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有效着力点研究

2019-12-17陶德泉

考试周刊 2019年87期
关键词:衔接教学着力点核心素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建立,从而推动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现阶段许多学生升入高中后,并不能很好的应对和掌握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造成学习困难。许多学生因此物理学科知识和能力得不到提升,影响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关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失当。为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更好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加强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着力点

一、 引言

物理学科在初高中教育教学中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初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系统的阐述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实验探究、科学思维和科学的态度及责任。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和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初高中物理教师的重要教育教学任务。现阶段初高中物理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失当问题,这一突出问题重点表现在初中物理成绩良好的学生到了高中不能很好的适应物理课程,学生出现学习障碍和学习困难,这一问题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长此以往还会造成社会物理学科专业人才的缺失。因此,初高中教师应当做好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本文将以初中物理教学的监督分析如何加强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二、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前提

(一) 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区别及联系

初中、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中,存在部分相衔接的知识点。以力学、电学的教学内容为例,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常常是深入的,包含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主要通过应用物理规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高中物理相比初中物理,教学内容难度更大,研究的物理问题更加深入,要求学生在物理情景中形成物理模型,进而解决物理问题。初中、高中物理教学知识内容的衔接,是相关物理知识点的由少到多、由简到难、由简便到繁琐的过程,初中物理教学过渡到高中物理教学,必然要处理教学内容的差别问题。

(二) 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差别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较为基础,进行教学时也主要采用观察、实践的方式。初中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活跃课堂气氛、营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来讲,初中课堂教学课程量较为充裕,教学任务并不繁重,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反复训练重点概念和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物理基础能力。初中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学生习惯性的接受学习而不是主动的发现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增加、难度变大,教学任务繁重,课时量紧张,需要多用演示和深入实验探究的方式展开课程,要求构建物理规律和相关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运用数学相关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假说能力,要培养学生具备通过物理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在题型的对比上,高中物理题型更加复杂、难度更大,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概念的同时,灵活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把握和处理问题。学生要从复杂的物理现象中建立起物理模型,多方面、全方位的处理和研究物理现象、探讨物理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具备构建和营造物理情境的能力,帮助学生更灵活的解决物理问题。

(三) 对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要求的差别

初中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具象思维,涉及较少的抽象思维。初中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存在不严密、不完善的部分,再加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不高,学生有可能产生思维定势。学生可能会将某个有条件的物理概念认知为肯定的、不变的理念。当高中物理教学对同一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时,学生的思维定势会阻碍新的教学知识的学习。例如初中学生认为“壓力等于重力”,并没有前提条件,影响学生对正确、全面物理知识点的学习。高中物理教学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要求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高中许多物理问题都是在变化的过程下研究的,要考虑的因素也较多,这也就要求学生具备抽象、假设的能力,将运动过程的某一状态下物理状态进行抽取,建立物理情境,进行相关物理问题的深入探究和分析,高中物理教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假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三、 现阶段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物理情境的难度变化

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较为直观、简单,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则更加复杂、抽象、晦涩。初中阶段研究小车运动只研究匀速运动,基本可以通过套用公式解决物理问题。高中阶段研究的物理问题包括匀变速运动和变加速运动,要进行多个过程的问题研究,受力分析的研究也更加复杂,定性分析转变成定量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主要是研究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积累物理结论,注重定性分析物理规律,并不计算和研究定量,只分析影响物理量的相关要素。高中物理教学则更加注重定量分析,要求用数学方法推导和运算物理量。典型的例子有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分析、加速度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造成初高中物理问题的研究难度变大,教学衔接不自然。

(二) 数学能力要求的变化

初中物理教学对于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要求不高,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公式进行套用,学生通过较简便的运算就可以解决问题。高中物理问题难度变大、复杂程度高,要求学生具备数形结合的能力,运用图像法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高中物理教学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时常常要运用三角函数、二次函数等数学方法。

(三) 物理问题研究方法的变化

初中研究物理问题总是对某一个物体的研究,这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较为单一。高中研究的物体数量较多,进行对象的选择时要考虑到不同的条件、因素制约。强调更加灵活的进行物体的研究,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分析时,总是要采用整体法和抽样法。两相对比,高中物理对学生思维的要求较高,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塑造并不透彻。初中物理研究时进行的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实验中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实验。而高中的实验教学更具有探究性,需要学生自主的进行结论的探讨和分析,实验误差比初中物理实验更小。

四、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加强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着力点

(一) 专注物理教学新旧知识的同化

做好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是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重要策略。物理教学要学生将学习的概念和知识融合到自身的认知结构里,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和扩展认知体系,进而帮助学生把握和处理新旧知识的差异,按照自身转变后的认知结构完善学习的物理新知。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特点。初中物理教师要严谨教学内容,对于教材中设计不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充,要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有印象,以便于后续高中物理课堂中对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避免让学生产生知识盲区,以便更容易的建立和掌握相关知识概念。

(二) 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应当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爱,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基础,提升对物理研究的兴趣,从而更好的适应高中的学习。初中物理教学的难度较高中物理教学难度不大,更加注重基础物理知识的教学。但是,为了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初中物理教学应当为高中物理教学做准备。教师应当将物理进行梯度划分,阶段性的展开教学,加强对物理问题的实验和探究,形成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注重营造物理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探讨和研究物理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和降低教学难度,要为学生建立起物理学科知识体系,跟随学习的进度,不断填充物理知识体系中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有更清晰的逻辑体系和知识框架。教师要活跃课堂氛围和灵活教学实验,让每位同学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专注力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深入分析和建立逻辑的习惯,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

(三) 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力

物理知識和问题并不能死记硬背,特别是到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不能用机械的方式进行物理学习。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要避免学生机械学习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思维的延伸和问题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进行物理现象深入分析和探究的习惯,要启发学生了解物理问题的核心,形成认知结构。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四) 转变教学模式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不彻底,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难有自主能动性的提升和思维逻辑的延伸。教师要尽快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展开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假设能力,激发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生们在课堂中进行理论、概念的分析,课后进行物理实验的探究和结论的推导,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 结束语

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需要物理教师具备初中、高中物理教学的能力,把握好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部分,总结整体经验和综合方法,创新教学策略和把握好教学的侧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联想和假设能力,以便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后续的物理学习,进而推动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具备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吉生,成印.核心素养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着力点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2):55.

[2]许振钦.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19(3):54-55.

[3]向昭辉,唐兴华.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对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0):112-115.

[4]陈华生,彭朝阳.翻转课堂在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的应用——以“力的合成”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18,33(9):52-54.

作者简介:

陶德泉,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衔接教学着力点核心素养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学好集合的三个“着力点”
乡村振兴的几个着力点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初、高中化学计算衔接教学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