range工具提取出这些文本中的高频词,让学生首先把握那些最容易考的词汇,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答题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词汇在本文中的范围宽窄,把握重点单词,有的放矢,在词汇教学中做到重难点突出,把握考试的趋势。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英语教育与时俱进,大力创新。教师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深入贯彻教学设计新理念,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新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英语教师应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新技能,提升自己学科的知识能力和专业素养。Compleat Lexical Tutor v.8.3(简称LexTutor)在英语阅读材料的筛选和深加工上,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学经验尚不足的新教师,可以逐步把主观判断和量化分析结合起来,利用本文提到的LexTutor的三款工具对阅读材料的筛选和深加工,就能更高效便捷地进行日常备课和考试命题。此外,广大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探索LexTutor软件内其他工具的用法,进一步挖掘其对于教学的辅助作用,让英语教学融入更多的科技和智慧力量,让阅读材料的选择更加丰富且科学,让英语考试变得更有信度和效度,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高效!

参考文献:

[1]Cobb, T. Range for texts v.3 [computer program]. Accessed 15 Sept 2015 at https://www.lextutor.ca/cgi-bin/range/texts/index.pl .

[2]Laufer, Batia. (1989). What percentage of text-lexis is essential for comprehension?.

[3]Nation, I. S. P. . (2006). How large a vocabulary is needed for reading and listening?.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 La revue canadienne des languesvivantes, 63.

[4]河南初中畢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
基于输出假设的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途径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