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探讨

2019-12-19昌黎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

财会学习 2019年10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财务人员财政

昌黎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当地财政部门下达预算编审通知进行预算编制,各部门、各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财政部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及地方政府发展的具体要求,按照国家编制部门“三定方案”登记的部门职能和单位发展的需求,编制本部门、本单位预算。行政事业部门单位预算是国家预算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当前预算编制情况概述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政府部门预算,是各基层单位根根据单位本身依法登记的职能需求对单位经济活动职能进行总体梳理布置规划,对单位总体的职能进行预算编制,是单位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因此科学统一的进行部门单位预算计划编制,是基层政府部门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预算编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近几年省级财政一体化平台预算编审模块的应用,基层预算编制和管理有了更好的理论基础,使预算编制的方法有了突破性改变,从内容上则更侧重于全面预算、支出绩效编制,同时预算编制管理人员的观念意识和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打下了更好的基础,但仍然面临着许多不足现象。

二、目前基层单位预算编制面临的不足

(一)基层财务人员少,一体化平台操作不熟练

大多数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配备不足,往往一个会计,一个出纳就要担负整个单位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而根据内控及岗位相互制约原则,出纳只负责具体的票据报销及支出工作,而会计一人要负担预决算、账务处理、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工作内容繁多。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内容,涉及整个单位的全面基础资料等数据,搜集这些资料往往需要财务人员拿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造成了预算编制人员编制时间的不充分,财务预算精准细化不够,同时基层财务人员由于工作的交替轮换,对财政一体化平台操作的不熟练,也影响了预算的总体编制水平。

(二)财务预算编制人员的独立参与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预算编制工作涉及整个单位人员机构编制及工资数据和资产使用情况等,这就需要单位各部门全体人员参与原则,而不能仅仅依赖财务预算编制人员独立参与。各部门应当配合本单位财务部门掌握本单位财务的收支状况,保障预算编制内容的全面性,从而才能全面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但大多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缺乏正确的预算管理意识,对预算编制管理重视不够,个别基层预算单位仍存在着预算管理工作只是财务部门单独的工作,谁干谁负责的观念,使各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能相互配合为财务编制人员提供相关预算数据,造成整个单位全年预算编制中的基础内容缺乏客观全面数据,致使基层预算管理工作得不到更好的开展。

(三)预算编制工作缺少科学性,预算编制方法有待改进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应遵循零基的原则,采用零预算的方法。但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很难全面掌握单位所有经营活动,这就增加了预算编制人员采用零预算的编制方法的难度,导致他们仍是按上年度实际支出作为预算的编制基础,人为的影响了预算编制的科学准确性。另外,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编制时,编制人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经常从单位自身利益出发,使预算编制的主观性增强,导致预算编制缺乏必要的客观基础,从而影响预算编制真实有效。

(四)预算编制工作和执行情况相脱离

行政事业单位都是采用国库集中支付的方法,以此来满足财务部门对预算管理的需求,继而按照实行指标对资金进行拨付。但在实际情况中,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不严谨规范,大多数基层单位忽视预算执行的全面控制和监督管理,从而导致预算指标在工作的执行中,一是预算执行不够细化,个别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基本支出预算执行中经济分类明细指标支出不准确;二是项目预算执行不严谨,支出过程中有互相挤占的现象。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依托完善的财政一体化平台应用,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对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政一体化系统的运用使基层单位的预算编制更加细致完善,使预算单位管理执行情况更加透明。一体化平台的预算编审从全面预算的角度出发,在编制过程中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从职能运行,人员构成、资产配备以及政府采购等实际需要全面考虑。一体化平台预算编审系统和国库集中电子支付系统紧密相连,要求各预算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各项指标和计划来支付日常的财务支出。财政一体化平台系统的应用大大的减轻了基层财务人员工作量,完善的后台数据分析能够帮助财务人员用最少的时间做出比以前更精准的判断和分析。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依托完善的财政一体化平台应用,进行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二)加强全员预算编制相关知识的学习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最为重要的一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确定独立的财务预算编制人员,并加强财务预算人员的培训学习,不仅全面掌握《预算法》的知识,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按时完成会计工作人员继续教育,提高财政一体化平台操作水平,使预算编制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标准。单位领导及全体职工也要跟进相关预算知识的学习,可以定期开展预算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要求领导也参与学习并积极分享学习体会,加深对预算编制的了解,从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这样财务人员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三)完善预算编制方法

基层预算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单位经营职能需求,重新以零为起点进行预算编制。要成立以单位领导人为首的预算编制管理小组,以财政部门预算编报要求为导向,制定科学的综合细化的适合本单位工作需求的预算编制方法及规范制度,以保证本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编制及管理工作时,一定要立足全局,全面考虑,严格按照预算法要求进行预算编制,严格依照部门职能要求及单位财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对预算编制采取科学客观的零基方法,合理配置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源,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四)科学编制年度部门预算,强化预算监督的职能作用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编制主体是部门,部门预算包括部门本级及其下属单位预算。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包括其下属各个级次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独立反映并细化到具体的预算项目和相应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部门要统一审核作为部门本身的单位预算及下属独立核算的单位预算,并按财政规定的时间要求及时上报财政审核。部门本级及其下属单位必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综合预算、精细预算、绩效预算、刚性预算为基本抓手,不断提升部门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完整统一性。

(五)全面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基层事业单位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部分项目开展绩效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各项目资金支出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分析,并最终将考核结果融入到预算编制中。以此来保证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都严格遵循高效经济的原则,最终实现资产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基层政府管理效率提升,为推进预算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奠定基础。

四、结语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求,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自身预算编制和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分析和调整现实的状况,提高自身编制操作水平,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探讨科学、客观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使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更科学,预算执行更规范,预算管理更标准,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预算水平。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财务人员财政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陕西省财政53亿余元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房地产企业预算编制方法选择与应用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