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农牧区小学数学教学的感想

2019-12-10苏明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农牧区因材施教辅导

苏明

自2008年大专毕业以来,我一直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的农牧区学校任教,发现农牧区学生的学习还是与其他地方的学生存在差异的,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想。

一、学生自身的差异

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学生学习、认知过程中的“桥梁”。在福海县的农牧区,少数民族学生达到了90%左右,本地的少数民族大部分使用哈萨克语进行交流。2008年,我来到学校教学时,班级分为汉语班和民语班,但是汉语班学生的汉语水平还是很差的,只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在进行授课时,学生理解就很吃力。例如在二年级讲度量时,给学生准备了刻度尺,结果在讲课时让学生拿出直尺时,大部分学生回答没有直尺的,就是因为地域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单一。因此学生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课件,可以上学生直观的了解事物。从2017年开始,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开始,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学生掌握汉语水平。在农牧区,学生家长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无法实现学生家长辅导。因此,在农牧区学生学好数学,首先就要学好国家通语言,才能在数学实践、解决问题中弄清题意。

二、开展因材施教

在农牧区学生,因为语言的差异性,在接触事物的能力上,还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中,要因材施教。首先,要知道这节課教学目标要求的是什么,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备好这节课。其次教师要知道这节课要给学生教什么,如何进行教学。再次是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要知道这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当然,数学讲究灵活性,其实小学数学的每一道例题都可以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比如讲整数乘法时,从学生最熟悉的牛、羊开始,例题给出“卖一只羊600元,卖4只羊多少钱?”在农牧区的孩子一听到羊就特别的兴奋,一下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上来了,有的学生用加法计算,有的学生就用乘法来计算解决问题。教师再引导用加法的学生利用乘法进行计算,同时计算方法就告诉给了学生,学生再次进行尝试,起到巩固教学的效果。在上课时讲授过程中,故事引导是最常见的方法,讲一个小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农牧区学生见识不是很广泛,学生几乎没有去过游乐场、划船等地方,所以在上课之前放一小段与教学用关的小视频,让学生去了解游乐场是怎么样的,要让学生直观感知设施的教学情境。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开展后进生辅导

在农牧区地区,开展学生课后辅导难度相当大。学生周一到周四住在学校,由于家长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有限,无法开展家长辅导,也不建议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辅导。因此,在学生课后辅导采取小组的形式,首先在分组时,要分组均衡,一个组既要有学习优秀的学生,还要有后进生。在课堂上简单的问题找后进生回答,有进步就表扬,这样学生才有获得感,回答的不对也不要过多的批评,否则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课后,学习好的学生学生可以利用课间或晚自习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作业辅导。平时学生的作业完成量也是比较好的,但是周末没有人辅导,学生作业就会正确率不高,因此我在周五一般不讲新课,会安排学生复习,作业也布置的简单一些,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很短时间完成作业,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后进生也不会因为作业不会做,而完成不了了。

在小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很多,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亮点”,只要教师能够发现,把它放大,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孩子。在农牧区学校数学教学的这几年里,每天都会发现新的问题,每天都在寻找问题的答案。

猜你喜欢

农牧区因材施教辅导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调查
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
西藏农牧区学生现状及班级管理措施探究
新疆巴州农牧区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