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脾肿大患者疗效分析

2019-12-09李海玉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肝片卡韦血常规

李海玉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慢性疾病。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恩替卡韦是首选药物,能够有效抑制HBV病毒的复制[1-2]。复方鳌甲软肝片具有活血化瘀、益气补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在肝纤维进程的逆转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4]。我院针对慢性乙型肝炎伴脾肿大患者采取复方鳌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12例慢性乙型肝炎伴脾肿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医学检测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5]的诊断标准;患者HBsAg呈阳性,56 例患者HBeAg 呈阴性,定量≥1×104copies/mL,56例患者HBeAg呈阳性,定量≥1×105copies/mL;所有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大于正常值上限。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20例,年龄34~72岁;对照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32~68岁。逐一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单一恩替卡韦(正大天晴药业,国药准字:H20100019)治疗,严格遵医嘱服药,0.5 mg/(次·d)。观察组患者恩替卡韦与对照组患者服药方法一致,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联合复方鳌甲软肝片(内蒙古福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91011)治疗,口服,3 次/d,4片/次,两组均治疗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检测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氨转氨酶(ALT),肝硬度值、脾脏大小(用长度×厚度表示)、门静脉宽度、血常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HBV、DNA、HBV-M以及血常规等指标需每3个月复查1次,上腹彩超和肝硬度值每6个月复查1次[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以(±s)和率表示,行t、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比较(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TL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指标下降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TBIL/(μmol·L-1) ATL/(U·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6 42.1±5.9 27.4±4.9* 134±44 68±25*观察组 56 41.4±5.7 23.3±4.2* 132±38 41±18*t值 0.63 4.75 0.26 6.56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比较(表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WBC、PL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彩超指标比较(表3) 治疗前两组患者彩超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脾大小以及门静脉宽度均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对照组 56观察组 56 t值P值WBC(×109/L)治疗前3.4±1.2 3.5±1.1-0.46>0.05 Hb/(g·L-1) PLT(×109/L)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3.5±0.9 110±11 112±10* 71±14 75±17 3.7±1.0 108±13 113±14 72±18 79±19-1.11 0.88 -0.43 -0.33 -1.17>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彩超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彩超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硬度值比较(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肝硬度值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硬度值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硬度值比较(±s) 单位:kPa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硬度值比较(±s) 单位:kPa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56 56 10.8±2.7 11.2±2.6-0.79>0.05 8.6±2.1 6.3±2.2 5.66<0.05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慢性肝脏疾病,病毒潜伏一定时期后将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肝脏纤维化病变,并逐渐向肝癌、肝硬化发展。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发生病变的重要表现,会对患者的肝脏以及门静脉造成一定压力,从而导致脾脏肿大[7-8]。临床中,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多采用抗病毒治疗方法,恩替卡韦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能够抑制肝功能损伤以及纤维化进程。但是,患者长期服用恩替卡韦极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将会逐渐减弱。复方鳌甲软肝片主要成分是鳖甲,具有滋阴补阳、软坚散结的功效,在抑制和逆转肝纤维化中具有积极的作用[9]。同时,三七、赤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党参、当归益气补血、补肝益肾;冬虫夏草补肾益精、提高免疫,抑制PCⅢ沉积[10]。可见,复方鳌甲软肝片与恩替卡韦联合,具有益气养血、软坚结散的功效。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复方鳌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用药治疗,12个月后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复方鳖甲软肝片临床用药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对慢性乙型肝炎伴脾肿大患者采取复方鳌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肝纤维化发展,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血常规指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肝片卡韦血常规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藏羊肝片吸虫病治疗与预防探索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效果研究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综合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