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渗透

2019-12-10何淑琴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法治道德

何淑琴

现阶段,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和家长更加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在这样的初中教育教学背景下,受到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的影响,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建设,积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规范,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主要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法治观念等,是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教学课程,所以,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以学生自身为基础,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明确教育方向,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侧重于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

现阶段,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制定实际教学目标时,侧重于“知识与过程”、“技能与方法”这两个方面,忽视了培养学生自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教学目标的设置。基于此,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教学内容方面来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中考考试,而学生针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主要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教学目的方面来看,教师进行教学以及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是为了成为合格的、守法的公民。这种教学目标的设定方式,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的培养,从而导致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偏离了素质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

(二)忽视了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知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国策,在这四个部分中,可以发现学科知识都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这也强调了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能够为学生创设出具有生活性、时代性等诸多特点的教学情境,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是,现阶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联,甚至,部分老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存在与时代发展脱节的问题,这样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

(一)把握学习目标以及明确教育方向

教师要注重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以及合理的课堂目标,能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并且,教师需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联系,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二)强化教师素养以及增强教育动力

在初中教育教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处于朦胧状态,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提高。教师作为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引导者,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在帮助学生汲取更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要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做人。

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影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动作用,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对社会、家庭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夠帮助学生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侵犯。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之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主要教学方式,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效果。

(三)创设教学情境以及搭建教育平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按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讲解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并且,忽视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无法理解这些概念性的知识点,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差。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学科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教学目标会直接影响教师制定教学方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最终教学目标,从而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目标的正确性。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采用“角色扮演形式”进行直观化的教学。

(四)开展社会活动来扩宽培养途径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诸多知识点具有较强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如果,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知识点讲解,那么,会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的接受到相关知识信息,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注重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知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同学之间交流方式、进行反思性的学习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

从现实生活层面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关怀意识,能够利用自身学到的相关知识来进行实践应用,并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清楚的明白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目标。基于此,为了帮助学生强化相关知识的应用,可以采用常见的模拟法庭形式,采用真实案例来帮助学生了解“法不可违”内容,并且,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查询与这种教学活动相关的法律条文,加强学生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记忆。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逐渐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基于此,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及转变学科教育理念,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先进人才。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