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阅读创新教学策略

2019-12-11缪伟华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创新阅读教学

缪伟华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意义重大。目前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学生阅读兴趣低、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主体性不突出以及教学局限于课堂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考试中也占了较大的比重,历来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在为以后一生的学习做准备,所以小学语文中的阅读训练也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阅读只关注字词,新课程标准下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全新的教学目标的要求,改变原来低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建立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

一、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教授学生阅读技巧的课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接受能力也较低,所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个阶段的阅读训练更侧重于趣味阅读,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初步掌握简单的阅读方法,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爱上阅读,因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阅读兴趣低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课堂教学效果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阅读根本不感兴趣,小学低年级的课本知识大都是增加学生识字能力的简单文章,这对于现在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对于语文阅读的需求了。另外,根据调查显示,现代的小学生课余时间有很多都花在了看电视、玩手机游戏,愿意在课外时间看书的学生少之又少,导致了现在小学生张嘴就可以说出很多电视剧、动画片,或者是游戏的名字,但是却很少记得著名的历史人物。经典的古典故事,这是阅读教学方式的缺失所导致的结果,若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意味着他们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将和电子产品度过,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二)阅读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应试教育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遵循着每一次考试的标准。按照考试题型来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师最常采用的阅读教学方式,教师通常都是以考试题目作为阅读练习的标准,并没有将其他各种领域、各种类型的文章、书籍推荐给学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三)学生学习主体性不突出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接受的,学生已经普遍认为语文阅读是老师布置的一种任务,只阅读老师指定的书目,另外课堂上也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只是在讲台下听,而教师通过口头传授的阅读知识并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极其依赖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三、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营造阅读氛围,发挥榜样的力量,设定阅读目标的方式来引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一,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喜欢动画片、童话书等,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可以事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第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求学生爱读书、读好书,首先自身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读书,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看到老师拥有渊博的学识,能够滔滔不绝地就一个知识点讲很久,例如在讲优美语句时可以随手写出经典书籍中的名言,这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第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要用一些实质性的鼓励方式来激励,例如教师每周为学生设立一个小型比赛,比赛内容就是学生将自己一个月以来读过的书籍做一个总结,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或是书籍分享给同学,最后评选出优秀奖,教师可以准备奖状或是文具等小奖品来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阅读。

(二)增加阅读课堂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整个过程分为五个部分:读,思,说,练,写。

第一,阅读教学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读”。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读,一方面强调教师在课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分配角色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另一方面强调教师要将阅读的简单技巧教给学生,如碰到自己不認识的字要画起来,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也可以进行勾画或是摘抄。

第二,阅读的第二个步骤是思考。书籍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媒介,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文章学会思考,例如在阅读有关名人故事时,引导学生思考名人身上有什么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阅读童话故事时,要明白这个童话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要让学生深入阅读。

第三,一种“说”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思考的内容表达出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表达纠正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理解错误的地方;另一种“说”则是强调学生的模仿能力,让学生仿照文章中优秀的句子进行造句,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对一些句式培养语感。另外教师要利用好低年级阅读文章中的插图,让学生就此插图的内容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画面,更有利于学生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

第四,阅读的练习教师要依托阅读材料,以文本语言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高效的课堂训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基础性练习,即文章中的字词句的记忆、抄写;二是感悟性练习,即让学生领悟文章的主旨大意。同时教师在设置联系题目时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对于能力不同的学生要设定不同层次的练习目标以及与之对应的练习题目。

第五,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进行模仿练习,在阅读时树立学习写作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仿写小片段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

(三)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的领导者变成课堂的引导者,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具体可以体现在整个过程中:课前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课中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将重难点和学生强调,之后学生开始自主讨论,老师则负责答疑解惑。另外,教师可以设置主题阅读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主题,全班进行阅读,在定期的分享会上共同讨论故事的情节变化,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选择乐观的、积极向上的阅读主题。自主学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有所帮助。

四、结语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已经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的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同时要注意阅读课内外的迁移,只有这样,才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策略、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关庆.拒做“讲师”,争做“导师”——论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7(4).

[2]刘文桂.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快乐阅读,2015(20).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创新阅读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