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高校开展水中救生课程可行性的研究及分析

2019-12-16晏贤兵靳鑫钰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

晏贤兵 靳鑫钰

摘  要:随着参与游泳运动人群的增加,每年溺水事故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当前的传统教学重在技能的培养,对救生技能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本文从武汉市的现实条件出发,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探讨武汉市高校游泳课中开展救生课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武汉市高校开展水中救生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武汉市高校水上救生人员的培养和发展,从而为推动湖北省救生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武汉高校  游泳课程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b)-0075-03

我国每年有几亿群众参加到游泳活动中,随着参与游泳锻炼人数的不断增加,由此而引发的溺水事故数量也不断攀升。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集中的特殊群体,对于学习游泳及救生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何提高安全救助意识,学会并掌握有效水中自救及互救的基本技术,是游泳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课。对于保护自己及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从生存的角度分析,以武汉体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6所高校本科院校的公共体育游泳课程开展现状和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

本文在分析研究过程中,翻阅了很多文献资料,然后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通过查看文献和本论文相关的资料,可以为本文提供更加准确的理论依据,同时让本文的研究分析更为合理。

1.2.2 问卷调查

分别对武汉市高校学生和游泳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统计出武汉地区大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具体状况,进而为本文研究武汉市高校开展水中救生课程可行性开展情况提供参考,并找出解决办法。

1.2.3 数理统计

查阅相关书籍、参考硕士和研究生毕业论文、利用互联网观看相关内容、访问相关网站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通过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制表、统计,得出调查结果。最后总结所得的调查数据。

1.3 对研究问卷调查表进行效度检验

1.3.1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结合论文的题目,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对问卷的有效度请专家做了检验核实,所请专家职称结构见表1,然后把专家检验的结果做了具体登记,按照专家提出的建议,对问卷进行再次修正。按照论文拟定的详细调查内容,分别对学生和老师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发邮件、打电话,还有到实地发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6所高校水中救生课程的开展现状和相关问题。

1.3.2 问卷的效度

为了证明调查问卷的真实有效性,按照专家给出的建议对调查问卷的内容仔细修改后再让7位专家对调查问卷做了有效度检查,评定的结果显示“有效”(见表2)。

1.3.3 问卷的信度检验

教师问卷调查以邮寄或实地发放的方式进行,向武汉市六所本科院校開设公共体育游泳课程的所有教授、教师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77份,有效问卷75份,有效率93.75%。

学生问卷的发放共计500份,调查范围是武汉市6所开设游泳课的本科院校,调查对象是已经必修或选修游泳课的学生,回收484份,有效问卷462份,有效率为92.4%。

2  结果与分析

2.1 当前社会每年溺亡的数据分析

武汉市水中溺亡现状如下。

武汉市属于南方城市,自然水域比较丰富,给大家带来很多乐趣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问题。遇到自己或者别人突然掉入水中的时候,仅仅会游泳并不够,只有有了一定的水中生存能力加上后天的专业练习,才能够提高我们的救生意识和救生能力,所以说学校开设水中救生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每年在长江溺亡的人数接近70人,且大多发生在自然水域。这几年武汉市在校学生溺亡的人数占意外死亡人数的36%。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习游泳救生技术,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事情。

2.2 武汉市高校游泳课程基本现状分析

2.2.1 游泳选项课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充分了解学科教师的详细情况可以帮助了解学科发展现状,对学科改革和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武汉市6所高校的80名游泳课程老师进行了年龄、教龄结构、运动专项、职称结构和职业资质几大方面的调查研究。

2.2.2 年龄和教龄结构

经调查,有49名师男教师,占61.25%;31名女教师,占38.75%,游泳老师性别差别比较大。高校学生对异性老师上课的态度,对开设游泳教学课程有着一定的影响。高校应该结合学校的状况,对游泳老师的团队做相应的调整,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水中救生课程的要求。游泳课程教师的年龄构成中,在25~35岁左右的有24人,占30%;在35~45岁之间的有36人,占45%;在45岁以上的有20人,占25%。从教龄分析,游泳执教年限4年以下的为28人,占35%;5~9年的为24人,占30%;10年以上的有16人,占20%。由此可以得出,武汉部分高校游泳老师过于年轻,大部分的游泳老师的教学时间太短,经验较为缺乏。

2.2.3 游泳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分析

我们对武汉市高校的80名游泳教师做了调查发现,本科学历的为28人,硕士学位及以上的为52人,其中游泳专业的硕士为41人,游泳专业的本科老师有17人。这就看出武汉市高校教游泳的老师有一部分是本科毕业,缺少专业性及高学历的游泳教师。国家教育局委员会对高校师资的标准规定是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所以武汉市高校的游泳老师的整体学历还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武汉市高校的游泳教师职称中,教授和副教授所占比重特别少,很多的游泳老师是从别的行业转到游泳行业,这就需要游泳老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游泳技能,需要丰富自己的游泳经验和提高自己的执教经验,这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3  武汉市高校开展水中救生课程可行性分析

3.1 影响武汉市高校开展水中救生课程的因素分析

3.1.1 武汉高校游泳教学场馆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发现,武汉市有游泳馆的高校的数量相对较少,有的游泳场地建设时间较早,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多数的高校都没有游泳场地,所以不具备开展游泳课程最基本的条件,有游泳场地的学校又受环境的影響,开课的时间较为局限,只能在5~8月份开展。根据调查发现,武汉市高校游泳馆所具备的设施普遍落后,游泳馆的缺乏是制约游泳课程乃至救生课程开设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3.1.2 家长对水中救生课程的看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所以,家长积极地步入让大学生学游泳运动的热潮当中。

从表3武汉市家长提倡儿女参加水中救生课动机统计可以知道,家长提倡儿女去参加水中救生课程,培养意识品质占整体的38.16%,使儿女锻炼身体占24.34%。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家长提倡儿女们去参加水中救生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儿女的意识品质和增强身体健康。

3.2 高校开设水中救生课程必要性分析

3.2.1 学生对水中救生课程兴趣度

兴趣是人们对需要的一种认识,是心理上的一种倾向。有了兴趣,学生们就会主动地进行学习,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学习中,并且掌握运动方面的技能。对学生进行调查并统计如表所示。

表4结果显示,喜欢游泳的学生占66%,比较喜欢的占有23%,不喜欢的学生有11%,对游泳了解的占31%,对游泳不是很了解的占34%,不了解的占有35%,而学生了解游泳的途径是通过媒体了解的有38%,通过亲朋好友认识的有17%,通过暑期培训班了解的有15%,而通过学校了解的有29%,其他的就有1%。调查结果表明,学生通过媒体来了解游泳的占有大部分。

3.2.2 水中救生技能对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大学都能够开展游泳课程来帮助学生们掌握更规范的游泳技能,不仅可以使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以提升,还可以减少溺亡事件的发生,而且还能在有溺水事件发生的时候,能够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并且生存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是学生在进行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武汉市高校开展游泳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只有一部分高校开展了游泳课程,而且高校游泳馆的数量少,课程的开展也只是解决学校的小部分需求。

(1)很多的学生都很愿意参加游泳选修课程的培训,但是很多学生们更多关心的是关于游泳培训方面的费用,很大比例的学生不愿意额外的支付其他消费,只有少部分愿意支付部分费用。

(2)虽然高校教师同意开展,但是费用上的问题也是教师们较为关心的。如果有相应合理的课时费用,游泳教师们还是很乐意担任跨校游泳选修课的指导工作。

4.2 建议

在学生们关于培训费的问题上,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首先,由学生所在的学校和所在的培训学校进行协调,尽量降低收费标准;其次,将原学校在其他体育项目上的资金支持,调配一些到游泳方面,由学校方面同意支付给培训学校;最后,组织老师和学生进行费用方面的商讨,制定出能让双方都满意的费用。

参考文献

[1] 章晓宇.大学生水上救生教育可行性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9-92.

[2] 李红兵.浅谈国际国内救生活动现状与我国救生事业发展的对策[J].游泳,2011(4):89-92.

[3] 方千华,梅雪雄.国外水上救生的发展与启示[J].体育科学研究,2005(1):91-93.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