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建构式真人秀的节目特征及其经验借鉴

2019-12-16陈雪丽尚秋芬

视听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素人真人秀参与者

陈雪丽 尚秋芬

继全球第一部真人秀节目《真实世界》(Real World)于1992年在音乐电视网(Music Television)首创播出后,1999年荷兰版真人秀节目《老大哥》(Big Brother)一经播出便大获成功,迅速从荷兰传遍世界,自此,真人秀节目开始占领电视荧屏并产生巨大影响。经过二十余年的演进与发展,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重要节目类型,制作精良、样式丰富、数量众多,在多个国家都广受欢迎。

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然而,由于缺乏创新精神,我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引进国外节目版权、模仿国外节目形态、内容愈加趋同等问题,如源于《荷兰好声音》(The Voice of Holland)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于2012年在浙江卫视首播后,由于实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与经济效益,引发了《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最美和声》《我为歌狂》等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热潮。目前我国真人秀节目中存在的简单复制、内容趋同的倾向有增无减,无益于我国电视节目的持久发展,也不利于促进我国媒体独立生产与国际媒体竞争的节目创意模式。

唯有鼓励高质量的创新,我国的真人秀节目才有可能跳出引进、模仿、照搬国外节目模式的窠臼。本文认为,遵循解剖麻雀的方式,通过深入考察某档在国外收视表现良好的真人秀节目,可以为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发展带来一定的启发。因此,本文以《埃塞克斯是唯一的生活方式》为案例,细致分析英国真人秀节目创新的思维模式,并从中归纳可供我国真人秀节目借鉴吸收的经验与启示。

一、建构式真人秀的概念及案例介绍

建构式真人秀(Structured Reality Shows)创始于英国,主要是利用真人真事讲述完整故事。鉴于该节目形式与传统的真人秀和纪录片均有相似之处,此处在梳理其与两者异同的基础上,对其概念加以明确界定。

首先,建构式真人秀在本质上属于真人秀,是真人秀节目众多类型中的一种。对于真人秀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标准,有学者认为“电视真人秀,作为动态的具有目的性的线形叙事模式,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记录和加工”[1],并指出其包含“参与者、悬念、竞争、淘汰与选拔规则、时空规定、现场记录和艺术加工”[2]七个基本元素。之后其他学者也用类似的表述来界定真人秀,如“真人秀节目是一种新型综合性的电视娱乐节目,是假定情境中的真实展现。这里的所谓假定情境,是指真人秀节目大的框架是事先设定的,包括奖金的设定、环境的选择、参赛者的选取和游戏规则的制定等;真实展现,指的是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是真实的”[3];“所谓真人秀,是指没有剧本、角色扮演,百分百反映真实的电视节目。‘真’是它的最大特色,也就是生活表现手法必须是纪实的,其核心是‘人’,展现人物性格是主要目的,‘秀’是虚拟的游戏和规则,节目的展现途径”[4]。由上述对真人秀的表述可见,“冲突是真人秀节目不可或缺的因素”[5],竞技和游戏规则的设置被视为真人秀节目营造节目冲突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必备要素。然而,建构式真人秀节目是对真人原本生活状态的记录,包含参与者、现场记录和展现真实等传统真人秀节目的要素,且“情境设置”是其制造冲突和追求理想节目效果的关键所在,但是建构式真人秀节目几乎不涉及竞技与游戏规则,这是其与传统真人秀节目的最大差异。

其次,以追求“真实”为基础的真人秀与纪录片原本就是近亲,早期的真人秀一度被认为是纪录片的分支,[6]由于建构式真人秀节目追求“真实”和摒弃传统真人秀节目中“竞技和游戏规则的设置”,使之与纪录片的边界更加模糊。对于纪录片的概念,也有多种界定方式,英国导演约翰·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7],美国《电影术语辞典》将之界定为“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是它是从现实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8],还有学者认为纪录片是“运用摄影或录像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的、完整的记录报道。它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真实地反映生活,所记录的必须是真人真事,不允许虚假、扮演”[9]。根据已有界定可知,真实记录现实生活、“非虚构”是纪录片的核心要义。

然而,在虚构与娱乐化背景下,出现了一种融合纪录片与戏剧双重元素的电视真实节目变体,即“将真人放置于人为的情境和环境中,拍摄他们如何表现和应对”[10]的建构式纪录片(Constructed Documentary),其宣称“绝对真人真事”,但是却普遍运用“肥皂剧叙事”模式。[11]从某种意义上讲,建构式纪录片与本文所讲“建构式真人秀”最为接近,但两者之间仍有细微差别,即建构式纪录片虽然融入了真人秀节目的一些元素,但是其对于现实本身的思想意义与启示的关注远高于对娱乐价值的追求。与之相反,建构式真人秀节目虽然更加注重纪录片所具备的真实性特质,但是其终极追求仍是创造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娱乐性、游戏性的观看体验,即将娱乐价值置于首位。

结合上述对建构式真人秀与传统真人秀、纪录片异同之处的分析,本文认为,建构式真人秀节目是真人秀节目的一种类型,其将纪录片的纪实性元素与创作者对情境的设置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记录真实人物在被建构的情境下的生活状态和真实情感的电视节目。

英国第一部建构式真人秀节目《埃塞克斯是唯一的生活方式》(The only way is Essex),其总制片人茹斯·瑞格雷(Ruth Wrigley)是建构式真人秀的创始人,也是《老大哥》节目前三季鼎盛时期的负责人。《埃塞克斯是唯一的生活方式》节目组跟随拍摄一些住在埃塞克斯的年轻人的真实生活,其中包括酒吧工作人员、乐队DJ、模特、企业家等,节目采取边播边拍的方式,用两天左右的时间拍摄,之后用一至两天剪辑,并在剪辑完成后迅速播出,整个节目从拍摄到播出基本控制在一周之内。

自2010年首播至今,《埃塞克斯是唯一的生活方式》已经播放到第23季,在英国年轻受众中受欢迎程度较高。该节目自播出以来,虽然在播出频道、播出时间和节目时长等方面经历了一些变更,但收视率却一直可观,最高时平均收视人群180万左右。除了常规的剧集之外,该节目组还会在诸如圣诞节、节目播放到第200集等时间节点制作播出特别节目。

二、建构式真人秀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建构式真人秀节目既包含传统真人秀节目的一些要素,又有其自身的创新之处,对其构成要素与特征进行细致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建构式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规律及其成功原因。本文将建构式真人秀节目分解为五个核心的构成要素,分别是:参与者、时空场景、故事线、播出频道、播出时间。其中,前三个构成要素贯穿节目从拍摄到制作的整个过程。后两个构成要素看似与节目制作无关,我国关于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要素分析中也往往未将之纳入考察范围,但是播出频道和播出时间直接指向节目受众的收视习惯,对该节目在英国取得收视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它们也视为建构式真人秀节目的构成要素。这些核心构成要素决定了建构式真人秀节目具有制作成本少、制作周期短、故事真实性强、受众契合度高和话题代入感好等特征。

(一)参与者

真人秀的参与者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最为理想的人选是具有鲜明个性特征,面对镜头时能够不加扮演、非常自然地展示自我的人,主要包含明星与素人两类。一般情况下,明星的镜头感和表现力要高于素人,且其已有的粉丝基础也会为节目的收视率作出较大贡献。但是,经过周密的戏剧性角色搭配和能够激发冲突的情境设置,素人可发掘的潜力也很大,其话题创造力和镜头表现力或许会超乎想象。建构式真人秀节目没有明星参与,起用的全部是具有一定话题性、争议性的素人,且这些素人与目标受众群体年龄相仿,人物个性较为突出。《埃塞克斯是唯一的生活方式》的参与者是居住在埃塞克斯的年轻人,他们当中有酒吧工作人员、乐队DJ、模特、企业家等,是节目制片人在当地的著名酒吧中长时期蹲点选出来的。以该节目前三季的主角马克·赖特(Mark Wright)为例,他是一名半职业足球运动员,处在与两位女性参与者的三角恋之中,是一个自带话题、有故事、存在争议的人,其参与的第三季节目截至目前仍保持着该节目的最高收视率。

(二)时空场景

时间和空间场景是真人秀节目中情境设置的必备要素。其中,时间意识经常被人为强化,其作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戏剧性因素,能够为参与者创造一种紧张或兴奋的状态,如节目规则中的最后时刻、倒计时等等。空间场景一般都是精心选择的,室内场景封闭性强且大都有摄像机全程记录和跟拍,室外场景主要是用于为参与者设置障碍与挑战的相对原始或具有一定奇观性的场景,[12]场景的选择与布置都为了突出节目效果和营造节目氛围服务,很多空间场景是为了某档节目专门搭建或开发的,经费投入往往较大,无意中也会对参与者形成“表演”的暗示。建构式真人秀节目的时空场景则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由于不存在竞技与游戏规则的设定,节目组不会通过强制参与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或人为干预其生活节奏的方式制造紧张或兴奋的氛围,而是任由参与者按照自己原本的生活状态或快或慢地真实推进。建构式真人秀的空间场景是参与者日常生活的真实存在的场景,如《埃塞克斯是唯一的生活方式》的拍摄地就在埃塞克斯当地,节目组不需要拨付额外的经费为该节目的拍摄临时开发场景,也无需全方位搭建大型的摄像设备。这样完全贴近真实生活状态的时间节奏和空间场景,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参与者将其真实状态表现出来,降低参与者在镜头前刻意伪装的几率。

(三)故事线

常规的真人秀节目一般是通过为参与者设置动力性目标、竞争性规则等方式将之置于被选拔的情境之中,随着竞争环节的推进来营造冲突并展开叙事,以增进节目的故事性和可看性。与此不同的是,建构式真人秀节目所呈现的故事不涉及节目组人为制定的竞技类目标与规则,而是完全从参与者自身的真实生活中挖掘具有冲突性、延展性和可看性的某个事件或情节,将之作为切入点来跟踪拍摄,从中萃取整个事件过程中性格各异的参与者的心理变化,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或剧烈或平淡的真实情绪反应。建构式真人秀的节目组设有专门负责故事线的制片人,其会根据参与者的真实生活轨迹明确节目的故事线,甚至还要在真实生活中没有发生戏剧性冲突时,在参与者之间煽风点火,想办法创造条件让冲突发生。[13]通过与参与者的日常交流与沟通,该制片人在对参与者非常了解的情况下,便能推断出在哪些情形下参与者的表现会更加具有冲突性和故事性。此时,节目组会对事件将要发生的场景进行巧妙的设置与引导,人为制造一个可以烘托气氛或营造冲突的情境,然后再拍摄参与者在该情境中的真实表现。例如,在拍摄参与者有吵架倾向的片段时,节目组通过在事件发生地放置一个水杯的方式,使吵架双方可能因情绪激动而做出向对方泼水或将水杯摔碎在地的举动,增强事件的可看性。

(四)播出时间

英国建构式真人秀节目采用的是边拍边播的方式,节目从拍摄、剪辑到播出基本上能做到一周之内完成,能够确保参与者的真实生活状态几乎同步呈现给观众。以《埃塞克斯是唯一的生活方式》为例,该节目的播出时间相对固定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首先,自2010年播出以来,每一季节目的第一集都会定在周日21点或22点播出,而非选在工作日播出,为受众按时收看节目提供了便利,从而确保对该节目感兴趣的受众能够有时间观看。其次,该节目从最初每集30分钟增长到50分钟,每周播放两集,分别于周日与周三晚上播出,到第22季,每周仅在周日播出一集,每集60分钟。虽然每年播出的季数与每季包含的集数偶有变动,但是该节目播出8年来,每年都会以两季或三季的频率更新播出,从未间断,使得观众对该节目形成了持续期待,培养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和黏性,这对保持节目的高收视率具有重要作用。第三,与我国常规的真人秀节目先拍摄后播出有所不同,该节目制作周期非常短,仅用两至三天时间拍摄,再用一到两天时间剪辑,剪辑完成后立即播出,不但节省了节目的制作时间和制作成本,还能给观众以较强的同步感和代入感,对于帮助节目组根据播出效果实时调整节目制作方案也大有裨益。

(五)播出频道

英国的建构式真人秀节目在播出频道的选择上不仅充分考虑了目标受众群体,尽量让节目能够做到精准投放,而且还涉及对新节目的包容培养的问题。例如,《埃塞克斯是唯一的生活方式》讲述的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英国的年轻人是其目标受众,在覆盖英国全境、最大的商业电视台独立电视台(ITV)播出。2010年,该节目在英国独立电视台第二台(ITV 2)首播,这是一个主要用于播出娱乐节目的免费的数码电视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年轻人是其主要收视群体。该节目之所以未在ITV主频道播出,而是选择在ITV 2播出,或可借由英国媒体对节目秉持的试错与培养机制来理解,即:一方面,在一档新节目播出时,要对其进行试错,为了降低因其可能的收视不佳而带来的经济损失等,英国媒体往往会将新节目放在一个收视人群相对少的频道播出,这样即使其不被观众认可也不会造成过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英国媒体对节目有较为宽容的培养机制,一档新节目播出后,即使前几季的收视情况不理想,也不会立即停播,而是为其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因此将该节目放在ITV 2播出可能蕴含了媒体这方面的考虑。在该节目已经取得观众认可并保持良好收视纪录的时候,2014年ITV将该节目转向了其设立的以16-34岁女性为目标受众的新频道ITV Be播出,既能借助节目已有的名气为新频道的运营提供支持,又未丢弃其原有的目标受众群体,该频道吸引了大量充满活力和现代感的观众。可以讲,《埃塞克斯是唯一的生活方式》的收视成功离不开媒体对其播出频道的精心安排。

结合以《埃塞克斯是唯一生活方式》为例对建构式真人秀节目构成要素进行的分析,可以将建构式真人秀节目的特征简要归纳为如下五点:

第一,制作成本少。建构式真人秀节目旨在讲述日常生活场景中的真人真事,参与者全部是素人,没有明星的高片酬,且全部是本色出演,没有任何编剧和剧本安排。而且,节目组不需要为了节目制作临时开发场景或舞台,也不用全方位搭建大型的摄像设备,拍摄机位少。这些均决定了建构式真人秀的制作成本要远远低于常规的真人秀节目。

第二,制作周期短。建构式真人秀节目采取边拍边播的制作方式,节目的拍摄、剪辑均以速度见长,而非刻意追求画面美观、制作精良。例如,一集45分钟的成片或许只需要两天时间拍摄,再用一天时间剪辑,从拍摄到面向观众播出仅一周左右时间,这与常规真人秀节目在播出前半年或更长时间就录制、剪辑相比,大大缩短了节目的制作周期。

第三,故事真实性强。建构式真人秀节目在参与者生活的现实场景进行拍摄,节目组有专人负责和参与者沟通,挖掘参与者之间具有戏剧性和可看性的故事线,再通过对情境加以人为设置,引导故事朝着节目组希望取得的效果自然发展。在建构故事线的整个过程中,对于参与者的着装打扮、情绪反应、台词语言和故事发展的进度等,节目组均不作干涉,尽可能地向观众呈现最真实的故事。

第四,受众契合度高。建构式真人秀节目在参与者的选择和故事线的捕捉与建构上均是以目标受众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的播出时间、播出频道也都贴近于目标受众的收视习惯,能够最大限度地契合目标受众的观看体验。此外,建构式真人秀在每一季结束后都会有数月空档期,不仅播放节奏适中,也有助于节目组及时收集反馈并根据受众需求有效调整制作方式及故事切入点。

第五,话题代入感好。建构式真人秀节目没有精心设置过的、人为痕迹明显的场景,也没有对参与者真实表现自我的限制,增进观众的亲近感。此外,节目中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其观众收看的时间距离很近,且每季节目都按每周两集或一集的频率紧凑播出,这会让观众认为节目中的故事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加之节目参与者与目标受众关注的话题本来就很接近,增强了观众参与讨论话题的积极性。

三、建构式真人秀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与常规的真人秀节目相比,英国建构式真人秀节目在参与者、时空场景和故事线等方面均有创新之处,对其节目创作模式加以借鉴吸收,既可以开阔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思路,也能降低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成本。以《埃塞克斯是唯一的生活方式》为代表的建构式真人秀节目在播出时间和播出频道上的精心安排,也是建构式真人秀节目在英国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对我国媒体在引进或开发新节目时如何精准吸引目标受众群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大胆起用素人,降低节目制作成本

参与者是决定真人秀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真人秀节目主要有素人真人秀、明星真人秀与星素结合的综合真人秀三类。其中,参与者是纯素人与包含明星的区别主要在于两点:其一是片酬问题,明星的高片酬导致真人秀节目的成本居高不下;其二是表现力问题,素人的镜头感和综艺感或不及明星,且明星大部分都自带粉丝,易于创造高收视率。2015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指出电视真人秀节目要摒弃“靠明星博收视”的错误认识,纠正单纯依赖明星的倾向,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不能助长高片酬、高成本的不良风气。[14]此后,国内真人秀节目纷纷尝试星素结合模式,但是一些制作方仅仅是为了响应政策将素人的参与视为权宜之计,以至于目前我国综艺节目中明星与素人之间的相互融合还不成功,明星唱主角的现象仍未发生本质改变,明星高片酬和节目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依然存在。结合英国建构式真人秀的成功经验来看,我国制作方应该在选角上下苦功夫,深挖素人亮点并激发其表现潜能,创新素人角色的使用方式,而非一味靠打明星牌博取观众眼球,进而降低节目制作成本。

(二)善用现实场地,提升节目真实观感

节目录制场景对于展现真人秀“真实”特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演播室真人秀精心搭建的舞台、绚丽的灯光效果、大规模的摄像机位等不仅会增加节目制作成本,还带给观众以“舞台表演”与“不是生活本真面貌”的观感体验。而且,这样的拍摄与录制环境会无形中提示参与者其是在参与一场综艺节目,进而难以完全展示真实自如的一面,而是时刻注重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将“秀”的特征发挥到极致。对于国内在演播室之外拍摄的真人秀节目,其“人造”成分往往也很明显,如真人秀节目《亲爱的客栈》中的场景“客栈”只存在于节目拍摄时的20天,而非明星夫妇原本生活的地方,其观感的真实性与该节目原型《孝利家民宿》记录明星李孝利夫妇在他们日常生活的别墅中进行拍摄大不相同。[15]结合英国建构式真人秀的成功经验来看,建议制片方尽量选择真实存在的、参与者长期生活的场景录制节目,尝试运用偏向于纪实的手法呈现参与者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真实故事与状态。

(三)充分捕捉故事,淡化节目表演痕迹

讲故事是电视综艺节目吸引受众的关键,真人秀节目应力求向观众呈现现实生活场景中发生在真实人物之间的完整故事。近年来,我国电视荧屏上真人秀节目热闹非凡,题材与类型趋于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同质化现象,但是对于“真”的追求却越走越远。一些节目不加掩饰地向观众呈现其固定的“人设”搭配和浓浓的“设计感”,存在着明显的摆拍、扮演痕迹,参与者在镜头面前刻意的表演发挥和为了抢镜而展现的毫无诚意的“秀”,引起越来越多观众的质疑和不满。[16]结合英国建构式真人秀节目成功的经验,向观众呈现真实的故事始终是真人秀节目的内核。实现故事与真实之间的完美结合,需要制片方不断创新思维方式,摆脱已有的真人秀节目从制片方、参与者、场景到节目规则均需经过周密设计的原有套路,淡化表演痕迹,在故事的挖掘上尽量贴近现实,使参与者之间发生的故事按照其真实的节奏延展,以符合观众的真实生活体验,让观众对节目中的故事产生共鸣或认同感,进而增强真人秀节目的吸引力。

(四)精心规划播出,吸引节目忠实受众

评价一档节目是否成功,其标准与观众的认可度紧密相连。除了保证节目自身的内容质量与制作品质之外,播出时间和播出频道的安排对于成就一档节目的高收视率也非常关键。借鉴《埃塞克斯是唯一的生活方式》在播出上的精心规划,建议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在播出时间上既要做到播出节奏适中,又要具有持续性,以培育一批忠实的、高黏性的受众群体。中国版的《埃塞克斯是唯一的生活方式》为18集的纯素人真人秀节目《三里屯的朋友圈》,于2015年10月在湖南卫视22点播出,每周播出两集,播出后收获较高收视率。然而,第一季播出后至今3年时间该节目仍未播出第二季,这可能与该节目第一季播出后引发大量争议,纯素人在网络舆论的漩涡中承受了较大压力有关,但不可否认,这样的播出频率不仅不利于打造节目品牌,也无助于为其培养忠实受众群体,建议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形成完善的试错与培养机制。此外,建议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在播出频道的安排上增强针对性,尽量做到根据目标受众选择播出频道,或者根据频道的目标受众量身打造节目。

在吸收借鉴英国建构式真人秀节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需要明确的是,边拍边播的纯素人、无剧本真人秀节目若在我国制作播出,将面临较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纯素人模式增加制片方的选角难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掘素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素人的镜头表现力、话题创造力、舆论承受力等均不及已经习惯在舞台与聚光灯下展示自我的明星,很多初次面对镜头的素人可能还会存在拘谨感。因此,制片方需要专门指导素人以使其表现不仅要更加真实自然,而且还要凸显个性以增进节目的戏剧性和冲突性,这个过程将花费大量时间,不但会耽误节目拍摄进度,而且还难以达到节目的预期效果。然而,尽管纯素人模式难度很大,但是为了创新节目模式,制片方有必要在选角上用心,而不能敷衍甚至是造假。目前,“伪素人”现象已成我国综艺圈司空见惯的事,“素人”改头换面,换个人设,就马上在另一档综艺上成为新的“素人”嘉宾,其中不少此类“素人”已被观众识破。新京报记者盘点了2017-2018年的14档“素人不素”综艺节目后发现,“伪素人”参加的节目中有57%是真人秀节目。[17]本文认为,即使素人难找、素人难教,制片方出于责任意识也不应该使用“伪素人”资源,完善我国综艺节目的纯素人模式,必须从制片方入手,摒弃为了收视率而开展恶性竞争的意识,增强其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为了节目创新下大力气寻找和培养素人的意识。

第二,边拍边播模式增强内容的不可控性。边拍边播模式强调的是速度和同步,即从节目拍摄或故事发生到面向观众播出之间的时间很短,虽然不追求节目制作的精良,但是却要讲述完整的故事,捕捉能够吸引观众的情节和冲突。这对于我国的真人秀等综艺节目而言,的确是一个挑战,首先,当前社交媒体平台如此发达,节目一经播出便可能会在社交媒体平台掀起讨论热潮,若产生争议,由于缺乏经验和准备,素人可能会无所适从,进而影响其后期的拍摄状态,使之可能朝着舆论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掩饰真性情或刻意迎合舆论进行表演,由此,节目的真实性将会受到挑战。其次,很难确定用一两天时间拍摄的内容可以剪辑出达到预期效果的几十分钟成片,而且建构式真人秀仅仅忠实记录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加人为干预,参与者完全无剧本本色出演,他们在拍摄时的言行举止处于不可控状态,假设某一期节目拍摄的内容中参与者的言行举止违背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将会为本期节目的正常播出造成影响,重新拍摄或将破坏节目播出的连续性。这对制片方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在拍摄前要对故事线加以精心选择,在情境的设置上对参与者加以引导,使之更能体现节目的人文情怀与精神内涵,进而引发观众共鸣并启迪观众思考,最终契合时代精神,承担起新时代公共文化建设的重任。

注释:

[1][2][12]尹鸿,陆虹,冉儒学.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5).

[3]周雪涛,杜晓琳.真人秀节目面面观[J].青年记者,2007(15).

[4][6]许盈盈.纪实真人秀,纪录片娱乐化的突围——以《盛女,为爱作战》为例[J].新闻大学,2015(3).

[5]陈虹.论真人秀节目的内核——冲突[J].新闻界,2007(4).

[7]黄会林,彭吉象,张同道.电影艺术导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83.

[8]陆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22.

[9]叶子.电视记者工作[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107.

[10]阎安.国外“新纪录片”虚构策略评析[J].现代视听,2011(7).

[11]熊忠辉.广播电视节目形态解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40.

[13]月子项目组.英国流行一种省钱省时的建构式真人秀[EB/OL].记者网,[2018-08-20].https://www.jzwcom.com/jzw/15/11819.html.

[14]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避免过度明星化[EB/OL].人民网,[218-07-1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22/c1001-27345630.html.

[15]胡智锋,顾亚奇.时代之镜:探索体验类真人秀的新模式——基于《三个院子》的社会视角分析[EB/OL].光明网,[2018-08-18].http://www.cssn.cn/wh/wh_xzjd/201802/t20180227_3861089.shtml.

[16]综艺真人秀正在遭遇“信任危机”![EB/OL].搜狐网,[2017-12-21].http://www.sohu.com/a/207293704_100033150.

[17]张赫.综艺“造假”,素人不素谁之过?[EB/OL].搜狐网,[2018-08-18].http://www.sohu.com/a/225640466_165870.

猜你喜欢

素人真人秀参与者
移动群智感知中基于群组的参与者招募机制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厉害了!90后青年企业家从素人华丽蜕变成集团老总,只用了六年时间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政治“素人”马克龙突围法国总统大选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