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玛蒂尔达》:面对霸凌,不做沉默的大多数

2019-12-19沈佳音

看天下 2019年32期
关键词:玛蒂尔尔德霸凌

沈佳音

9月24日,张伟丽在成为顶级综合格斗赛事UFC第一个亚洲冠军之后,站在纽约华尔街标志性的铜牛雕像对面,模仿雕像“无畏的女孩”,双手叉腰,骄傲地扬起下巴。雕像旁边的牌子上写着:“KNOW THE POWER OF WOMEN IN LEADERSHIP/SHE MAKES A DIFFERENCE(了解女性领导的力量/她让世界有所改变)。”

这也是《神奇女侠》的标志性动作,正好和刻板印象中女性被要求具备的姿态“低头、交叉双脚、向下看”完全相反。这个动作也被称作“高权力姿势”,使你显得更强大的支配性姿势。

在此之前,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就以这个姿势挑战成人世界,那就是音乐剧《玛蒂尔达》。剧中,小女孩玛蒂尔达是个热爱阅读的天才儿童,但是在家中,她的父母重男轻女、庸俗势利,视书籍和阅读为毒物,终日沉溺于电视和肤浅的娱乐之中;在学校,校长是个暴君,称学生为蛆虫,体罚施虐,对个性和自由大肆打压。面对处处压抑扭曲的生活,这个小女孩要如何依靠勇气和智慧创造奇迹,挽救自己,也挽救身边的人呢?

自從2011年在伦敦西区首演以来,这部音乐剧就风靡世界,不仅一口气包揽了英国戏剧最高奖奥利弗奖7项大奖和美国戏剧最高奖托尼奖5项大奖,之后更陆续拿到了总计86个音乐剧奖项。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时,还在兰卡斯特宫的大厅观看了《玛蒂尔达》的演出片段。

今年,《玛蒂尔达》在中国一路巡演,11月21日,该剧来到了北京,开演之前,票已几近售罄。此后,该剧还将在西安、上海、南京等地演出。

When I grow up

彩色的舞台是由大大小小写着字母的积木组成的,仔细看可以拼出story、book等英文单词。这其实是对故事主题的形象化表现。玛蒂尔达用来对抗成人世界种种不公的最大武器就是语言和文字,她小小年纪就能阅读大部头的小说,但她不是传统意义上逆来顺受,或者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逃避现实的弱者,而是用批判的眼光解读书中的故事,并且从中获得力量。在剧中,她反复唱着一首名为《Naughty(调皮)》的歌。在这首歌里,她对很多经典故事的主角的命运提出了质疑,比如灰姑娘如果没有会魔法的教母来拯救怎么办呢,再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什么他们不能够去改变那有点残忍的结局呢?玛蒂尔达的回答是,被动接受生活中的不公是不行的,必须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对抗命运。“人人都说我们要听话,但没错,偶尔你也需要有那么一点调皮。发现了生活的不公,不意味着你一定要笑着忍受,如果一直咬着牙任它摆布,什么也不会改变。”

玛蒂尔达的人生可谓十分悲催,有着一对又蠢又坏的父母,一出生便遭他们嫌弃。偶尔她也会暗自神伤,幻想有一个温柔有爱的爸爸,但对于现实中那个蛮横无理的父亲,她的选择是报复和惩罚。是不是有点暗黑?不过这也是原著一贯的风格。

《玛蒂尔达》改编自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同名小说。罗尔德是英国儿童文学界的国民作家,在2000 年英国“世界图书节”(World Book Day)期间的“我最喜欢的作家”读者投票中,罗尔德位列第一名,超过了《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圆梦巨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都改编自他的作品。《玛蒂尔达》在1996年也有过电影版。

在罗尔德·达尔的笔下,童年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童话世界,有邪恶和正义的对抗,有困境里痛苦的挣扎,甚至有时他创造的人物身上,会有些或暗黑或魔幻的气质。

罗尔德·达尔是一个真正的斜杠作家,他当过飞行员、间谍、古董商人,还为007系列写过剧本。他是直到1958年,四十岁出头时才开始创作第一本儿童书的。据其传记作者唐纳德·斯特罗克介绍,罗尔德三岁丧父,他孩童时期的大多数惊险历程都是因为他的母亲对他置之不理。所以罗尔德笔下的儿童角色往往是孤儿,或者境遇更差——像玛蒂尔达那样有着糟糕的父母。“罗尔德认为很多成年人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下都忘记了生活的细枝末节。但是他可以精准地重温这种发自肺腑的感受。这点在他描述校园生活时尤为明显。他记得自己在寄宿学校时被霸凌;他记得自己曾遭受过同学排挤。而他同样相信,大多数孩子可以通过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摆脱困境。”

霸凌和暴力是普遍存在的,只是有时候包裹着别的外衣。在原著里,小女孩阿曼达被校长抓着辫子扔出操场后,玛蒂尔达很肯定地跟同学说,告诉家长是没有用的,因为大人根本不相信小孩子的话,只能靠自救。

在罗尔德的世界观里,成长往往是伴随着挣脱与自我救赎的一场场战斗,还未长大的读者,在那里看到的是人生更复杂的真相,而已经长大的读者,则能够看到自己一路走来的蜕变和感悟。

脱口秀译者谷大白话说,玛蒂尔达让他想起自己也曾是个“不乖”的小孩,喜欢质疑家长和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权威感,通过欺压弱小的孩童而实现。这不是霸凌,是什么?跟老板骂了你,你转身去饭店骂服务员有什么区别?”

所以剧场中,很多儿童看得很兴奋,拍手跺脚,而一些成年人则很感慨,当听到演员们一边荡着高高的秋千一边唱着《When I grow up(当我长大)》时,泪崩了。

Revolting Children

二十岁时,音乐鬼才、演员Tim Minchin(中国粉丝称他为“丁门庆”)写信给罗尔德,希望能获得授权将《玛蒂尔达》改变成音乐剧。罗尔德回信说,希望丁门庆能提供原创作品以供参考,可惜丁门庆几乎是自学成才的钢琴家,那时还没有创作正式音乐剧剧本的经验。

所以,当皇家莎士比亚剧团邀请他为《玛蒂爾达》音乐剧创作写词作曲,丁门庆非常开心。丁门庆认为罗尔德的魔力在于他掌控黑暗和光明的能力:“这非常像斯堪地纳维亚童话,也就是给孩子们讲述可怖的故事,却让故事变得滑稽有趣,因而不给孩子们造成过多的惊吓。”

丁门庆是个押韵狂人,正好与罗尔德的作品一拍即合:“罗尔德·达尔写了很多傻话,当然这些话同时也是很好的韵脚诗。我——就像很多小孩一样——都曾享受过他写的童书带来的一场饕餮盛宴。达尔对于语言和辞藻音乐性的热爱,与他对文字的掌控力一起,让我们在即使有些灰暗的故事中仍能开怀大笑。歌曲可以让故事的高潮更高,低谷更低,弯道更险,结局更好。你所需要的就是带上一些超棒的演员,华丽的舞台设计,几段炫目的舞蹈,以及一点发生在眼前的帅气小魔法……”

编剧丹尼斯·凯利则从原著中提炼出一个更为精巧的结构,成了一部双线叙事的戏中戏,为这部剧增添了神秘惊悚的味道。这也让音乐剧版的《玛蒂尔达》远胜于电影版。

丁门庆和丹尼斯·凯利都很喜欢发挥语言本身的特性,通过微妙的用词、韵脚来达成特定的戏剧效果。那首一语双关的《Revolting Children》把剧场气氛燃到最爆——校长称孩子们revolting(恶心),而孩子们决定revolting(叛逆)。

中场休息时还有个彩蛋,玛蒂尔达的爸爸和哥哥出来与观众互动,问谁看书多,然后对其进行羞辱。他们边弹边唱《Telly(电视)》,为看电视大唱赞歌,宣称知识无用,实为反讽。

戏剧导演林奕华在英国看过《玛蒂尔达》。他曾在一次访谈中说:“它的确是载歌载舞,非常有娱乐性,但同时它的思想内容也是令我印象深刻的,因为它提出了一个很大的现实,而这个现实不是通过歌舞被包装成为一种神话,反而是让我们更加去想:他们是这么自由、这么快乐的,那现实里面我们是因为什么而不自由呢?——我见到勇气。我觉得音乐剧是需要进步的,不仅仅是讲故事的方法,不仅仅是音乐,它还需要有精神上的进步。”

猜你喜欢

玛蒂尔尔德霸凌
逆转人生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校园霸凌行为现状及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项 链
读《项链》有感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十四、彼尔德爱睡懒觉
五、勇敢的彼尔德
传递信任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