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2019-12-19凌云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专用发票营业税纳税

凌云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全面改革,我国为了实现供需的科学调控,就要对现有的税收政策进行改进,以此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在进行税收政策改进时,主要从“营改增”方向入手,也就是把营业税更改成增值税,促进税收政策的优化,减少重复纳税现象出现。针对建筑企业来说,对优化企业组织框架,提高企业经济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过程中,将会给建筑企业会计核算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日常会计核算方面,更提出了严重的考验。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稳定发展,就要迎合“营改增”发展形势,紧抓发展机遇,促进组织框架改革,突出重点,让建筑企业可以在“营改增”背景下实现整体效益的提升,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一、“营改增”的基本概述

从“营改增”自身角度来说,最早出现在2011年,要想全面改革我国现有的税收体系,就要对增值税纳税范畴进行扩充,并把营业税项目融入到增值税中,而营业税将逐渐取消。“营改增”就是这一流程的简化过程,其目的在于防止重复纳税现象出现,缓解企业纳税压力,引导企业稳定发展。建筑行业中的“营改增”主要是把之前企业纳税的营业税更改成增值税,这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一次深化的改革。

二、实施“营改增”政策的目的

(一)防止重复纳税现象出现

企业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能够防止重复纳税现象,给企业减少税负起到了重要作用。“营改增”也就是把营业税更改成增值税,而增值税只是对产品或者服务增值部分进行纳税。所以,企业通过落实“营改增”政策,可以避免重复纳税,缓解企业纳税压力。例如,某建筑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3日承接某工程项目,于10月30日发包方根据施工进度支付工程款项200万元,该项目当月发放工程款项是100万元,其中采购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中的标注金额是110万元。针对建筑企业来说,通过选用一般计税等方式来实现纳税额度的核算,企业次月支付的纳税数额是0.56万元,所以,通过实施“营改增”政策,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纳税人前期压力。

(二)促进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

在“营改增”背景下,可以促进企业盈利水平提升的根本因素就是,“营改增”能够防止重复纳税现象出现,缓解企业纳税压力。企业纳税压力的减少能够把更多时间及精力放在企业营业水平和业务上,以此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促进盈利水平的提升。

(三)提高企业税收效率

我国主要税体主要有两种,一个是营业税,另一个增值税。在部分环节中将会出现重叠现象。所以,容易引发重复纳税。而通过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能够防止此现象出现,避免重复纳税,实现企业税收效率的提高。

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财务处理影响

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在进行营业税核算的过程中,包含的科目较为简便,但是随着税务体系的改革,会计核算中包含的科目数量将不断增多,核算方式更加繁琐。以营业税为例,企业在进行营业税核算时,计提记录到“营业税及附加”,而计提贷记录到“应交税费”或者“应交营业税”范畴中。然而,在“营改增”背景下,会计核算中包含的科目转变成“应交增值税”或者“应交税费”,相同账户中需要设定诸多专项用于会计核算,其中包含了借方进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等。

(二)现金流影响

“营改增”背景下,给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造成的影响主要展现在现金流方面。具体来说,建筑企业在没有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前,企业纳税主要以进项缴税及实际投放成本两项内容为主。但是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建筑企业中的进项税收及实际成本投放方面,需要根据专用发票来实现抵扣管理,从而促进增值税核算。然而,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建筑企业缴纳的税额将会不断增加,这给企业日常成本核算带来直接影响,加剧企业成本投放。

(三)财务报表影响

根据“营改增”落实之前会计核算方式来说,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是把“含税收入额”科目融合其中。而在“营改增”背景下,“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指与税金之间的差,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企业财务报表信息及框架出现了改变。换句话说,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损益表不能将增值税内容进行体现,和以往报表方式进行比较,自身更具简化性。并且,建筑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包含了大量固定资产,假设其价值发生一定改变,将会使得企业内部资产框架改变,负债表随之也出现改变。在“营改增”背景下,固定资产中原值入账额将不断减少,累计折旧项目也随之减少,成本费用也逐渐减少。

(四)成本核算影响

建筑企业在日常运营活动中,可以及时找出税负增减和现金流增减之间的关系,而上述两项内容的改变均与企业盈利水平、成本投放等内容有关。建筑企业在进行营业税缴纳时,税收缴纳体系将会给税费缴纳起到一定的约束效果,特别是针对小规模建筑企业来说,税费缴纳应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明确,以此在开展施工工作时,缴纳的税费将会高于企业缴税总额,以此减少企业现金流,给企业其他项目活动开展带来影响。另外,在“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应该在项目施工结束之后,才能对所有税费进行核算和支付,以此不会在施工过程中支付诸多资金,这给企业各个项目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四、“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优化对策

(一)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落实,给建筑企业会计核算方面带来了一定影响。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要想保证核算结果的精准性,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加强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具体来说,在“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会计核算项目将会发生改变,原始的会计核算体系将不能妥善应对这一改革,应该加强现有体系优化力度。在实际中,建筑企业应该把现代化技术运用其中,把强化信息化技术当作依据,构建完善的会计核算监管体系,给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建筑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财务核算分析工作,明确各个部门及岗位担具的职责,对企业会计核算实施细化处理,确保会计核算工作可以有序落实。另外,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建筑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该把整体核算朝着独立核算方向转变,采用独立核算方式实现企业核算水平的提高。

(二)优化发票管理对策

当前,在部分建筑企业中,广泛认为导致税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在于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和税务改革要求相背离,使得发票抵扣率相对偏低。在现有的模式中,施工材料及设备等流动资产均能够当作进项税额抵扣,但是建筑企业不能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现象频频出现。在此情况下,财务核算工作人员应该做好采购情况分析工作,其中涉及的发票获取项目及不能获取发票项目等。针对无法获取专用发票的项目,相关人员应该和采购人员进行交流,监管其采用合法的方式获取抵扣凭证;针对一些供应商,可以要求采购人员规范供应商行为,让其采用较为规范的运营模式;针对加工材料,要求相关人员在签署合同时,应该和建筑企业进行协商,力争获取采购发票分配权利;对于人工不能抵扣的状况,可以要求相关人员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对比人工及设备投放情况,合理选择。必须在合同中明确发票条款,增值税专用发票丢失补救措施:在合同中必须明确,如果采购方丢失增值专用发票联和抵扣联,则必须向采购方提供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从防伪税控系统中)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或《丢失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

(三)做好统筹管理税收工作

首先,应该第一时间汇总销项及进项税额。在“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需要分配专业人员来落实报税工作,并加强对人才培育,引导税收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在增值税相关税务体系设定时,具备纳税标准高、税收监管严谨、发票开据流程繁琐等特性,所以,企业需要给予统筹管理工作高度注重,及时对纳税申报项目及抵扣项目进行汇总,提升核算管理水平。其次,统一交易合同,特别是对外合同,应该把企业名称当作主体进行签署,在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过程中,买方名称一栏应该和企业注册名称相迎合,以此保证交易合同的一致性。做好“合同流、劳务流(物流)、资金流、票流”等“四流一致”的采购行为(劳务行为),防止虚开发票行为发生。

(四)强化核算管理方式

要想保证核算工作更具合理性和规范性,建筑企业在开展核算管理工作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细化材料采购及应用流程。其次,简化其他涉及税金项目,例如计价。由于在进行工程管理时,建筑企业采购采购及消耗等包含的增值税进项内容将无法直接核算到成本中,应该采用独立核算方式,反之将不能在核算中减除。并且,应该确保核算工作时效性,以结算明确时间为例,在“营改增”背景下,对结算明确时间进行了规定,对工程结算收入时间加以严格要求,建筑企业在明确收入当期应该核算销项税额,以此确保核算工作时效性。要加强工程按项目的分类细化核算工作,测算各项目的税负情况。

(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落实,建筑企业应该从内部管理体系方面入手做好强化工作,以此更好的迎合税务改革要求。只有秉持积极应对的态度,才能让企业税收压力得到减少,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确保建筑企业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首先,建筑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应该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对税务改革意义有所了解,优化企业现有管理体系,实现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流程,相关人员在落实好内部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改进现有的管理方式,加大管理力度,实现税费的减少,缓解企业税务压力。最后,建筑企业还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细化合同管理内容,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应该把纳税凭证融入到合同中,从而便于后续企业管理中进项税抵扣管理。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特别是在现金流、财务管理等方面。针对建筑企业来说,要想降低税务改革给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减少企业税务压力,就要根据税务改革需求,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加强会计核算体系构建,树立良好的管理意识,全面实施内部管理工作,在提升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同时,增强企业运营能力,从而推动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专用发票营业税纳税
辽宁省2020 年度纳税信用A 级纳税人名单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
涉及增值税发票的犯罪行为解析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6.在简化行政审批中,发票管理便民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