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三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

2019-12-10王玉庭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考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王玉庭

摘要:高考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就化学科目而言,学生掌握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将知识灵活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应成为高三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考 核心素养 思维能力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越发突出,原先化学是学生高考的拿分科目,而现在有不少学生在化学中频频失分,甚至出现化学成为部分学生的拖腿科目。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化学的核心问题没有明确,不能掌握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探索构建“一体(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着力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现在高考的主要方向。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成为高中化学课堂中必须完成的任务。

一、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为全面培养人才,体现教育在人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根据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精神,结合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提出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驗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维度的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点,从微观结构认识事物,以化学术语表述物质的变化过程,利用变化平衡等思想逐步分析事物变迁,深刻揭示化学反应的事实和本质。

二、化学核心素养对高三课堂教学的要求

高三教学有别于其他年级,主要以复习旧识获得新知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寻找事物变化规律及本质的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具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因而,高三复习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显得尤其重要,要根据知识的特点以不同方式呈现。

1.知识呈现的生活性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化学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使化学更贴近生活。对于来源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更应成为学生掌握的重点。例如,在复习CI2与NaOH的反应时,可以投影某品牌消毒液的产品说明书材料。从材料中落实相关知识:消毒液的制备方程式;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和有效成分;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消毒液与其他消毒剂(女HHCI)混合产生有毒气体的方程式;消毒液呈碱性,为什么?为什么要密封避光保存于阴凉处?

2.知识呈现的问题性

不少学生在学习一些概念和原理时,只掌握大概情况,常常对原理的分析简化处理,关注更多的是结论,错过了研究实验辨析原理的机会,以至于发生在学习中的“滑过”现象。因此,将“讲授式”课堂设计成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问题化”教学是关键。

通过“问题化”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对知识理解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看清题设条件进行全面分析。

3.知识呈现的关联性

化学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比较、类推等手段做到举一反三,逐个突破。在此类问题的教学时,带领学生分析某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其他与之相关的问题。

例如,在滴定原理的教学中,教师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某氢氧化钠溶液为例,分析滴定原理、仪器的使用、指示剂的选择(强酸-强碱、强酸-弱碱、弱酸-强碱)、滴定终点的判断与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误差分析。据此展示一道练习,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mgTiO2样品溶解并还原成Ti3+,再以KSCN溶液为指示剂,用c mol/L的NH4Fe(8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消耗标准溶液V ml。滴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样品中TiO2的质量分数——。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介绍氧化还原滴定的应用,如雨水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水体中溶解氧的测定;补铁剂中铁元素含量的测定等等。还可以延伸介绍沉淀滴定原理。

4.知识呈现的探究性

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成探究性实验,以实验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互动中掌握物质的性质。所以,创设探究性实验,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会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复习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性质时,提出问题:热的浓硫酸遇炭会生成什么?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设计:检验产物的试剂;产物检验的顺序;装置连接;实验安全等。当学生完成实验设计后,安排几位学生代表展示其设计方案,师生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确定最佳方案。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

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推理等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核心。要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就不能总想着在课堂上讲授更多的知识点,也不是让学生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而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宏微结合、模型认知、分类表征、实验探究等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应用,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灵活运用多种知识,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比如化学实验中,实验现象往往与预期现象有很大差别,此时不但不能回避,反而要利用异常现象,实时提出启发性问题,合理引导学生针对出现的差别进行分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例,在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中,氢氧化亚铁为白色沉淀,若按常规实验操作,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到的却是产生了红褐色沉淀。为什么现象会不同呢?提出问题:红褐色沉淀是什么?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什么?若要产生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应该注意什么?怎么操作?由此归纳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实验方法:用长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伸入到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中挤出。若振荡试管,观察现象有何变化?最后总结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原理及改进装置图。

化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并以此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高考是检验学生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以高考导向为依据,锤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意志品格,使其成长为具有优良品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高考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