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海边的卡夫卡》中的隐喻

2019-12-11范潇兮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9期
关键词:村上春树隐喻

摘 要: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反复穿插的魔幻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宿命论的隐喻来书写并异化孤独,而《海边的卡夫卡》一书中同样有以隐喻来构建深隐、复杂而又庞大的意象,不断强调着人生的局限、现实的困局与命运的矛盾,阐述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关键词: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隐喻

出生于1949年的村上春树是日本不仅可以说是最具创造性及实验性、也是最受欢迎的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当今他的作品在日本和国际上都脍炙人口,已被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其著作《海边的卡夫卡》用隐喻构建出了深隐、复杂而又庞大的意象,不受传统所拘束,行文潇洒,构思奇特。这本被河合隼雄盛赞为“伟大的物语小说”的书既让人体会到困惑、恐惧与不安、也让人体验到解脱、救赎与疗愈,其中贯穿全文的隐喻便是关键所在,以隐喻为主要表达手法的叙事构造了价值和意象的多元化,为我们开创了广阔的言说空间,通过自我内心心智性的操作让文学的价值得到更多体现。

一、故事中的隐喻意象

隐喻是构建意象的最好方式,研究小说中的意象则是研究隐喻的最好途径。首先,在奇数章中,主人公取名为卡夫卡,卡夫卡在捷克语中的意思是乌鸦,该作中也反复提到了捷克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在文中有着这样的一段对话,当大岛询问到卡夫卡的名字时:“不用说,你是看过弗兰兹?卡夫卡几部作品的喽”,我点头:“《城堡》、《诉讼》、《变形记》还有奇特行刑机器的故事”。显然,主人公的命名、小说题目的命名以及全文流淌的荒诞意味,是与弗兰兹·卡夫卡息息相关的,而弗兰兹·卡夫卡是以象征意义和寓言体的写作著名的,其情节思路不连贯、语言荒诞跳跃性大的特点同样体现在这小说中。互为分身式的人物设定以及双重世界的重叠、平行、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以俄狄浦斯王神话故事为原型搭建出了《海边的卡夫卡》的故事结构,可见卡夫卡才是最大的隐喻,是俄狄浦斯的本体,也由此开始了这篇奇幻诡谲的现代寓言。

村上春树认为“隐喻会大大缩短现实的距离,或许两种状况是互相补充,即实际性地接近隐喻性地真相或隐喻性地接近实际性的真相”。图书馆这一元素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不少见,《海边的卡夫卡》中同样也有,日本记者小山铁郎认为,在村上的作品中“图书馆”是一个“并列的平行世界”,也是一个“产生故事、将破碎的价值观重构凝聚的所在”,通过考察能够发现,文学研究界多用隐喻来解读各小说中的图书馆,如简·奥斯丁小说中的图书馆象征着文化主题差异、爱丽丝·门罗小说《忘情》种的图书馆象征着人类文明。博尔赫斯的《通天塔图书馆》中图书馆代表着宇宙的复制品、人类知识的集合。那么用隐喻来研究《海边的卡夫卡》中“甲村图书馆”的存在,也是基本合理的。

二、故事文本的隐喻建构

作为偶数章主人公的中田,是村上春树运用分身二元法搭建起拟俄狄浦斯故事的两个主角之一、在文本结构上是与奇数章主人公卡夫卡平行的关系,但是在偶数章中,中田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将奇数章中各种错综复杂的情节线索、核心脉络统一起来,在人物设定上也有着许多独特之处:中田失去了识字能力,而卡夫卡经常在图书馆阅读文字语言;中田丧失了记忆,而卡夫卡对小时候的事记忆犹新;中田双亲健在并且从小在母亲的娘家长大。卡夫卡直到最后也没有真正地在与中田碰面过,村上春树的笔下两个人在两个不同的环境内平行发展剧情,所以他们不仅仅只是在奇偶数章不同的主角,由于在人物特征和设定上互补,卡夫卡离家出走的起因一部分是因为自己缺少中田的一些“条件”,而中田在故事的发展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向卡夫卡的特征倾斜,随着小说渐入佳境,这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关的故事开始交汇,两者互为对方的起因又以自身作为对方未来发展的结果,所以把两人看作互为对方隐喻的喻体。中田像卡夫卡思想中成长成熟、找寻到人生目标的自我,卡夫卡則像是中田心中对孩童不羁的幻想和单纯的化身。这组隐喻的设定,在各个方面建构起了小说的框架。同时也强化了小说中的不确定性,构建起了双线平行叙事的框架。先是形象的不确定性,卡夫卡和中田在隐喻的前提下关系平行并列,无法说出到底卡夫卡少年和中田老人谁是主线谁是副线,两者互在现实中互不交织却又在意识形态领域上相互影响。再是模糊了小说的情节,情节发展在不停来回跳跃穿梭,赋予了小说更广阔的叙事空间却更加扑朔迷离。

三、隐喻展示的文学意义

在村上春树的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文学意义就是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村上春树自29岁写作至今,创作出来的作品数不胜数、风格迥异。他的作品通常生活在现实主义与寓言、科幻小说与推理小说之间的地带,这是一个其他作家很少深入的地方。其作品结构、语言风格和写作手法不仅有着明显的西化、还有浸染着佛禅哲理的痕迹,这也是《海边的卡夫卡》中蕴含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基石。《海边的卡夫卡》中村上春树通过模糊化和神话架构,深刻化地描写出某种现实状态、加强某种现实状态,作品便自然而然地带浓厚的魔幻主义色彩。在小说中,他运用写实的手法描述两个叙事故事线的主人公的经历,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然而字里行间蕴含着另一个虚幻空间,那就是主人公的心理世界,村上春树很少直接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完整的用文字表述出来,更多的是通过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又是通过隐喻、人物的心理活动完全靠读者自行揣摩,在这个揣摩思考的过程中读者会发现想象空间却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营造出来的虚拟空间中每个事情的发生,都与在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有着联系。

在村上的笔下,隐喻不再仅仅只是一种表达手法,更多的是追寻文学话语方式自身的伦理根源,是获得读者真实回应的手段,还是体现文学艺术的价值和力度的挑战。虽然其中路途并不平坦,但作为使用语言的一种生物,是应该在这条路上无所畏惧的,正如林少华先生曾经就隐喻的问题询问村上春树本人,村上的答复是:“我的作品中所要描述的,在某种意义上理解为人们一生在追求,但能够实现的人少之又少,即使实现了,会发现那些苦苦追求的东西早就不如追求时的那般完美,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在前进,因为如果放弃了前进人生便失去了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凤玲.论《海边的卡夫卡》的成长主题【J】文教资料,2008(28):218

[2]孙悦.古希腊神话精神与《海边的卡夫卡》【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5(1):31

作者简介:

范潇兮(1984.1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村上春树隐喻
长大的瞬间
村上春树和他的阳子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一滴水里的隐喻
村上春树文学翻译论争背后的译论之辨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