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2019-12-17高春蕊

考试周刊 2019年86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有效策略新课程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新的形式,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已无法满足当前人才培养需求。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以实现人才培养需求。本论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有效策略

一、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就目前而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一是教学理念落后,深受应试教育的束缚。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以至于其在教学中,常常以提升学生的成绩为中心,并沿用传统的“复习-学习”循环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对数学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掌握、理解程度较低,运用能力更是无从谈起。二是教学方式单一。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借助丰富多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活力,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等目的。但就目前而言,部分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方式开展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扮演“演说家”的角色,学生则在课下做笔记等。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缺少了思考和锻炼的机会,以至于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三是忽视了实践教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就目前而言,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过分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以至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较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 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具体来说,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外部环境因素。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人文性得到了关注,并且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文关怀;且鉴于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更加关注数学知识的应用性,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联系,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另外,在新的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面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任务,教师必须要借助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小学生的心理。首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支持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泉源;同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较高,就会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进行有效的认识,继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小学数学学习中。其次,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只有树立浓厚的学习情感,才能促使其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并不断提升学生战胜学习困难的毅力,进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最后,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也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基础。

三、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鉴于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优化和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进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 更新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是引导教师开展高效教学的关键。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必须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首先,结合新课标下的“生本教育”理念,转变师生之间的角色和身份,力求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其次,在新课标下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分层教学,使得每一个学生均可得到发展。再次,结合新课标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数学应用能力等,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实施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成功的教育,往往不是强制性的教育,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现状,实施趣味性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借助教学情境,增加课堂趣味性

良好、有效的教学均是依托于一定的教学情境而展开的。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规律等,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进而引领学生进入到设定的教学情境中,使其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点燃其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究的欲望。例如,在进行“認数”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1~5这几个数字进行有效的认识,教师就设置了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情境,进而促使学生在这一故事的引导下,对数字进行更好的认识。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置,可直接带领学生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并借助教学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借助数学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

鉴于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氛围沉闷、教学内容枯燥的现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游戏进行有效的结合。例如,在进行“找规律”教学中,教师就设置了一个“记忆大比拼”的游戏,让男生和女生各记住一组数字,让男生对“24576527425”进行记忆,让女生对“123451234512345”进行记忆,很快学生就会发现女生这一组的数字记忆更为简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可以借助这一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对女生所记忆的这组数字规律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数学小游戏的方式,最大限度激活了数学课堂的氛围,增加了课堂趣味性,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3.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

鉴于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必须要改变传统借助“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图片、视频、Flash等形式,将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进而使得枯燥的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下,为了促使所有的学生均可得到发展,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借助分层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进而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在具体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做到:①教学对象分层: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将学生分为优、良和差三个层次。②教学目标分层:结合教学对象分层,以及教学大纲中的要求,科学、合理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③教学方法分层: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优、良和差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目标等,选择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④分层作业练习。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一刀切”作业方式,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有差异化的作业。例如,在进行“长方体表面积”的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优等生,设计出综合性练习:将一木块分成三块,木块表面积会增加多少?针对良的学生,可设置发展性练习:一个长方体的木箱,其长度为1.2m,宽度为0.8m,高度为0.6m,则做这个木箱至少需要多少木板;针对差生来说,可设置基础性练习:长度为1.2m,宽度为0.8m,高度为0.6m,其上下两个面表面积分别为多少?

(四) 联系实际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借助实际生活,加强实践活动,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树立“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原则,将数学理论知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到一起,实施生活化教学。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数混合运算”教学中,就充分结合了学生到超市中购物的经历,将二者有机结合到一起:周末,小明要去超购物,他一共买了3块橡皮、5支铅笔,一共消费5.1元。小明只知道橡皮比铅笔贵1角钱,那么橡皮、铅笔各多少钱呢?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因为所有的学生均有超市购物的经历,对这一生活场景十分熟悉,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使学生在生活问题解答中,认识到了数学知识和生活问题之间的联系,并提升了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 借助小组合作,开展数学探究学习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借助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其探究能力。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借助小学合作学习模式,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組,并指导学习小组,针对某一数学问题开展探究式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进而确保探究式学习的顺利进行。例如,在“分数除法”教学中,教师既可以提出问题:将一条2m的彩带剪成长度相等的几段,有多少种剪法?据此,教师引导几个学习小组,引导其借助亲自动手剪、动手画等形式,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必须要对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并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进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永刚.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28-129.

[2]马富宝.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9(26):44.

[3]刘卫兵.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J].才智,2019(21):148.

作者简介:

高春蕊,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社棠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有效策略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