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部六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

2019-12-10谷洪波

关键词:六省高质量农产品

谷洪波,吴 闯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总结,同时也指明了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各种社会问题也开始显现,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农业的发展也到了亟待转型升级的关口,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是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

我国中部六省包括湖南、山西、江西、河南、湖北和安徽6个省份。中部六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它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域与养殖业生产基地。中部六省农业经济发展对国家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中部六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对推动该地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提升地区农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科学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促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 理论综述

(一)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综述

金碚[1]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以各种有效和可持续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夏锦文[2]认为,高质量发展是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经济质量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何立峰[3]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王永昌[4]认为,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可持续的发展。肖周燕[5]认为,所谓高质量发展是在一定的资源环境约束下,通过经济的增长实现民生福利不断增进。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分析认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南,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手段,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标的发展。

(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综述

1. 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含义和要素

钟钰[6]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要素,不仅包括高标准农产品,还应包括高效完备的生产经营体系、高生产效益的农业产业和高品质的国际竞争力。韩长赋[7]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要素应当包括“六高”,即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国际竞争力高和农民收入高。丁声俊[8]认为,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应当具备惠民性、特色性、创新性、融合性、动态性和生态性等“六性”。寇建平[9]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应当是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夏青[10]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辨证的、实事求是的发展观,更是新发展理念的一种应用。本文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增长动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能够提供更加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依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实质,提炼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主要包括:优质的农产品质量、高水平的经济效益、强劲的创新能力、合理的产业结构、绿色发展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2. 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尚不成熟,研究还亟待开展。截至目前,鲜有文献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系统的探讨与分析,涉及的相关文献主要有两类。

(1) 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黄祖辉[11]以劳动生产率 、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为核心, 初步构建了基于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齐城[12]从物质装备、科技与管理、劳动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六个方面选取20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辛岭等[13]认为,可以从农业投入与产出水平、农业社会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来考虑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吴爱忠[14]制定了农业产出效益水平、农业设备装备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社会服务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水平六大主题指标、24个群体指标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2)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宋明顺[15]从竞争质量、民生质量、生态质量三个维度共选取8个指标测度经济质量发展。张怡康[16]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经济活力、绿色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方面指标来衡量。师博[17]构建了包括经济增长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维度的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魏敏[18]从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机制完善、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协调共享、产品服务优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成果惠民10个方面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李金昌[19]构建了由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和谐 5 个部分共 27 项指标构成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素的分析出发,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并加以实证研究。

二、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评估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在深入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和要素的基础上,本文接下来以上文所述的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绿色发展、社会效益等六个方面关键因素为评价准则,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每个准则分别受不同因子的影响,因此,可将每个准则细分为多个子准则(即评价指标):产品质量主要反映农业高质量发展下的产品在质量上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农药使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农产品合格率;经济效益反映农业高质量发展下的产出投入比,包括单位面积农业GDP产值、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单位畜禽产品率、人均粮食产量;科技创新反映农业的创新能力,包括R&D经费投入强度、R&D人员数、科研机构、专利申请量、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产业结构反映农业产业在结构提升和优化上的能力,包括第一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重、种植业结构指数、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比重;绿色发展反映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有效灌溉系数、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社会效益反映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也称外部间接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农业劳动力就业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具体指标及释义可见表1。

表1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二)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估方法

本文将主要运用AHP方法和熵权法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所谓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20]。本文采用AHP方法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各个准则进行分析,得到主观准则权重,然后求各指标熵权,最后综合主客观权重,求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得分。

1. AHP求准则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它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组成目标,建立因子间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利用数学方法分层计算并合成目标因子的重要性顺序[21],具体步骤如下[22]:

Step 1构造判断矩阵。

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进行两两比较,比较准则层各因素对目标层影响的重要性程度,采用1-9的标度量化(属性间相对重要性等级表见表2),将第i个目标对第j个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记为aij,构成判断矩阵,形式为:

表2 目标重要性判断矩阵A中元素的取值

Step 2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和权重向量W=[w1,w2,…,wn]T。

判断矩阵A与对应于最大特征值λmax的特征向量W的关系如下:

(A-nI)w=0

(1)

其中,I是单位矩阵,如果目标重要性判断矩阵A中的值估计准确,上式严格等于0(n维零向量),如果A估计不够准确,则A中的元素的小的振动意味着本征值小的振动,从而有:

AW=λmaxW

(2)

其中,λmax是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由(2)式可以求得特征向量权重即权向W=[w1,w2,…,wn]T。

Step 3一致性检验。

在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和权重向量W时,为避免其他因素对判断矩阵的干扰,需按用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e Rate,CR)对矩阵A进行一致性检验,来度量判断矩阵中各元素评估的一致性。

(3)

式中,CR为一致性比率,RI(Random Index)为随机一致性指标[23],CI(Consistency Index)为一致性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4)

比率CR可以用来判定矩阵A能否被接受。若CR>0.1说明A中各元素aij的估计一致性太差,应重新估计。若CR<0.1则认为A中的aij估计基本一致。

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Step 1对评价矩阵标准化。

首先获得评价矩阵,然后用公式(5)将评价矩阵R标准化,得到标准化后的评价矩阵,记为:R=(rij)m×ns

(5)

Step 2计算熵权。

利用标准化数据所形成的矩阵,在有m个评价指标,n个被评价对象(m,n)的评估问题中,求相关指标的熵权,其公式为:

(6)

Step 3计算综合指标权重。

根据AHP方法求出的主观准则权重wi和上述步骤求出的指标熵权Eij,将主观准则权重与客观指标权重相结合,得到综合指标权重,具体方法如下:

wij=wi×Eij

(7)

3.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

由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具有复杂性与层次性,其评价体系中涉及不同属性、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在评价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同,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体系综合反映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因此,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通过采用加权函数法计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得分,具体方法如下:

Step 1获得并标准化评价矩阵。

根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获得各指标的评价值,得到评价矩阵,并根据成本型、效益型属性对矩阵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R=(rij)m×n

Step 2计算综合评分。

S=∑wij×rij

(8)

式(8)中,S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wij为上述计算的综合指标权重,rij为各指标的标准化评价值。

(三)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2010—2017年《统计年鉴》和2010—2017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其中,农产品合格率指标部分省的部分年份数据存在缺失值,本文分析其数据特征后使用KNN插值法计算其缺失值,通过运行Matlab软件补全缺失的农产品合格率指标数据。

三、中部六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估的实证研究

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Matlab软件,分别得出我国中部六省2010—2017年各年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分和综合排名情况,如表3所示。基于此,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析中部六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状况。

表3 中部六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及排名

(一)动态分析

通过分析各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动态变化趋势,可以将农业高质量发展分为较好、中等和较差三个档次。

湖北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处于较好的水平。湖北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分及排名的总趋势呈上升状态,2013—2017年皆排名第1,在中部六省中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需要继续保持。

河南省、山西省和湖南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处于中等的水平。山西省和河南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分及排名在第1~4之间波动,山西省在2010年与2011年皆排名第一,不过波动幅度比河南省较大。2012年、2015年和2017年河南省较山西省排名靠前。湖南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及排名在2010—2013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在2014—2016年排名靠后,2017年猛升3个排名,排名第2,说明湖南农业高质量发展不稳定,但最近处于上升阶段。由此可看出,山西省、河南省和湖南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都需要进一步稳步提升。

安徽省与江西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水平。安徽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分及排名在2015年以前一直在第5和第6名徘徊,随后虽然有上升趋势,但在2017年又跌回倒数第2,说明安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江西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及排名,在2013年以前呈上升趋势,随后波动下降,在2016—2017年皆排名最后,说明江西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中部六省中居后,亟待提升。

(二)静态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中部六省农业经济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部结构,了解中部六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本文使用Matlab软件获得各省在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绿色发展和社会效益六个准则的得分以及排名。由于目前各省统计数据只更新到2017年,同时由于篇幅限制,此处以2017年中部六省的数据做静态分析,分析2017年中部六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部结构及差异。表4为2017年中部六个省的准则得分及排名情况,可以看出各省分别在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绿色发展和社会效益等六个方面的发展能力。

表4 2017年各准则综合得分及排名

1. 产品质量

农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农产品安全问题永远摆在首要位置。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农产品合格只是保障人们“舌尖安全”的基本要求,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提供更加绿色优质、口感更好、营养更均衡、特色更鲜明的农产品,而且农产品种类应当更加丰富、可供选择更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需求。从表4可以看出,山西省和湖北省的产品质量在中部六省排名靠前,这是因为近年来山西省和湖北省努力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政策目标,本文结论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安徽省和湖南省排名居中,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在中部六省中排名末尾。

2. 经济效益

在过去的40年,我国先是一个农业大国,然后再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长期以来农业经济的粗放型增长伴随着的是资源的低效利用和经济效益低下。通过有关数据可知,近些年来农产品的每亩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水平未有明显的提高,农户与农业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根本原因还是经济效益不高。长期以来,低水平的农业经济效益只会使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经济效益是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的直观表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地以最少的生产要素投入取得最大的收益,生产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生产效益不断提高。从表4可以看出河南省农业经济效益最高,这与河南省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关,其次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效益处于中间水平,湖北省和山西省排名靠后。

3.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为密切,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支撑,这是因为借助高科技能力才能实现效率的变革,从而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采用新型技术才能达到质量的变革,从而达到农产品质量的提高;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农业结构更加合理;借助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很大程度上,科技创新的能力决定着高质量发展的水平,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就越大,发展质量也就越高。从表4可以看出湖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中部六省中是最高的,其次是安徽省和山西省,湖南省和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排名靠后,应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4. 产业结构

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这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能够充分地利用好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满足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利用好农业资源,就必须做到因地制宜、使各种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不断的结构调整,使经济效益也不断地得到提高。从表4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准则得分最高的为河南省,说明近年来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已初见成效。其次为山西省和湖南省,湖北省和安徽省紧随其后,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准则得分较低。

5. 绿色发展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并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以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河流大气严重污染,植被耕地生态系统退化,这种以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注重绿色兴农,要求利用绿色低碳技术等科技创新手段,使生产环境更友好,农产品更加绿色环保,走出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由表4可知,江西省和湖南省的绿色发展准则排名最高,分别为第1和第2,其次是安徽省和山西省,排名最后的两位则是湖北省和河南省。河南省的农业经济效益准则排名靠前,湖北省在经济效益和科技创新上排名靠前,而两省的绿色发展准则排名靠后,应在加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注重绿色发展,增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6. 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即指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能为农民带来就业岗位,而且能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农村时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当以人为本,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通过发展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质是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让农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从表4可以看出,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得分位列前茅,河南省和湖北省紧跟其后。安徽省和山西省的社会效益准则得分最低,现实生活这两省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远不及中部六省其他省市。

四、中部六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结论与对策

通过对中部六省的动态分析可知,湖北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好,河南省、山西省与湖南省处于中等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安徽省与江西省的农业高质量水平处于相对落后状态。通过对中部六省2017年数据进行的静态分析,可具体了解中部六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部结构及差异。中部各省为了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地区竞争力,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还应当明确自身的发展短板和不足,积极做出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管控

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供给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农产品质量管控,可以分为产前农产品品种培育和农产品生长环境管控、产中生产过程管控和产后上市过程的管控。一方面,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和品质化的需求,要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多品种良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的监管,建立起健全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点,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在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中,应当积极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用绿肥、有机肥和农家肥来逐步替代农业化肥,有效降低农药化肥对生长环境的污染。农产品市场准入是农产品生产出来后上市过程的一项重要管控工作。要加强完善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规章与认证流程,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在农产品质量管控方面,中部六省其中的河南省与湖南省更应加以重视和加强管理。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保障强劲的生产动力

科技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满足农业关键领域的科技攻关和突破。

1.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普遍问题是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性支持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无法支撑颠覆性技术的突破需要,不能适应当下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

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之间的合作

推动产学研之间的紧密交流与结合,充分发挥组织之间协同创新能力,逐步完善以创新为主导的农业发展方式,努力夯实农业科技创新的生长土壤。

3. 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农业科技人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团队的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民队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必经之路。

中部六省中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的河南省与湖南省,更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强劲的生产动力。

(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提升生产效益

合理的产业结构和高水平的经济效益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对农产品的质量和种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跟市场需要培育和生产消费者亟需的市场紧缺的优质农产品。同时,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做到因地制宜、优势布局,努力打造高质量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产业集聚,提高规模效益。

2. 大力发展新型高效农业

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能力,科学利用农业资源,实现绿色生态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生态农业产业。近年来,观光旅游农业、生态优质农业发展迅速。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既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和体现。可以通过当地政府官员的带头作用和乡绅名士爱乡之情,引进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对乡村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布局,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参与进来,形成地方特色农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利用生态规律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障,根据前述实证的结果,在这一方面江西省和安徽省更有提升的空间,更应致力于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提升生产效益。

(四)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加大立法建设,为持续发展创造制度环境

农业经济要实现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加大相关立法建设,正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积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制定和完善农业资源保护政策,缓解环境压力,建立和加强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农业经济市场,为农业绿色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2. 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加大对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继续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积极采用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技术新手段进一步提高农药化肥使用效率、减少使用总量。

3. 加强思想建设,使绿色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加强宣传教育,从头脑中转变人们经济发展模式,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中部六省其中的湖北省和河南省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不错的成绩时,还需注重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上精准发力。

(五)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如何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方面,应积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紧跟市场需求,深入了解不同地区农村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价值,大力推进新型服务型农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农村新业态,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提供更多的增收渠道。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养。不断地提升农民自身素质,才是实现农民收入提高的关键。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劳动力的转岗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来促进农民就业与收入的增加,以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实证的结果,中部六省中山西省与安徽省在这一方面更应进一步加强,以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六省高质量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山西25款产品荣获“中部六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我的“六省”颐养法
西迁赞歌·东情路——东北地区西迁民族美术作品北方六省巡展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