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筋散结膏外敷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分析

2019-12-09张雪涛郭延龙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胸锁乳突患处

张雪涛 郭延龙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是以胸锁乳突肌肌肉组织的纤维化,局部有形或无形的肿块、肌肉束状挛缩、痉挛,颈部活动不利,严重者可斜视、头面部畸形等为表现的肌性斜颈[1]。早期不治可继发头面部及脊椎异常,确诊后应及早治疗。其中,中医推拿因治疗效果佳、安全无创、预后良好、经济效益高,为临床上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首选。我院在中医推拿的基础上同时外敷筋散结膏对患儿进行治疗,取得较佳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接诊的94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获得患儿监护人知情并同意。观察组47例,男22例,女25例,年龄19 d~12.4个月,平均年龄(6.4±1.8)个月。对照组47例,男21例,女26例,年龄26 d~13.2个月,平均年龄(6.6±2.1)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患处肿块性质、治疗前弹性评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根据《实用小儿外科学》[2]的标准判断:患侧胸锁乳突肌处有肿块,做彩超检查可见患侧胸锁乳突肌局部肌肉组织肌纤维增厚且加粗;肿块边界清楚,质硬,可自由活动;部分肿块随病程延长才可见;无红肿热痛现象。颈椎X线检查未见骨骼异常。患处肌肉组织常出现呈束状挛缩,甚者出现头面部畸形。

1.1.2 排除标准 斜视或颈椎骨骼异常引起的斜颈,神经性斜颈,心、肝、肾等系统功能衰竭者或伴随其他合并症者,对研究治疗中所用中草药过敏者,抗拒推拿者,皮肤病或推拿部位有感染等不适合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结合具体病症,选取天宗、肩井、风池、扶突等相关穴位,综合运用拿法、按法、揉法、弹拨法、侧向扳伸法等手法进行治疗[3]。推拿前涂洒适量滑石粉或小儿痱子粉,1次/d,每次总时长超过10 min,一般为20~30 min,1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筋散结膏对患儿进行外敷治疗。每天患儿临睡前取适量筋散结膏敷于病位,并外敷纱布。筋散结膏的有效成分为三七、红花、鸡血藤、乳香、没药、伸筋草、地龙。1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在患儿治疗的2个疗程期间观察患儿体征,定期对病变肌肉组织弹性及病变处的肿块厚度进行常规检查。

1.3 观察指标 参照《临床评价疗效标准》[4]评定。治愈:颈斜、痉挛、头面部畸形的临床症状彻底消除,患处肿块消失,颈部活动正常;有效:颈斜、痉挛、头面部畸形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处肿块有所消除,颈部活动基本正常;无效:患处肿块无明显变化,颈斜、痉挛、头面部畸形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颈部无法正常活动。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同时定期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扫描检查肿块大小,并参考弹性评级标准[5]对病变组织进行弹性评级。1级:病变组织UE呈均匀绿色,同时患儿胸锁乳突肌患处肿块触及柔软;2级:病变组织为绿色为主的绿蓝相间色,同时患儿胸锁乳突肌患处肿块触及较柔软;3级:病变组织为蓝色为主的蓝绿相间色,同时患儿胸锁乳突肌患处肿块触及质地较硬;4级:病变组织为蓝色,同时患儿胸锁乳突肌患处肿块触及质地硬。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用(±s)来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用率表示,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肿块厚度比较(表2) 治疗后两组患儿胸锁乳突肌患处肿块情况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儿肿块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肿块厚度比较(±s) 单位:mm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肿块厚度比较(±s) 单位:mm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肿块厚度观察组 47 治疗前 12.18±2.49治疗后 7.29±2.23△*对照组 47 治疗前 11.95±2.36治疗后 8.58±2.52△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患处肌肉组织弹性评级比较(表3) 两组患儿治疗后胸锁乳突肌患处弹性评级指数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儿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表4) 观察组总复发率2.13%,对照组总复发率6.38%,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时病情程度并不严重,增加1个疗程后全部达到治愈,无再复发。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患处肌肉组织弹性评级比较[n(%)]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n(%)]

3 讨论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也称颈部纤维瘤病,是一种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所自发的先天性畸形病,发病率在0.3%~3.92%[6]。随着年龄增加治疗难度也上升,12岁后不适合手术。现代医学针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以手术为主,但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具有局限性,手术指征也存在争论。在传统中医文献记载里,认为此病属于“筋伤”之病,以血瘀气滞,经络不通为病机,病因复杂,多与局部组织缺血失养,胎位倾斜有关[7]。根据中医整体理念,把握疾病过程的传归传化,联系颈项部胸锁乳突肌处有多条主筋之经脉汇合[8]。中医治疗本病以推拿为主,推拿作用于局部肌肉筋骨组织,缓解被肌肉痉挛牵动的筋膜,降低软组织张力,改变病理性神经活动,使筋骨节舒缓畅通,同时改善血流流变学,加快患处软组织血流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缓解痉挛,修复组织,达到通瘀活络,缓和络脉拘急收引,使郁闭阻滞气血通畅,吸收肿块,解除筋伤的效果[9]。在推拿基础上结合外敷筋散结膏,其中有效药物成分鸡血藤、三七、红花,加强推拿作用,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通络舒筋药伸筋草、地龙;搭配消肿散结药乳香、没药,可显著缓解挛缩肌肉,软化肿块,并使其缩小至消除,改善血液循环,并促进体内淋巴循环[10]。此次研究中发现,联合筋散结膏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斜颈情况显著好转,胸锁乳突肌组织病变处的肿块厚度、患处肌肉弹性总体评级明显降低,同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明显。因此,采用推拿联合外敷筋散结膏,可以有效治愈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并能够修复患病儿童胸锁乳突肌病变处组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胸锁乳突患处
自体延长乳突肌骨膜瓣及骨粉在乳突切除术后修复中应用的长期观察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胸锁钩钢板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前脱位
超声诊断以肌肉萎缩合并胸锁关节肿大为表现的副神经损伤1例报道*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家庭疗法
两步缓解颈肩痛
治疥疮
治斑秃